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主要矛盾 ■前三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残余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后四年,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 阶级的矛盾
❑ 社会主要矛盾 ◼ 前三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残余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后四年,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 阶级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五种成分 半社会主义性 社会主义性 农民和手工业 私人资本主 国家资本 质的合作社经 质的国营经 者的个体经济 义经济 主义经济 济 济 主要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相应的阶级力 农民及其他小资 资产阶级 量: 工人阶级 产阶级
社会主义性 质的国营经 济 半社会主义性 质的合作社经 济 农民和手工业 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 义经济 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五种成分 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 主要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及其他小资 产阶级 相应的阶级力 资产阶级 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与三种基本经济成分的相应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引 1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中国存在的两种基本矛盾 国际新中国同帝国主义 }
与三种基本经济成分的相应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中国存在的两种基本矛盾 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国际:新中国同帝国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向社会主义的实际过渡 2.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 3.过渡时期总路线 4.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 向社会主义的实际过渡 2. 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 3. 过渡时期总路线 4. 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向社会主义的实际过渡 (1)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p213 口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 (2)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即213 ▣1952年,56%的私营工业产值属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3)个体农民的互助合作p213 口1952年,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合作社 16/55
16/55 1. 向社会主义的实际过渡 (1)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p213 ❑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 (2)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p213 ❑ 1952年,56%的私营工业产值属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3)个体农民的互助合作p213 ❑ 1952年,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