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银元斗争(1949.6.10);粮棉斗争(1949.11.25) ■到1952年底,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 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 上 ▣外交独立 ·外交三方针;抗美援朝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党员教育;“三反”;“五反
❑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 银元斗争(1949.6.10);粮棉斗争(1949.11.25) ◼ 到1952年底,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 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 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 上 ❑ 外交独立 ◼ 外交三方针;抗美援朝 ❑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党员教育;“三反”;“五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解放区 新中国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解放区 新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 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已经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了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 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 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已经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民主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919 194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单渡时期) 1949.10 新芪主生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956底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919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1949.10 1956底 今 民主革命时期 (过 渡 时 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 政治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想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经济上,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五种经济成份: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成份: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 政治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想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经济上,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五种经济成份: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成份: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