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输學智中顾文字學的要點 23 更為明顯,遲至戰國時代,終使每一個字的大小,不管構形是繁複或簡 單,都習慣寫成一樣的大小。它使得句子的字數,亦即句子排列的長度 非常地整齊,甚至為了取得句子長度一致的效果,就加上沒有意義的襯 字。如《詩經》的很多句子便是,《毛詩·國風·卷耳》“采采卷耳, 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宾彼周行”,第一句重複采字,便是為了使行列 整齊。不但窝詩歌如此,就是寫作敘事的文章,也喜款用偶的排列, 因此形成四、六字成句的駢醴文,也有撰寫聯對的習俗。 编跣 商甲晋文 兩周金文 案小亲 漢隸灣 现代/创意 款素 昂 風 風 初借厚岛形象。 21 秦影 屏k 商代加上凡或兄鲜而 與原字區别。 都强 秀 尽青杀 熏 原 鳳 袋黄 秀 k 原扁象形。 22 袁香 新k 至於音藏方面,雖然有學者以為,在商代之前中國文字有可能有一 個字讀兩個以上音節的現象。因甲骨文的風(字21)【屬,八風也。東 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日間閣 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从虫凡馨。風動蟲 生,故蟲八日而匕。凡風之屬皆从風。屏,古文風】、鳳(字22) 【渠,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磨前鹿後蛇頸魚尾龍文龜背燕頷雞 喙,五色備舉。出於束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 耀羽弱水,莫宿屈穴。見則天下大安寧。从高凡馨。多,古文鳳,象 形。厭飛群鳥從以萬數。希,亦古文鳳】,本作鳳鳥的形象,被假借為 流動的空氣。後來有在鳳烏字形之上加凡聲與兄馨的兩種標音形態(雖 有可能表現不同強度的風而非一字的不同標音,但兩者的辭例相同 〔《甲骨文字合集》27459,簡稱《合》),都有大的形容詞,比較不會 是表達不同強度的風),故懷疑在更早的時代,中國的語言是複音節
24 簡明中國文字舉 的,後來才變成單音節,風字的兩個標音就是其子遺①。 笔者曾經研究,漢族傳說中的伏犧和女媧就是來自台灣高山族的創 生祖先piru karu與其妹妹。據周法高《漢字古今音彙》的凝音,伏犧 的先秦讀音約是bjwak xiab,與高山族故事的主角piru karu的第一個 音組的P同屬唇音,x與第二個音組的k同屬喉音。伏犧在中國有姓風 的傳說,而甲骨風字的雨個標音,凡與兄,也正好一為唇音,一為喉 音。先秦音蘭,絕大多數的字有輔音韻尾,有可能就是受一組的第二個 音節的影響。又如,先秦有從p擊母或k聲母而與1聲母相諧的現象, 有些學者因而推論中國古代有pl、k1等複輔音的現象。命、令在金文用 同一字,推論有l複輔音。以篮、藍從監聲,洛、絡從各聲,隔從鬲聲 等現象,推論有g複辅音。其實複輔音在發音的時候也是發兩個音 的。有可能在創製形擊字時,所用的諧聲字根,其音讀有些來自其第一 個音節,有些來自它的第二個音節,導致用同一個諧聲字根的字,聲母 分屬不同的類②。還有,一些雙音節的詞彙,如解豸、倉庚、忍冬、蜈 蚣等,都有可能是古代多音節語言的子遺。解豸的甲骨文作鷹(字23) 【灣,解廌獸也。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象形。从豸省。凡惠之屬 皆从离】,作高大的平行長角的羚羊類動物形。鷹是一種真正在華北生 存過的動物,商代曾有田獲記錄,毛色黄。後來因為氣滥轉冷而南移, 終在中國絕跡而變成傳說的神獸。目前在越南的叢林中猶有遗存。在 文字中,此野歌所吃的草為薦(字24)【馨,獸之所食肿。从离帅。古 者神人以离遺黄帝,帝曰,何食何處?曰,食薦。夏處水澤,冬處松 柏】,以鷹所吃的草料是编織席子的好材料表意。而滹、法(字25) 【簪,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离去。特,今 文省。金,古文】,以离構形,傳說可助判案,漢代一位判官的墓門, 就查有一對低頭欲向前衝突的癟。由於字形演變有如獨角歌,其長而平 ① 裘錫圭《文字弹概要》頁26-27引張政烺之說。 ②唐蘭《中國文字摩》真35一46認為不同聲母諧鉴的现象,可能是由於異讀造成 的,反對複輔音的假設
本論舉習中國文字单的要點 25 行的角也容易被誤會為獨角,故在漢以後的墓葬,常以細長的獨角出 現。而且羈(字26)【属,馬落頭也。从网雷。雷絆也。丽,熙或从 革】的構形為离的二角被繩子綁着之状。卜辭用以為驛站之設施,有二 羈、三羈、五羈等,很可能古代以之拉驛站的車。漢以來廌常被稱為解 离、解豸、獬豸等的複音詞,故有可能商代或更早的癟字是發兩個音 的。 编號 商甲骨文 雨周金文 秦小篆 漢隸曹 现代/创意 常s 席 廌 23 高大的羚羊類助 物象形。 馆磨第紫 蘑 蕙 24 典所吃之草是鐵 席的好材料。 静载镗 警s 法 法 肺h 傳說舞豸可助判 25 使餐说雕 案,角熊不直者去 金k 之,法律公平如水流 之意。 又如甲骨文的录字(字27)【系,刻木录录也。象形。凡录之屬 皆从录】,作汲水的轆越形,假借為山麓,而後世以轆越稱之,也有可 能是古代一字讀多音節的現象。又如郭字(字7)的字形在金文用以為 郭與墉二字。郭屬於鐸部,讀若kwak。墉屬於東部,讀若riewng。也 可能分別來自第一音節與第二音節。還有,少數的形警字是由兩個不同 韻部的字組成,也有可能其一代表前一音節,另一代表後一音節。意羲 為今日之後的昱(字28)【界,日明也。从日立聲】,甲骨文第一期時 假借描寫扁類羽毛的羽字(字29)【羽,鳥長毛也。象形。凡羽之圈 皆从羽】去表達,第二期時加日的意符,第三期時增加以羽與立合成的 翌字【明,飛皃。从羽立馨】,立顯然也充當翌字的聲符。根據周法高 的凝音,先秦時羽屬於魚部,音如vjwav。立屬於緝部,音如lip。昱 屬於之蒸部,音如vriwav,三字都不同韻部。此字的演變,從羽到翌再
26 簡明中國文字學 到昱。想來從商代到雨周,語音己有了變化。羽的聲母與昱同,翌與昱 不同類,其變化的途徑較難從v到1又回到V,故有可能v與I分屬昱被 音的第一與第二個音節。 编號 商甲骨文 兩周金文 秦小豪 漠隸審 现代/削意 撑 臂青背 羁 羈 离的二角被绳子 26 穆臂争常 h 綁著之状,卜解用以 為赚站。 疗柠学 恩茂西点 秦香带 累s 绿 泉 汲水的烧触形。 27 告霸 素云索桑 秀泰 棉护够蝴 辑写事弱 显s 翌 昱、翌 蜡增吐揭 羽毛形,假借為 28 蛾s 翌 明4峰 日明。後加立整,又 改為从日立竖。 o 多甲府跑 男事写 羽s 羽 羽 29 t鑫用咒 “燮羽毛形。 月 用星骨 古代國際的貿易交流,似乎也表現出中國語文有類似多音節的現 象。有一幅公元前16世紀的埃及壁遣石刻,描寫東方的港口正在上 貨,其上有多處的聖書體銘文。在船上方的文字,說明所戴的货物是各 式各樣的奇珍與香料。根據James Henry Breasted的翻譯: The loading of the ships very heavily with marvels of the country of Punt;all goodly woods of God's-Land,heaps of myrrh- resin,with fresh myrrh trees,with ebony and pure ivory,with green gold of Emu,(mw),with cinnamon wood,khesyt wood,with ihmut-incense,sonter-incense,eye-cosmetic,with apes,monkeys
本輪醇智中顾文字學的要贴 27 dogs,and with skins of the southern panther,with natives and their children.Never was brought the like of this for any king who has been since the beginning(Ancient Records of Egypt,Historial Documents頁109). 其中有桂木(with cinnamon wood,khesyt wood)。據原注,khesyt wood是種製作香料的甜木。埃及的桂木是個象意字,意義為磨粉的 樹。銘文對所載的品物,不同的類别前都带有with,此khesyt wood之 前無wth,很可能就是其前表意字桂木香料的讀音。桂木的植物學名 是Cinnamomun cassia auct.family Lauraceae。在公元前l6世紀時爪 哇人控制其貨源,他們以丁香交换中國的桂皮,然後銷到西方的非洲及 西亞。植物學名的桂木cassia來自北阿薩姆Assam語的khasi。它應來 自原產地的語言。爪哇人所販賣桂皮的原產地是中國今日的兩廣地區, 桂的《廣韻》切音是古惠切,凝訂的上古音是kwev。Khasi有ks兩個 音節,應是原產地的語言,此物的名稱該有兩個或更多的音節。因此 中國桂的上古音的韻尾ⅴ可能是第二個音節的遺留。策者向教聲韻學 的同事請教,桂的音讀也可能受$的影響而變成第四聲。 以上所舉兩個例子,雖只是蛛絲馬跡,但一個字讀兩個音節的可能 並非絕不可能。畢竞,就目前所知,起碼在西周之後,儘管一個字有時 可在不同的時機讀不同的音,代表不同的意義,但每次也只能發一個音 節,故不但句子的字敷可以等長,連音節也等長。還有,中國的語詞, 由於音節短,為避免混淆,更使用聲調以分辨意義。如此則句子的字 數、長度既可以一樣,音節也可以同長,甚至平仄的節奏也可以要求一 定的模式,從而發展成律詩、詞曲、對聯等講求平仄擊調的特殊文學形 式。同時也由於單音節的原因,音讀相近的字就多了起來,導致古代多 用假借字的現象,同時也發展了謎語、歇後語一類的文字遊戲。連帶繪 置的題材也受到影響,如年年有餘(魚)、子孫連甲(蓮、鴨)、吉慶平安 (戟、磐、瓶)、三陽開泰(羊)、耄差延年(貓、蝶)、福祿雙全(蝠、 鹿、葫蘆)、馬上封侯(馬、猴)等圖案,都是應用音的假借原則。 中國多同音詞的語言特質,可能也導致中國的文字到現在還保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