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我们现在在考察信用制度时要遇到的仅有的几个困难问题 是: 第一,真正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在什么程度上是资本的现实积 累的标志,即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标志,又在什么程度上不是这种 标志呢?资本的所谓过剩〔plethora〕,一个始终只用于生息资本即 货币资本的用语,仅仅是表现产业生产过剩的一个特殊方式呢,还 是除此以外形成一种特殊的现象呢?这种过剩即货币资本的供给 过剩,是否与停滞的货币总量(金银条块、金币和银行券)的存在相 一致,从而现实货币的过剩,是否就是借贷资本的上述过剩的反映 和表现形式呢? 第二,货币紧迫,即借贷资本不足,又在什么程度上反映出现 实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不足呢?另一方面,它又在什么程 度上与货币本身的不足,即流通手段的不足相一致呢? 在以上考察货币资本和货币财产的积累的特殊形式时, 我们已经把这种积累的形式归结为对劳动的占有权的积累。 前面已经说过,国债资本的积累,不过是表明国家债权人阶 级的增加,这个阶级有权把税收中的一定数额预先划归自己所 539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我们现在在考察信用制度时要遇到的仅有的几个困难问题 是: 第一,真正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在什么程度上是资本的现实积 累的标志,即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标志,又在什么程度上不是这种 标志呢?资本的所谓过剩〔plethora〕,一个始终只用于生息资本即 货币资本的用语,仅仅是表现产业生产过剩的一个特殊方式呢,还 是除此以外形成一种特殊的现象呢?这种过剩即货币资本的供给 过剩,是否与停滞的货币总量(金银条块、金币和银行券)的存在相 一致,从而现实货币的过剩,是否就是借贷资本的上述过剩的反映 和表现形式呢? 第二,货币紧迫,即借贷资本不足,又在什么程度上反映出现 实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不足呢?另一方面,它又在什么程 度上与货币本身的不足,即流通手段的不足相一致呢? 在以上考察货币资本和货币财产的积累的特殊形式时, 我们已经把这种积累的形式归结为对劳动的占有权的积累。 前面已经说过,国债资本的积累,不过是表明国家债权人阶 级的增加,这个阶级有权把税收中的一定数额预先划归自己所 539
有。(6)连债务积累也能表现为资本积累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那种 在信用制度中发生的颠倒现象已经达到完成的地步。这些为原来 借入的并且早已用掉的资本而发行的债券,这些代表已经消灭的 资本的纸制复本,在它们是可卖商品,因而可以再转化为资本的 情况下,对它们的所有者来说,就作为资本执行职能。 公用事业、铁路、矿山等等的所有权证书,正如我们上面所说 的,固然是现实资本的证书,但有了这种证书,并不能去支配这个 资本。这个资本是不能提取的。有了这种证书,只是在法律上有权 索取这个资本应该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但是,这种证书也就成 为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正如提货单在货物之外,和货物同时具有 价值一样。它们成为并不存在的资本的名义代表。这是因为现实 资本存在于这种复本之外,并且不会由于这种复本的转手而改变 所有者。这种复本所以会成为生息资本的形式,不仅因为它们保证 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因为可以通过它们的出售而得到它们的资 本价值的偿付。当这些证券的积累表示铁路、矿山、汽船等等的积 累时,它们也表示现实再生产过程的扩大,就象动产征税单的扩大 表示这种动产的增加一样。但是,作为纸制复本,这些证券只是 幻想的,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 (6) “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用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 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 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 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掉的财富的人;这个 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 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 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 230页) 540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
有。(6)连债务积累也能表现为资本积累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那种 在信用制度中发生的颠倒现象已经达到完成的地步。这些为原来 借入的并且早已用掉的资本而发行的债券,这些代表已经消灭的 资本的纸制复本,在它们是可卖商品,因而可以再转化为资本的 情况下,对它们的所有者来说,就作为资本执行职能。 公用事业、铁路、矿山等等的所有权证书,正如我们上面所说 的,固然是现实资本的证书,但有了这种证书,并不能去支配这个 资本。这个资本是不能提取的。有了这种证书,只是在法律上有权 索取这个资本应该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但是,这种证书也就成 为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正如提货单在货物之外,和货物同时具有 价值一样。它们成为并不存在的资本的名义代表。这是因为现实 资本存在于这种复本之外,并且不会由于这种复本的转手而改变 所有者。这种复本所以会成为生息资本的形式,不仅因为它们保证 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因为可以通过它们的出售而得到它们的资 本价值的偿付。当这些证券的积累表示铁路、矿山、汽船等等的积 累时,它们也表示现实再生产过程的扩大,就象动产征税单的扩大 表示这种动产的增加一样。但是,作为纸制复本,这些证券只是 幻想的,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 (6) “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用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 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 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 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掉的财富的人;这个 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 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 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 230页) 540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
价值变动完全无关,尽管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因而可以作为 资本价值来流通。它们的价值额,也就是,它们在证券交易所内的 行情,在利息率的下降与货币资本特有的运动无关,而单纯是利润 率趋向下降的结果时,会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而必然出现上涨的趋 势,所以,单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个想象的财富,按照它的原来具有 一定的名义价值的每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表现来说,也会在资本主 义生产发展的进程中扩大起来。(7) 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变动而造成的盈亏,以及这种证书 在铁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 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 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这种想象的货币财产,不仅构成私人货币财 产的很大的部分,并且正如我们讲过的,也构成银行家资本的很大 的部分。 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我们不妨把货币资本的积累,理解为银 行家(职业贷款人)手中的,即私人货币资本家和国家、团体以及从 事再生产的借款人之间的中介人手中的财富的积累;因为整个信 用制度的惊人的扩大,总之,全部信用,都被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 资本来利用。这些人总是以货币的形式或对货币的直接索取权的 形式占有资本和收入。这类人的财产的积累,可以按极不同于现实 积累的方向进行,不过在任何场合下都证明,他们握有现实积累 (7) 一部分积累的借贷货币资本,事实上只是产业资本的表现。例如,1857 年,英国向美国铁路和其他企业投资8000万镑,这笔投资几乎完全是靠输出英国商 品实现的。对于这些商品,美国人没有偿还分文。英国的出口商人凭这些商品开出在 美国兑付的汇票,英国的认股人就购进这种汇票,寄到美国去缴付他们已经认购的股 金。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541
价值变动完全无关,尽管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因而可以作为 资本价值来流通。它们的价值额,也就是,它们在证券交易所内的 行情,在利息率的下降与货币资本特有的运动无关,而单纯是利润 率趋向下降的结果时,会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而必然出现上涨的趋 势,所以,单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个想象的财富,按照它的原来具有 一定的名义价值的每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表现来说,也会在资本主 义生产发展的进程中扩大起来。(7) 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变动而造成的盈亏,以及这种证书 在铁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 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 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这种想象的货币财产,不仅构成私人货币财 产的很大的部分,并且正如我们讲过的,也构成银行家资本的很大 的部分。 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我们不妨把货币资本的积累,理解为银 行家(职业贷款人)手中的,即私人货币资本家和国家、团体以及从 事再生产的借款人之间的中介人手中的财富的积累;因为整个信 用制度的惊人的扩大,总之,全部信用,都被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 资本来利用。这些人总是以货币的形式或对货币的直接索取权的 形式占有资本和收入。这类人的财产的积累,可以按极不同于现实 积累的方向进行,不过在任何场合下都证明,他们握有现实积累 (7) 一部分积累的借贷货币资本,事实上只是产业资本的表现。例如,1857 年,英国向美国铁路和其他企业投资8000万镑,这笔投资几乎完全是靠输出英国商 品实现的。对于这些商品,美国人没有偿还分文。英国的出口商人凭这些商品开出在 美国兑付的汇票,英国的认股人就购进这种汇票,寄到美国去缴付他们已经认购的股 金。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541
的很大一部分。 让我们在较狭小的范围内来谈谈这个问题:国家证券也象股 票及其他一切有价证券一样,是借贷资本即用于生息的资本的投 资领域。它们是资本出借的形式。但它们本身不是投在它们上面 的借贷资本。另一方面,就信用在再生产过程中起直接作用来说, 必须指出下面一点:产业资本家或商人拿汇票来贴现或申请一笔 贷款时所需要的,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国债券。他需要的是货币。所 以,如果他不能用别的方法取得货币,他就把那些有价证券抵押或 卖出去。我们要在这里研究的问题,就是这种借贷资本的积累,具 体地说,也就是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房屋、机 器或其他固定资本的借贷。我们也不涉及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互相 在商品上和在再生产过程范围内进行的借贷,虽然我们对于这点 也要预先进行比较仔细的研究。我们这里只研究银行家作为中介 人对产业资本家和商人发放的贷款。 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商业信用,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 供的信用。这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它的代表是汇票,是一种有一定 支付期限的债券,是一种延期支付的证书。每一个人都一面提供信 用,一面接受信用。我们首先撇开银行家的信用不说,它是一个本 质上完全不同的要素。如果这些汇票通过背书而在商人自己中间 再作为支付手段来流通,由一个人转到另一个人,中间没有贴现, 那就不过是债权由A 到B的转移,而这绝对不会影响整个的联 系。这里发生的只是人的变换。即使在这种场合,没有货币的介入, 也照样可以进行结算。例如,纺纱业者A 要向棉花经纪人B兑付 一张汇票,棉花经纪人B要向进口商人C兑付一张汇票。现在如 542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
的很大一部分。 让我们在较狭小的范围内来谈谈这个问题:国家证券也象股 票及其他一切有价证券一样,是借贷资本即用于生息的资本的投 资领域。它们是资本出借的形式。但它们本身不是投在它们上面 的借贷资本。另一方面,就信用在再生产过程中起直接作用来说, 必须指出下面一点:产业资本家或商人拿汇票来贴现或申请一笔 贷款时所需要的,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国债券。他需要的是货币。所 以,如果他不能用别的方法取得货币,他就把那些有价证券抵押或 卖出去。我们要在这里研究的问题,就是这种借贷资本的积累,具 体地说,也就是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房屋、机 器或其他固定资本的借贷。我们也不涉及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互相 在商品上和在再生产过程范围内进行的借贷,虽然我们对于这点 也要预先进行比较仔细的研究。我们这里只研究银行家作为中介 人对产业资本家和商人发放的贷款。 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商业信用,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 供的信用。这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它的代表是汇票,是一种有一定 支付期限的债券,是一种延期支付的证书。每一个人都一面提供信 用,一面接受信用。我们首先撇开银行家的信用不说,它是一个本 质上完全不同的要素。如果这些汇票通过背书而在商人自己中间 再作为支付手段来流通,由一个人转到另一个人,中间没有贴现, 那就不过是债权由A 到B的转移,而这绝对不会影响整个的联 系。这里发生的只是人的变换。即使在这种场合,没有货币的介入, 也照样可以进行结算。例如,纺纱业者A 要向棉花经纪人B兑付 一张汇票,棉花经纪人B要向进口商人C兑付一张汇票。现在如 542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
果C又出口棉纱(这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他就可以凭这张汇票购 买A 的棉纱,纺纱业者A 又可以用这张由C支付而得到的、要经 纪人B自己兑付的汇票,来偿付经纪人B。在这里,至多只有差额 要用货币支付。这全部交易只是棉花和棉纱交换的媒介。出口商 人只代表纺纱业者,棉花经纪人只代表棉花种植业者。 在这种纯粹商业信用的循环中,需要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这些互相的债权的抵销,取决于资本的回流;也就是说, 取决于只是延期的W—G。如果纺纱业者从棉织厂主那里得到一 张汇票,这个棉织厂主只要能在到期之前,把他投放市场的棉布出 售,就可以兑付这张汇票。如果谷物投机商人向他的代理人开出一 张汇票,这个代理人只要能在到期之前按预期的价格把谷物出售, 就能够支付货币。因此,这种支付取决于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也就 是说,取决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不断进行。但由于信用是互相 的,每一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时就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支付能力;因为 在签发汇票时,一个人不是指望他本人企业中的资本回流,就是指 望在这期间要向他兑付汇票的第三者企业中的资本回流。把这种 对资本回流的指望撇开不说,支付就只有依靠准备资本,这是由发 票人自己支配,以便在回流延迟时偿付债务的。 第二,这种信用制度并不排除现金支付的必要。首先,支出的 一大部分,例如工资、税款等等,总是要用现金支付。其次,B从C 那里得到一张代替付款的汇票,但他本人在这张汇票到期之前就 要向D兑付一张到期汇票,为此,他必须握有现金。一个如此完全 的再生产循环,象我们上面假设的由棉花种植业者到棉纺纱业者、 又由棉纺纱业者到棉花种植业者的循环,只能是一个例外,实际上 这种循环总要在许多点上发生中断。我们在论述再生产过程时(第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543
果C又出口棉纱(这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他就可以凭这张汇票购 买A 的棉纱,纺纱业者A 又可以用这张由C支付而得到的、要经 纪人B自己兑付的汇票,来偿付经纪人B。在这里,至多只有差额 要用货币支付。这全部交易只是棉花和棉纱交换的媒介。出口商 人只代表纺纱业者,棉花经纪人只代表棉花种植业者。 在这种纯粹商业信用的循环中,需要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这些互相的债权的抵销,取决于资本的回流;也就是说, 取决于只是延期的W—G。如果纺纱业者从棉织厂主那里得到一 张汇票,这个棉织厂主只要能在到期之前,把他投放市场的棉布出 售,就可以兑付这张汇票。如果谷物投机商人向他的代理人开出一 张汇票,这个代理人只要能在到期之前按预期的价格把谷物出售, 就能够支付货币。因此,这种支付取决于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也就 是说,取决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不断进行。但由于信用是互相 的,每一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时就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支付能力;因为 在签发汇票时,一个人不是指望他本人企业中的资本回流,就是指 望在这期间要向他兑付汇票的第三者企业中的资本回流。把这种 对资本回流的指望撇开不说,支付就只有依靠准备资本,这是由发 票人自己支配,以便在回流延迟时偿付债务的。 第二,这种信用制度并不排除现金支付的必要。首先,支出的 一大部分,例如工资、税款等等,总是要用现金支付。其次,B从C 那里得到一张代替付款的汇票,但他本人在这张汇票到期之前就 要向D兑付一张到期汇票,为此,他必须握有现金。一个如此完全 的再生产循环,象我们上面假设的由棉花种植业者到棉纺纱业者、 又由棉纺纱业者到棉花种植业者的循环,只能是一个例外,实际上 这种循环总要在许多点上发生中断。我们在论述再生产过程时(第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