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土地供给概述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不同用地利用的潜力分析
第七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 土地供给概述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不同用地利用的潜力分析
1.1土地供给概念 土地供给分为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土地自然供给: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土地资 源总量,具有固定不变和无弹性的特点,如全球土地自然供 给量为1.49亿平方公里(陆地为土地)或5.1亿平方公里(全 球表面为土地);我国土地自然供给量为60万平方公里 土地经济供给:指土地自然供给中的人类实际利用部分, 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而有所扩张,具有弹性的特点
1.1 土地供给概念 土地供给分为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土地自然供给: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土地资 源总量,具有固定不变和无弹性的特点,如全球土地自然供 给量为1.49亿平方公里(陆地为土地)或5.1亿平方公里(全 球表面为土地);我国土地自然供给量为960万平方公里 土地经济供给:指土地自然供给中的人类实际利用部分, 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而有所扩张,具有弹性的特点
1.2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 (1)土地自然供给量:各种土地自然供给量,占土地经 济供给的基础和前提; (2)知识和技能:人类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原来不能利用的土地变为可以利用; (3)交通运输条件: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原来不 便利用的土地可以利用,降低了成本; (4)土地利用集约度:随土地利用集约度提高,土地经 济供给随之增加; (5)现代科技发展:化纤业发展代替了部分棉布,直接 影响棉田的经济供给
1.2 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 (1)土地自然供给量:各种土地自然供给量,占土地经 济供给的基础和前提; (2)知识和技能:人类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原来不能利用的土地变为可以利用; (3)交通运输条件: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原来不 便利用的土地可以利用,降低了成本; (4)土地利用集约度:随土地利用集约度提高,土地经 济供给随之增加; (5)现代科技发展:化纤业发展代替了部分棉布,直接 影响棉田的经济供给
1.3提高土地经济供给的主要途径 (1)开垦土地 (2)土地集约利用:增加投入 (3)土地政策与制度 (4)调节消费需求 (5)发展新型工业:替代效应 (6)土地生产能力的保持
1.3 提高土地经济供给的主要途径 (1)开垦土地 (2)土地集约利用:增加投入 (3)土地政策与制度 (4)调节消费需求 (5)发展新型工业:替代效应 (6)土地生产能力的保持
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开发 土地供给量来源 整理 复垦 三种主要潜力来源
开发 整理 复垦 土地供给量来源 2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三种主要潜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