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荚膜和黏质层 部分细菌,可在细胞壁外面产生一种粘液样的 物质,包围整个菌体。那些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轮廓, 能与周围的环境明显区分的就是荚膜(比较厚而固 定的黏质层),而那些无一定形状和轮廓,与周围 环境无明显界限的就是黏质层。 荚膜紧附于细胞壁后,是细菌构造的一部分 可用荚膜染色法观察。黏质层比较疏松,可自细菌 游离外界。 荚膜主要含多糖类或多肽类,而黏质层的主要 成分是纯粹的多糖类。荚膜和黏质层的其它组分各 种细菌各不相同,对某些细菌的鉴定是很有意义。 荚膜和黏质层具有保护细菌的作用,北其是保 护细菌免受干燥和其它有类似环境因素的影响。植 物病原细菌很少有荚膜,但有黏质层
部分细菌,可在细胞壁外面产生一种粘液样的 物质,包围整个菌体。那些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轮廓, 能与周围的环境明显区分的就是荚膜(比较厚而固 定的黏质层),而那些无一定形状和轮廓,与周围 环境无明显界限的就是黏质层。 荚膜紧附于细胞壁后,是细菌构造的一部分, 可用荚膜染色法观察。黏质层比较疏松,可自细菌 游离外界。 荚膜主要含多糖类或多肽类,而黏质层的主要 成分是纯粹的多糖类。荚膜和黏质层的其它组分各 种细菌各不相同,对某些细菌的鉴定是很有意义。 荚膜和黏质层具有保护细菌的作用,尤其是保 护细菌免受干燥和其它有类似环境因素的影响。植 物病原细菌很少有荚膜,但有黏质层。 7、荚膜和黏质层
8、鞭毛和纤毛 从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浪浪形弯曲的粒状物。 化学组成主要是鞭毛蛋白质,还有少量碳水化合物。 细菌鞭毛的着生位置和数量各不相同,主要有 两型,即极生鞭毛和周生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 两端的称为极生鞭毛,着生在菌体一侧或四周的称 为周生鞭毛。细菌有否鞭毛及着生位置和数量具有 属的特征,在细菌分类上有重要意义。鞭毛是细菌 的运动器官。 纤毛是细菌菌体表面着生的形状较直,直径较 细、长度较短、数量较多的毛发状细丝,也称伞毛 。伞毛有普通伞毛和性伞毛之分,前者主要起附着 作用,而后者则供细菌接合之用
从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浪形弯曲的粒状物。 化学组成主要是鞭毛蛋白质,还有少量碳水化合物。 细菌鞭毛的着生位置和数量各不相同,主要有 两型,即极生鞭毛和周生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 两端的称为极生鞭毛,着生在菌体一侧或四周的称 为周生鞭毛。细菌有否鞭毛及着生位置和数量具有 属的特征,在细菌分类上有重要意义。鞭毛是细菌 的运动器官。 纤毛是细菌菌体表面着生的形状较直,直径较 细、长度较短、数量较多的毛发状细丝,也称伞毛 。伞毛有普通伞毛和性伞毛之分,前者主要起附着 作用,而后者则供细菌接合之用。 8、鞭毛和纤毛
9、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某一阶段中,在营养细胞 内可以形成一个内生孢子,称为芽孢 芽孢并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因为一个菌体只 形成一个芽孢,芽孢萌发也只形成一个细菌。 芽孢的壁较厚,结构坚实,含水量少,代谢几 乎停止,折光性强,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特别能耐高温、干燥和高渗透压的作用。(一般植物 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 死温度,最高也不超过70℃,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 用120℃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10~20分钟。) 细菌产生芽孢的特性以及芽孢形状、大小、位 置的特点,都具有种的特性,在细菌鉴定上很有意 义。植物病原细菌多数没有芽孢,少数有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某一阶段中,在营养细胞 内可以形成一个内生孢子,称为芽孢。 芽孢并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因为一个菌体只 形成一个芽孢,芽孢萌发也只形成一个细菌。 芽孢的壁较厚,结构坚实,含水量少,代谢几 乎停止,折光性强,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特别能耐高温、干燥和高渗透压的作用。(一般植物 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 死温度,最高也不超过70℃,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 用120℃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l0~20分钟。) 细菌产生芽孢的特性以及芽孢形状、大小、位 置的特点,都具有种的特性,在细菌鉴定上很有意 义。植物病原细菌多数没有芽孢,少数有芽孢。 9、芽孢
二、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 原核生物都是以裂殖的方式,以2方式繁殖。细菌 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 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生长 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温 为26~30℃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 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35℃,马铃薯环腐病菌的生 长适温为20~23℃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DNA,主要在 核区内,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 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基 因组
二、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 ◼ 原核生物都是以裂殖的方式,以2 n方式繁殖。细菌 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 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生长 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温 为26~30℃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 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35℃,马铃薯环腐病菌的生 长适温为20~23℃。 ◼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DNA,主要在 核区内,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 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基 因组
■遗传变异 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一种是细胞的突变 如细菌人工培养多代或贮藏期较长后,致病力减 弱甚至消失;另一种变异是两个性状不同的细菌 的结合,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菌体 内,使DNA发生部分改变,后者在分裂繁殖时, 就形成性状不同的后代
◼ 遗传变异 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一种是细胞的突变, 如细菌人工培养多代或贮藏期较长后,致病力减 弱甚至消失;另一种变异是两个性状不同的细菌 的结合,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菌体 内,使DNA发生部分改变,后者在分裂繁殖时, 就形成性状不同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