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张洁)课堂实录 时间:2006年10月27日下午14:00 地点:深圳中学 上课年级:高 使用教材:粤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 教学指导:深圳市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 执教:深圳市翠园中学钱冰山 以张洁的《拣麦穗》为例谈 忧郁是美丽的 主持人:钱冰山老师是深圳市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在2004年至2006年两年间,以 教学专家的身份被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和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公派到香港支 援香港传统爱国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学,对教学和教改进行研究和指导,取得了不俗的 成绩,影响很大。他是深圳市语文教育界优秀中青年教师的代表。今天在这里为大家 上一堂示范课,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下面就请钱老师上课,大家欢迎 师:刚才程老师的溢美之词让我非常惭愧。其实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老师才是我的榜样 我是在程老师的精心栽培下,才慢慢成长起来的,与优秀教师的差距还非常大,还有一 段很长的路要走。今天我这堂课是为下面深圳中学王老师的精彩课堂拉开序幕,精彩的 课堂在后面。与其说是示范,不如说是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批评指教。好,我们现在开 始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中国有一个成语大家非常熟悉—一东施效颦,说的是谁呀 生:东施 师:东施效颦效的是谁呀? 生:西施。 师:她效颦好不好? 生:不好 师:那谁好呢? 生:西施 师:西施好在哪里? 生:靓妹。 师:她靓在哪里,请你们说具体一点。我靓不靓? 生:(笑)靓,(笑)不靓。 师: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杨贵妃、王昭君、貂禅和西施她们都是靓妺,她们每个人都不 样,那么西施主要靓在哪里呢?为什么东施效颦不美?效颦是什么意思? 生:西施靓在忧郁,靓在忧郁这种气质。“颦”是皱眉头的意思
《拣麦穗》(张洁)课堂实录 时 间:2006 年 10 月 27 日下午 14:00 地 点:深圳中学 上课年级:高一 使用教材:粤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 教学指导:深圳市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 执 教:深圳市翠园中学 钱冰山 以张洁的《拣麦穗》为例谈 忧郁是美丽的 主持人:钱冰山老师是深圳市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在 2004 年至 2006 年两年间,以 教学专家的身份被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和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公派到香港支 援香港传统爱国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学,对教学和教改进行研究和指导,取得了不俗的 成绩,影响很大。他是深圳市语文教育界优秀中青年教师的代表。今天在这里为大家 上一堂示范课,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下面就请钱老师上课,大家欢迎。 师:刚才程老师的溢美之词让我非常惭愧。其实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老师才是我的榜样。 我是在程老师的精心栽培下,才慢慢成长起来的,与优秀教师的差距还非常大,还有一 段很长的路要走。今天我这堂课是为下面深圳中学王老师的精彩课堂拉开序幕,精彩的 课堂在后面。与其说是示范,不如说是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批评指教。好,我们现在开 始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中国有一个成语大家非常熟悉——东施效颦,说的是谁呀? 生:东施。 师:东施效颦效的是谁呀? 生:西施。 师:她效颦好不好? 生:不好。 师:那谁好呢? 生:西施。 师:西施好在哪里? 生:靓妹。 师:她靓在哪里,请你们说具体一点。我靓不靓? 生:(笑)靓,(笑)不靓。 师: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杨贵妃、王昭君、貂禅和西施她们都是靓妹,她们每个人都不一 样,那么西施主要靓在哪里呢?为什么东施效颦不美?效颦是什么意思? 生:西施靓在忧郁,靓在忧郁这种气质。“颦”是皱眉头的意思
师:“颦”是皱眉头,是一种忧郁。西施是以忧郁见长的,忧郁是一种气质。你们忧郁吗? 生:不忧郁 师:真的?啊,你们是阳光少年,所以不忧郁。美人她一忧郁,所以就更美。(出示投影: 忧郁是美丽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忧郁的内容是美丽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在初中学过的《诗经蒹葭》,背得下来吗? 生:背得下来。 师:那好,大家一起背诵一遍。 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不错不错。诗的后面应该是“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但是 我听你们这样一读,觉得不过瘾,应该要稍微慢一点,深情一点。 老师深情的示范朗读了一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男同学说说是写的什么内容 生:(男)爱情。 师:是不是男孩子追女孩子呀? 生:(男)是 师:追到没有? 生(男):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追到呢? 生:因为“在水一方”。 师:那么女同学说说是不是写女孩子在追男孩子呢? 生(女):不是。 师:那一定是男孩子在追女孩子 生(女):对。 师:那也不一定。在古代女子追求爱情还是很开放的。《诗经》里有很多诗都是这样的。追 求美好的爱情,但是在水一方。这是忧郁的,也是美丽的,在文学作品中,这些内容非 常普遍。那么到底什么是忧郁呢?忧郁是一种气质,与人的灵魂深处情感是息息相关 是美好事物悄然逝去的伤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是尊严、自由、人性远离 却不可逆转的忧伤。是人类一种深情的高级情感。简单的说,忧郁是一种气质,是美好 人性与现实的不协调,它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引起感情的共鸣。今天我们就以张洁的《拣 麦穗》为例谈“忧郁为什么是美丽的”。 张洁是继冰心之后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 翅膀》、《世界上那个最疼爱我的人去了》。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 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关于 童年时代的那些回忆,往往充满苦涩,留恋的是那单一而天真的心境。” 下面我们检査一下预习,请同学们翻开书68页,把课文的第一个片段和文章最后两 段朗读一遍 生: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想请你们自己评价一下你们的书读得怎么样 生:还好,一般(学生自由的说)。 师:觉得还好就是不满意,觉得一般就是还过得去。那么到底该怎样读呢?我们等会再来读。 下面先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哪位同学先说? 生:本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姑娘在以前拣麦穗的时候有一个遐想,给一个老头当媳妇,但是 等她长大了,这个老头又死了。所以她怀念他,感激他,也有一些伤感。 师:一个小姑娘有一个遐想,给一个老头当媳妇,她长大了,老头死了。她怀念他感激他
师:“颦”是皱眉头,是一种忧郁。西施是以忧郁见长的,忧郁是一种气质。你们忧郁吗? 生:不忧郁。 师:真的?啊,你们是阳光少年,所以不忧郁。美人她一忧郁,所以就更美。(出示投影: 忧郁是美丽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忧郁的内容是美丽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在初中学过的《诗经 蒹葭》,背得下来吗? 生:背得下来。 师:那好,大家一起背诵一遍。 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不错不错。诗的后面应该是“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但是, 我听你们这样一读,觉得不过瘾,应该要稍微慢一点,深情一点。 老师深情的示范朗读了一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男同学说说是写的什么内容 生:(男)爱情。 师:是不是男孩子追女孩子呀? 生:(男)是。 师:追到没有? 生(男):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追到呢? 生:因为“在水一方”。 师:那么女同学说说是不是写女孩子在追男孩子呢? 生(女):不是。 师:那一定是男孩子在追女孩子。 生(女):对。 师:那也不一定。在古代女子追求爱情还是很开放的。《诗经》里有很多诗都是这样的。追 求美好的爱情,但是在水一方。这是忧郁的,也是美丽的,在文学作品中,这些内容非 常普遍。那么到底什么是忧郁呢?忧郁是一种气质,与人的灵魂深处情感是息息相关。 是美好事物悄然逝去的伤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是尊严、自由、人性远离 却不可逆转的忧伤。是人类一种深情的高级情感。简单的说,忧郁是一种气质,是美好 人性与现实的不协调,它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引起感情的共鸣。今天我们就以张洁的《拣 麦穗》为例谈“忧郁为什么是美丽的”。 张洁是继冰心之后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 翅膀》、《世界上那个最疼爱我的人去了》。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 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关于 童年时代的那些回忆,往往充满苦涩,留恋的是那单一而天真的心境。” 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请同学们翻开书 68 页,把课文的第一个片段和文章最后两 段朗读一遍。 生: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想请你们自己评价一下你们的书读得怎么样。 生:还好,一般(学生自由的说)。 师:觉得还好就是不满意,觉得一般就是还过得去。那么到底该怎样读呢?我们等会再来读。 下面先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哪位同学先说? 生:本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姑娘在以前拣麦穗的时候有一个遐想,给一个老头当媳妇,但是 等她长大了,这个老头又死了。所以她怀念他,感激他,也有一些伤感。 师:一个小姑娘有一个遐想,给一个老头当媳妇,她长大了,老头死了。她怀念他感激他
这是你的观点,其他同学呢?哪位接着说 生:文章以姑娘们拣麦穗开头,然后就讲了文中的我小时候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她的 一个很纯真的原因就是她想吃灶糖。老汉对她也非常好。后来他们之间就互相疼爱。后 来等小姑娘长大了,她明白这些情感的事情。但是卖灶糖的老汉还是对她非常好。再后 来,卖灶糖的老汉去世了,姑娘也很伤心。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比前面的同学的概括多了一些内容,那就是先讲到了拣麦穗的情况。这 很好,但是有一句话,我可以跟你商量一下。这句话是“他们之间就互相疼爱”,小孩跟 老人互相疼爱,你觉得准确吗?大家觉得准确吗 生:不准确, 师:这个我们是商量,不能一扳子把人给打死了呀。既然大家认为不准确,那应该用什么词 语呢? 生:关心、关爱 师:“关心、关爱”看起来比“互相疼爱”要准确些。好,还有那位同学自告奋勇的表述自 己的观点?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之所以叫做《拣麦穗》,更多的是注重作者在小时侯拣麦穗的时候伴随 的那些遐想。我认为除了刚才两位同学说的一个卖灶糖的老汉给作者的怀念之外,更注 重的是作者儿时拣麦穗时缝补的一些遐想的遗失,感觉忧郁,感到一些伤感 师:请坐下,刚才她的补充是说儿时的一些遐想和忧郁。三位同学是三个观点,我想还会有 很多不同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其实这篇文章如果要用简短的话来 概括内容,就是把最核心的内容抓出来,拣麦穗首先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在那个地区有 个拣麦穗的风俗,对不对。是什么风俗呀 生:拣麦穗。 师:就拣麦穗的风俗?她们拣麦穗是为了做什么呢? 生:备嫁妆。 师:备嫁妆,出嫁,这与什么有关 生:爱情。 师:与爱情有关。 这是第一个内容,写拣麦穗的风情。第二个是我小时侯与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 爱情故事。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如果要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内容的话,就尽量的抓住要 点。我刚才说的两句话:一是拣麦穗的风情,一是我与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就是文章的内容。全文实际上是写了两个矛盾。那么是哪两个矛盾呢,我们先不说 我们看课文。 莎士比亚说:“少女可以为失去的爱情而歌唱,守财奴却不能为失去金钱而歌唱。”知 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生:不明白。 师:一个少女失去爱情是多么忧伤的事情,为什么还可以歌唱呢? 生:忧郁是美丽的(笑)。 师:啊,忧郁是美丽的。爱情是美丽的,那么守财奴为什么不能为他失去的金钱歌唱呢? 生:那是忧愁 师:有同学说那是忧愁,其实守财奴他们的心灵是丑恶的,不值得歌唱。那么,莎士比亚这 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说忧郁是美丽的,首先要看是什么题材。东施效颦不好看,西施 不用效都好看。这就是她有这个气质。所以忧郁是美丽的,首先要看选材。 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个片段,我们要用简短的话来把第一个片段的两幅画概括出 来。女同学读前面的,我读中间的,男同学读后面的。你们刚才说自己读书读得一般
这是你的观点,其他同学呢?哪位接着说。 生:文章以姑娘们拣麦穗开头,然后就讲了文中的我小时候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她的 一个很纯真的原因就是她想吃灶糖。老汉对她也非常好。后来他们之间就互相疼爱。后 来等小姑娘长大了,她明白这些情感的事情。但是卖灶糖的老汉还是对她非常好。再后 来,卖灶糖的老汉去世了,姑娘也很伤心。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比前面的同学的概括多了一些内容,那就是先讲到了拣麦穗的情况。这 很好,但是有一句话,我可以跟你商量一下。这句话是“他们之间就互相疼爱”,小孩跟 老人互相疼爱,你觉得准确吗?大家觉得准确吗。 生:不准确。 师:这个我们是商量,不能一扳子把人给打死了呀。既然大家认为不准确,那应该用什么词 语呢? 生:关心、关爱。 师:“关心、关爱”看起来比“互相疼爱”要准确些。好,还有那位同学自告奋勇的表述自 己的观点?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之所以叫做《拣麦穗》,更多的是注重作者在小时侯拣麦穗的时候伴随 的那些遐想。我认为除了刚才两位同学说的一个卖灶糖的老汉给作者的怀念之外,更注 重的是作者儿时拣麦穗时缝补的一些遐想的遗失,感觉忧郁,感到一些伤感。 师:请坐下,刚才她的补充是说儿时的一些遐想和忧郁。三位同学是三个观点,我想还会有 很多不同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其实这篇文章如果要用简短的话来 概括内容,就是把最核心的内容抓出来,拣麦穗首先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在那个地区有 一个拣麦穗的风俗,对不对。是什么风俗呀。 生:拣麦穗。 师:就拣麦穗的风俗?她们拣麦穗是为了做什么呢? 生:备嫁妆。 师:备嫁妆,出嫁,这与什么有关 生:爱情。 师:与爱情有关。 这是第一个内容,写拣麦穗的风情。第二个是我小时侯与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 爱情故事。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如果要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内容的话,就尽量的抓住要 点。我刚才说的两句话:一是拣麦穗的风情,一是我与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就是文章的内容。全文实际上是写了两个矛盾。那么是哪两个矛盾呢,我们先不说, 我们看课文。 莎士比亚说:“少女可以为失去的爱情而歌唱,守财奴却不能为失去金钱而歌唱。”知 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生:不明白。 师:一个少女失去爱情是多么忧伤的事情,为什么还可以歌唱呢? 生:忧郁是美丽的(笑)。 师:啊,忧郁是美丽的。爱情是美丽的,那么守财奴为什么不能为他失去的金钱歌唱呢? 生:那是忧愁。 师:有同学说那是忧愁,其实守财奴他们的心灵是丑恶的,不值得歌唱。那么,莎士比亚这 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说忧郁是美丽的,首先要看是什么题材。东施效颦不好看,西施 不用效都好看。这就是她有这个气质。所以忧郁是美丽的,首先要看选材。 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个片段,我们要用简短的话来把第一个片段的两幅画概括出 来。女同学读前面的,我读中间的,男同学读后面的。你们刚才说自己读书读得一般
现在就先改变一下,读慢一点,深情一点,预备,开始。 同学们和老师分别读书。老师读书时特别注意示范作用 师:刚才我们又读完了一遍,应该说比开始要读得好一些。那么女同学说说,你们比男同学 是读得好一些吗? 生(女):是。 师:那男同学你们说说是比女同学读得好一些吗? 生(男):是。 师:那我呢? 生:(笑)我们读得好些 师:(笑)啊!那好,那好,看来我得要好好向你们学习了,尽量把书读得更妤。 这个片段我们刚才说到了是写农村拣麦穗的风俗,是关于爱情的风俗。这里面有两 幅图画,想想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两幅图画,第一幅图画是什么,第二幅图画是什么。 哪位同学想好了?这位女同学,你看起来很机灵,一直想说,但没有机会,好,你现在 先说。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画是说拣麦穗之前的姑娘们的一些遐想吧。 师:拣麦穗之前? 生:对 师:还没有拣就遐想了?是拣之前还是拣的过程中? 生:在没有拣之前,先描述了一个场景,然后是一些姑娘的遐想 师:那这个场景怎么样? 生:朦朦胧胧的吧。 师:朦-朦-胧-胧-的-吧?好象自己不太有信心。那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 文中有讲到“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这些,整个场景的构造有些朦胧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的感觉非常准。要充满自信,好,继续。 生:第二个场景是这些姑娘在出嫁的时候另外的一些想法。 师:什么想法? 生:现在的一切跟当时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师:不一样,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变了味”。 生:对,就是感觉很失望 师:好。谢谢,有没有哪位同学补充的,或者提出不同的想法来 生:我觉得第一个场景应该是写那些姑娘们拣麦穗时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师: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前面的同学说是拣麦穗前,你说是什么时候呢? 生:拣麦穗的时候。 师:一个是说拣之前,一个是说拣的时候。好,继续 生:然后是作者对那些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吧 师:对那些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那她们有什么命运呢?她们不是幻想爱情了吗? 生:嫁出去时幻想与现实不一样。 师:嫁出去时幻想与现实不一样。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有没有其他的新观点? 生:(思考) 师:一个是爱情的幻想,一个是幻想与现实的距离。好,谢谢。其实就是这样的两幅图 第一个是:远处是月残星疏的清晨,姑娘们跨着篮子拣麦穗,一边拣,一边在心中畅 未来的美好爱情。这有点像那个挤牛奶的女孩,听说过这个女孩的故事吗? 生:听说过 师:挤牛奶的女孩挤了牛奶,然后去卖钱,买布,做漂亮的裙子,然后就可以跳舞,然后就
现在就先改变一下,读慢一点,深情一点,预备,开始。 同学们和老师分别读书。老师读书时特别注意示范作用。 师:刚才我们又读完了一遍,应该说比开始要读得好一些。那么女同学说说,你们比男同学 是读得好一些吗? 生(女):是。 师:那男同学你们说说是比女同学读得好一些吗? 生(男):是。 师:那我呢? 生:(笑)我们读得好些 师:(笑)啊!那好,那好,看来我得要好好向你们学习了,尽量把书读得更好。 这个片段我们刚才说到了是写农村拣麦穗的风俗,是关于爱情的风俗。这里面有两 幅图画,想想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两幅图画,第一幅图画是什么,第二幅图画是什么。 哪位同学想好了?这位女同学,你看起来很机灵,一直想说,但没有机会,好,你现在 先说。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画是说拣麦穗之前的姑娘们的一些遐想吧。 师:拣麦穗之前? 生:对。 师:还没有拣就遐想了?是拣之前还是拣的过程中? 生:在没有拣之前,先描述了一个场景,然后是一些姑娘的遐想。 师:那这个场景怎么样? 生:朦朦胧胧的吧。 师:朦-朦-胧-胧-的-吧?好象自己不太有信心。那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 生:文中有讲到“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这些,整个场景的构造有些朦胧。 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的感觉非常准。要充满自信,好,继续。 生:第二个场景是这些姑娘在出嫁的时候另外的一些想法。 师:什么想法? 生:现在的一切跟当时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师:不一样,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变了味”。 生:对,就是感觉很失望。 师:好。谢谢,有没有哪位同学补充的,或者提出不同的想法来。 生:我觉得第一个场景应该是写那些姑娘们拣麦穗时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师: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前面的同学说是拣麦穗前,你说是什么时候呢? 生:拣麦穗的时候。 师:一个是说拣之前,一个是说拣的时候。好,继续。 生:然后是作者对那些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吧。 师:对那些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那她们有什么命运呢?她们不是幻想爱情了吗? 生:嫁出去时幻想与现实不一样。 师:嫁出去时幻想与现实不一样。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有没有其他的新观点? 生:(思考) 师:一个是爱情的幻想,一个是幻想与现实的距离。好,谢谢。其实就是这样的两幅图画。 第一个是:远处是月残星疏的清晨,姑娘们跨着篮子拣麦穗,一边拣,一边在心中畅想 未来的美好爱情。这有点像那个挤牛奶的女孩,听说过这个女孩的故事吗? 生:听说过。 师:挤牛奶的女孩挤了牛奶,然后去卖钱,买布,做漂亮的裙子,然后就可以跳舞,然后就
可以嫁给王子。最后竟然跳起来了,结果牛奶就泼了。故事是这样的。第二个是:当姑 娘们辛辛苦苦的拣,辛辛苦苦的缝,一边缝进自己的爱情幻想,精心的准备嫁妆,结果 嫁出去的时候全都变了味儿 两幅图画就是这样的。(出示投影)幻想中爱情温的美丽图画,现实中爱情失落 的忧郁图画。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片段,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同样在这个片段里,写我和 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有两幅图画。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好了的,同样是两幅图画,它的事情是“我”与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 看怎么样概括这两幅图画。好,这位同学,我看你的眼神就是还想继续表达。请。 生:我觉得是描述了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 师: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那么还有一幅图画呢? 生:作者痴想自己以后出嫁时的一些场景 师:好,谢谢。还有哪位同学来表达。干脆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比较好些。好, 这位男同学,你来说,你坐在这位女同学的旁边,应该主动些,她刚才回答得那么好 下面看你的了 生:我觉得第一个画面也是写她与那个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然后第二个画面是当她说她 要做老汉的媳妇时的那句话传到老汉的耳朵里时的场景。 师:那么她跟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有没有发展下去呢? 生:(沉思一会)有 师:一直继续下去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生:结局是老汉最后去世了。 师:老汉最后去世了,他们这个爱情故事也划上了句号。好,再请一位女同学老说说,不要 紧张,没有关系。 生:我也觉得最开始是天和老汉互相体贴,爱护,然后就是老汉去世了,他们的爱情就结束 了 师:结束了,结束之后她还有没有想法呀? 生:她可能会对老汉有一些淡淡的思念。 师:淡淡的思念。是淡淡的思念还是浓浓的思念呢?大家说说看。 生:浓浓的。 师:这个故事的第一个画面是她与老汉之间的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一个老,一个少,童话般 的,童话般就是纯洁的意思。第二个画面就是老汉去了,她常常怀念他,常常想起那个 承载着她的童年爱情梦想的那个猪肚一样的烟荷包。怀念烟荷包就是怀念老汉,怀念那 份纯真的感情。(出示投影)“我”享受拥有的童话爱情的美丽图画;“我”怀念逝去的 童话爱情的忧郁图画 师:我们在进入课文分析之前说过,文章讲的一个风情,讲的一个故事,实际上揭示的两个 矛盾。讲了姑娘们和我两类人。姑娘们幻想爱情,有没有得到爱情呢 生:没有 师:(激动状)谁说没有呀,她们嫁出去了,还没有得到爱情拉。有没有得到她们幻想中的 爱情呀? 生:没有。 师:那“我”幻想的童话般的爱情有没有享受到呀 生:没有 师:(忧郁状)没有哇,那灶糖谁吃了呀?“我”的童话般的爱情是不是就想吃灶糖呀
可以嫁给王子。最后竟然跳起来了,结果牛奶就泼了。故事是这样的。第二个是:当姑 娘们辛辛苦苦的拣,辛辛苦苦的缝,一边缝进自己的爱情幻想,精心的准备嫁妆,结果 嫁出去的时候全都变了味儿。 两幅图画就是这样的。(出示投影)幻想中爱情温馨的美丽图画,现实中爱情失落 的忧郁图画。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片段,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同样在这个片段里,写我和 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有两幅图画。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好了的,同样是两幅图画,它的事情是“我”与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 看怎么样概括这两幅图画。好,这位同学,我看你的眼神就是还想继续表达。请。 生:我觉得是描述了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 师: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那么还有一幅图画呢? 生:作者痴想自己以后出嫁时的一些场景。 师:好,谢谢。还有哪位同学来表达。干脆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比较好些。好, 这位男同学,你来说,你坐在这位女同学的旁边,应该主动些,她刚才回答得那么好, 下面看你的了。 生:我觉得第一个画面也是写她与那个老汉之间的纯真的情谊。然后第二个画面是当她说她 要做老汉的媳妇时的那句话传到老汉的耳朵里时的场景。 师:那么她跟老汉之间的爱情故事有没有发展下去呢? 生:(沉思一会)有。 师:一直继续下去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生:结局是老汉最后去世了。 师:老汉最后去世了,他们这个爱情故事也划上了句号。好,再请一位女同学老说说,不要 紧张,没有关系。 生:我也觉得最开始是天和老汉互相体贴,爱护,然后就是老汉去世了,他们的爱情就结束 了。 师:结束了,结束之后她还有没有想法呀? 生:她可能会对老汉有一些淡淡的思念。 师:淡淡的思念。是淡淡的思念还是浓浓的思念呢?大家说说看。 生:浓浓的。 师:这个故事的第一个画面是她与老汉之间的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一个老,一个少,童话般 的,童话般就是纯洁的意思。第二个画面就是老汉去了,她常常怀念他,常常想起那个 承载着她的童年爱情梦想的那个猪肚一样的烟荷包。怀念烟荷包就是怀念老汉,怀念那 份纯真的感情。(出示投影)“我”享受拥有的童话爱情的美丽图画;“我”怀念逝去的 童话爱情的忧郁图画 师:我们在进入课文分析之前说过,文章讲的一个风情,讲的一个故事,实际上揭示的两个 矛盾。讲了姑娘们和我两类人。姑娘们幻想爱情,有没有得到爱情呢 生:没有。 师:(激动状)谁说没有呀,她们嫁出去了,还没有得到爱情拉。有没有得到她们幻想中的 爱情呀? 生:没有。 师:那“我”幻想的童话般的爱情有没有享受到呀 生:没有。 师:(忧郁状)没有哇,那灶糖谁吃了呀?“我”的童话般的爱情是不是就想吃灶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