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婚烟的神圣[1) 文小约翰 第七诚全文如下: “不可奸淫。” 《圣经出埃及记》20章14节 这是与这个世界最犯冲的一条诫命。 这个世界目前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淫乱。 中国之为大,也早被人称作:色情大国。 这不是从佛教批判一切欲望的意义上来说,而是从创造了性的欢乐和美好的上帝 的眼光来看。 最为美好的东西一旦被糟蹋和误用,就是最糟糕的。 性,就这样。 上帝把性赐给婚姻,让人通过性的欢乐来体会爱,来预尝天国的滋味。 但人们只要性,不要爱,不要天国。总有一天,人会在地狱中醒来,惊呼:所有 的欢娱怎么一眨眼都成了控告! 一、从圣经看性、爱、婚姻 圣经从来都没有禁欲主义的观念。 不信,请去看看雅歌,如此奔放、大胆地讴歌性与爱的美好。 但那是在婚烟中。 性也必须仅限于婚姻中。 因为性是夫妻之间表达爱的一种最为独特和美丽的语言,而双方通过性来庆祝上 帝的赏赐,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和感恩,又特别比拟基督和教会之间的那种挚爱深 情。 这个世界的文化不太承认性、恋爱和婚姻的神圣,很多人认为婚烟是由群婚到母 系社会再到父系社会到最后慢慢发展出来的,把婚姻当成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 高而后有的,是人为的制度,甚至是随私有制产生而产生的,这种制度到了物质 生产极大丰富的社会就消亡了,就没有家庭了。这种看法显然贬低了婚姻的神圣 性。正因为人类失去了对婚烟神圣性的看法,婚姻也就成了“围城”,城外的人想 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钱钟书写《围城》,方鸿渐最后决定一定要走回家好好 地待妻子孙柔嘉,不管婚姻的基础咋样,不管过去咋样,这回铁定了心一定要好 好待她,结果回到家之后那是他们结婚后吵得最厉害的一次。婚姻很像是因为误
content 性、爱、婚姻的神圣[1] 文/小约翰 第七诫全文如下: “不可奸淫。” ——《圣经•出埃及记》20 章 14 节 这是与这个世界最犯冲的一条诫命。 这个世界目前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淫乱。 中国之为大,也早被人称作:色情大国。 这不是从佛教批判一切欲望的意义上来说,而是从创造了性的欢乐和美好的上帝 的眼光来看。 最为美好的东西一旦被糟蹋和误用,就是最糟糕的。 性,就这样。 上帝把性赐给婚姻,让人通过性的欢乐来体会爱,来预尝天国的滋味。 但人们只要性,不要爱,不要天国。总有一天,人会在地狱中醒来,惊呼:所有 的欢娱怎么一眨眼都成了控告! 一、从圣经看性、爱、婚姻 圣经从来都没有禁欲主义的观念。 不信,请去看看雅歌,如此奔放、大胆地讴歌性与爱的美好。 但那是在婚姻中。 性也必须仅限于婚姻中。 因为性是夫妻之间表达爱的一种最为独特和美丽的语言,而双方通过性来庆祝上 帝的赏赐,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和感恩,又特别比拟基督和教会之间的那种挚爱深 情。 这个世界的文化不太承认性、恋爱和婚姻的神圣,很多人认为婚姻是由群婚到母 系社会再到父系社会到最后慢慢发展出来的,把婚姻当成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 高而后有的,是人为的制度,甚至是随私有制产生而产生的,这种制度到了物质 生产极大丰富的社会就消亡了,就没有家庭了。这种看法显然贬低了婚姻的神圣 性。正因为人类失去了对婚姻神圣性的看法,婚姻也就成了“围城”,城外的人想 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钱钟书写《围城》,方鸿渐最后决定一定要走回家好好 地待妻子孙柔嘉,不管婚姻的基础咋样,不管过去咋样,这回铁定了心一定要好 好待她,结果回到家之后那是他们结婚后吵得最厉害的一次。婚姻很像是因为误
解而结合因为理解而分手的一段错误,婚姻似乎成了人不得不玩的游戏。这个游 戏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很多人就有婚姻恐惧,未婚同居和“丁克家族”的现象这么 多,就是因为很多人患了婚姻恐惧症,这些人又想得婚姻的快乐,又不想承担婚 姻的责任,才凑合在一起过日子。 最近我参加了好几场基督教的婚礼,在一次次庄严而神圣的立约仪式中,才更加 服膺圣经中家庭和婚姻神圣的观念,没有这一观念的确立,目前家庭的乱象与危 机不可能解决。圣经认为婚姻是上帝亲自设立的,是“天作之合”,因此是荣耀、 神圣、庄严的,不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先于人类社会而产生的,也 是人类社会的根基。圣经创世记第一章提到上帝造万物都说看着是“好的”,惟有 见到所造的人之后说“甚好”。天地是非常圆满、荣耀、庄严、华美的,但因为人 是按神的形像样式造的,而动植物不是,所以上帝看着“甚好”。然而到了二章十 八节有个不好出来了,“那人独居不好”。上帝造的一切那么完美,甚至用“甚好” 这样的词来形容,但是“那人独居不好”,上帝看人的独居不好,所以男大当婚女 大当嫁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上帝看“那人独居不好”,所以上帝为亚当造了配偶 帮助他。 圣经特别记载上帝造配偶有程序,他不是随便从土里造一个人就带到亚当面前, 尽管他是从土里造了亚当,不,上帝是非常精细地设计了创造这个女人的程序。 女权主义者认为圣经贬低女人的地位,显然是误读。上帝造男人拿一块土造了就 可以了,而造女人却特别精细精心。造的材料不一样,女人用肋骨而男人是用土。 有神学家解释上帝为什么用男人的肋骨造女人,因为肋骨最靠近心脏,希望男人 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女人,因此女人是非常尊贵的。上帝没用头上的骨头,不让 女人辖制男人,也没用男人脚上的骨头,不让男人奴役女人。上帝用的是肋骨, 材料比较昂贵。另外,上帝造女人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先让亚当为万物起名,起 名只是一个因,要引起亚当对女人需要的基本感觉,唤醒他“独居不好”的意识, 因为那些动物是成双成对来到亚当面前,“为什么我只有一个,这么孤单呢?”《诗 经》中也常有这种笔法,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亚当当然不是傻瓜,“这些 东西都成双成对的,为什么我如此孤单?”他也有想寻找配偶的愿望,于是他就 在动物中找来找去,“过尽千帆皆不是”,根本找不到,因为那些动物都早已配好 了,这个时候上帝来了,让他沉睡,是上帝给他做媒,真的是“天作之合”。 从基督教文化看,婚姻家庭是上帝亲自的安排。上帝亲自撮合使这事发生,又赐 给他们享受一体的快乐。在西方,因为受圣经影响,强调一夫一妻制,没有我们 中国的男尊女卑、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这类观念。今年我们教研室研究生论文答 辩,一位研究生不了解圣经,就跟随女权主义思潮,说圣经贬低女人地位,我就 在答辩的时候建议她好好读读圣经,不要没读圣经就乱讲话,这可是“硬伤”。比 如我们看英王亨利八世,贵为国王,要娶妻子的女仆,都必须先和自己妻子离婚, 然后再去娶那个自己相中的女人。他不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女人,这不算是提高女 性的地位吗? 基督教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立约和誓约,婚姻关系是一种立约的关系,不只 是我们所认为的契约思想,而是神圣盟约的思想。婚礼的神圣性在于和神立约并 在神面前起誓,所以整个仪式必须要神的仆人主持,而且是圣职人员,即牧师或 长老主持。在立约的时候也要问两个人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生病,美丽
解而结合因为理解而分手的一段错误,婚姻似乎成了人不得不玩的游戏。这个游 戏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很多人就有婚姻恐惧,未婚同居和“丁克家族”的现象这么 多,就是因为很多人患了婚姻恐惧症,这些人又想得婚姻的快乐,又不想承担婚 姻的责任,才凑合在一起过日子。 最近我参加了好几场基督教的婚礼,在一次次庄严而神圣的立约仪式中,才更加 服膺圣经中家庭和婚姻神圣的观念,没有这一观念的确立,目前家庭的乱象与危 机不可能解决。圣经认为婚姻是上帝亲自设立的,是“天作之合”,因此是荣耀、 神圣、庄严的,不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先于人类社会而产生的,也 是人类社会的根基。圣经创世记第一章提到上帝造万物都说看着是“好的”,惟有 见到所造的人之后说“甚好”。天地是非常圆满、荣耀、庄严、华美的,但因为人 是按神的形像样式造的,而动植物不是,所以上帝看着“甚好”。然而到了二章十 八节有个不好出来了,“那人独居不好”。上帝造的一切那么完美,甚至用“甚好” 这样的词来形容,但是“那人独居不好”,上帝看人的独居不好,所以男大当婚女 大当嫁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上帝看“那人独居不好”,所以上帝为亚当造了配偶 帮助他。 圣经特别记载上帝造配偶有程序,他不是随便从土里造一个人就带到亚当面前, 尽管他是从土里造了亚当,不,上帝是非常精细地设计了创造这个女人的程序。 女权主义者认为圣经贬低女人的地位,显然是误读。上帝造男人拿一块土造了就 可以了,而造女人却特别精细精心。造的材料不一样,女人用肋骨而男人是用土。 有神学家解释上帝为什么用男人的肋骨造女人,因为肋骨最靠近心脏,希望男人 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女人,因此女人是非常尊贵的。上帝没用头上的骨头,不让 女人辖制男人,也没用男人脚上的骨头,不让男人奴役女人。上帝用的是肋骨, 材料比较昂贵。另外,上帝造女人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先让亚当为万物起名,起 名只是一个因,要引起亚当对女人需要的基本感觉,唤醒他“独居不好”的意识, 因为那些动物是成双成对来到亚当面前,“为什么我只有一个,这么孤单呢?《” 诗 经》中也常有这种笔法,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亚当当然不是傻瓜,“这些 东西都成双成对的,为什么我如此孤单?”他也有想寻找配偶的愿望,于是他就 在动物中找来找去,“过尽千帆皆不是”,根本找不到,因为那些动物都早已配好 了,这个时候上帝来了,让他沉睡,是上帝给他做媒,真的是“天作之合”。 从基督教文化看,婚姻家庭是上帝亲自的安排。上帝亲自撮合使这事发生,又赐 给他们享受一体的快乐。在西方,因为受圣经影响,强调一夫一妻制,没有我们 中国的男尊女卑、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这类观念。今年我们教研室研究生论文答 辩,一位研究生不了解圣经,就跟随女权主义思潮,说圣经贬低女人地位,我就 在答辩的时候建议她好好读读圣经,不要没读圣经就乱讲话,这可是“硬伤”。比 如我们看英王亨利八世,贵为国王,要娶妻子的女仆,都必须先和自己妻子离婚, 然后再去娶那个自己相中的女人。他不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女人,这不算是提高女 性的地位吗? 基督教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立约和誓约,婚姻关系是一种立约的关系,不只 是我们所认为的契约思想,而是神圣盟约的思想。婚礼的神圣性在于和神立约并 在神面前起誓,所以整个仪式必须要神的仆人主持,而且是圣职人员,即牧师或 长老主持。在立约的时候也要问两个人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生病,美丽
还是丑陋,顺境还是逆境,都愿意和对方一生到老吗?新郎和新娘都要大声说“愿 意”,这个“愿意”是在神面前立的,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应守住这个约,这个 约和感觉无关。假如发现说结婚两个月之后,激情没了,也必须持守这个约,因 为这是神圣责任。婚姻的基础不是感觉,而是约。有人认为爱情的基础是爱情荷 尔蒙,这种激素使男女产生触电般的感觉,但这种激素的分泌期只有十八个月。 圣经有关爱的教导首先不是谈感觉,而是意志的委身和行动,这个约既然是在神 面前所立,就是神圣的,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婚约以戒指为标记,戒指是圆的, 表示没有终点,直到见主面的日子;戒指是用金子做的,象征纯洁,没有伪誓, 没有诡诈,象征你们的婚约在神面前是美好圣洁的。 正因为婚姻是神圣美好的约定,夫妻是一体,所以圣经不准人离婚。有一首《汉 乐府》讲得好:“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意思是 说婚姻就是在上帝面前立约,立约要流血,假如将来破坏这约,就如同这牛羊一 样,应被杀死,因此,哪怕没了性命,成了灰土,咱俩也不结束彼此的爱怜。当 然,中国古代的“天”不是圣经中的上帝,但是这种对婚姻立约神圣性的看法是和 圣经的教导一致的。还有一首也非常出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一个更出名, 但前一首更好。另外,《诗经》中还有一个更好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 子之手,与子偕老。”“成说”就是在上帝面前立约的意思。不过,这里的上帝和圣 经中的上帝不是一个,但人有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渴望,说明渴望赋予 婚姻以神圣的根基。 圣经也给出了婚姻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第一,“离开父母与妻子连 合,二人成为一体”。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兄弟如 手足,妻子如衣服”,所以,后来一遇到危难,他自己先逃,把妻子抛在后面, 妻子如衣服嘛,想换一件就换一件,哪怕光着膀子也可以跑,出去之后可以再弄 一件穿上,因此,他把妻子看得不值钱。有一个猎户接待刘备,没有可吃的,就 把自己的妻子杀掉,剜下她大腿上的肉煮一煮让刘备吃,刘备和《三国演义》的 作者很欣赏这事。这就是儒家文化的“忠君”,太忠诚了,反抹杀了人的生命。 当然,圣经提到“离开父母”不是不孝。十诚的第五诚告诉人说要孝敬父母,圣经 提摩太前书5:8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圣经 很严肃地谈要孝敬父母。因此,“离开父母”的真意乃是说夫妻的亲密程度要大于 父子或父女的关系程度。夫妻关系在世上是首先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关系。要 把丈夫或妻子视为一体,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能代替和配偶的关系。两个人 要相依为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关系是割不断的。另外,“离开父母” 也是指心理上的断奶,农村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夫妻吵架了,妻子就跑回娘家, 不回自己家了,丈夫就要提着礼物来赔礼道歉,女方的父亲数落教训女婿一顿, 才放人,丈夫把妻子放在自行车后面,把人驮回家。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已经影响 了夫妻的关系。中国人也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了,就属他了,一生一 世在一起。要与配偶的关系更亲密才行。 “与妻子连合”讲的是婚姻中的抉择与委身,婚姻本质上是约,是意志上的决定, 因此要决定和配偶站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事。两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合一的态度, 在爱上合一,同心同行
还是丑陋,顺境还是逆境,都愿意和对方一生到老吗?新郎和新娘都要大声说“愿 意”,这个“愿意”是在神面前立的,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应守住这个约,这个 约和感觉无关。假如发现说结婚两个月之后,激情没了,也必须持守这个约,因 为这是神圣责任。婚姻的基础不是感觉,而是约。有人认为爱情的基础是爱情荷 尔蒙,这种激素使男女产生触电般的感觉,但这种激素的分泌期只有十八个月。 圣经有关爱的教导首先不是谈感觉,而是意志的委身和行动,这个约既然是在神 面前所立,就是神圣的,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婚约以戒指为标记,戒指是圆的, 表示没有终点,直到见主面的日子;戒指是用金子做的,象征纯洁,没有伪誓, 没有诡诈,象征你们的婚约在神面前是美好圣洁的。 正因为婚姻是神圣美好的约定,夫妻是一体,所以圣经不准人离婚。有一首《汉 乐府》讲得好:“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意思是 说婚姻就是在上帝面前立约,立约要流血,假如将来破坏这约,就如同这牛羊一 样,应被杀死,因此,哪怕没了性命,成了灰土,咱俩也不结束彼此的爱怜。当 然,中国古代的“天”不是圣经中的上帝,但是这种对婚姻立约神圣性的看法是和 圣经的教导一致的。还有一首也非常出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一个更出名, 但前一首更好。另外,《诗经》中还有一个更好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 子之手,与子偕老。”“成说”就是在上帝面前立约的意思。不过,这里的上帝和圣 经中的上帝不是一个,但人有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渴望,说明渴望赋予 婚姻以神圣的根基。 圣经也给出了婚姻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第一,“离开父母与妻子连 合,二人成为一体”。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兄弟如 手足,妻子如衣服”,所以,后来一遇到危难,他自己先逃,把妻子抛在后面, 妻子如衣服嘛,想换一件就换一件,哪怕光着膀子也可以跑,出去之后可以再弄 一件穿上,因此,他把妻子看得不值钱。有一个猎户接待刘备,没有可吃的,就 把自己的妻子杀掉,剜下她大腿上的肉煮一煮让刘备吃,刘备和《三国演义》的 作者很欣赏这事。这就是儒家文化的“忠君”,太忠诚了,反抹杀了人的生命。 当然,圣经提到“离开父母”不是不孝。十诫的第五诫告诉人说要孝敬父母,圣经 提摩太前书 5:8 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圣经 很严肃地谈要孝敬父母。因此,“离开父母”的真意乃是说夫妻的亲密程度要大于 父子或父女的关系程度。夫妻关系在世上是首先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关系。要 把丈夫或妻子视为一体,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能代替和配偶的关系。两个人 要相依为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关系是割不断的。另外,“离开父母” 也是指心理上的断奶,农村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夫妻吵架了,妻子就跑回娘家, 不回自己家了,丈夫就要提着礼物来赔礼道歉,女方的父亲数落教训女婿一顿, 才放人,丈夫把妻子放在自行车后面,把人驮回家。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已经影响 了夫妻的关系。中国人也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了,就属他了,一生一 世在一起。要与配偶的关系更亲密才行。 “与妻子连合”讲的是婚姻中的抉择与委身,婚姻本质上是约,是意志上的决定, 因此要决定和配偶站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事。两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合一的态度, 在爱上合一,同心同行
“成为一体”,首先是性关系或肉体的结合。圣经让夫妻用性表达爱,性是爱的最 独特的语言,不能轻看。所以圣经说夫妻不能分开睡。包括有孩子以后,不能让 孩子睡在夫妻床上,要让孩子睡自己的床。性关系的和谐源于爱和亲密的关系, 根本不是电影所宣传的动物般的冲动和那些浪漫的契机,更多的是源于爱的关 系。史铁生在《爱情问题》中特别谈到这一点,他说性其实是一种敞开,是爱情 的最美丽的仪式,藉着这个仪式表达对对方的爱和欣赏,这个时候双方是非常袒 露,仿佛回到伊甸园中“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的境界。当然,“二人成为一体” 更重要的是灵里的契合和心意的相通。 其次,是顺服与爱的原则。圣经中提到妻子要顺服丈夫,丈夫要爱妻子。顺服不 代表不平等。上帝造男造女,因此他们是平等的,但家里要有基本秩序,否则就 乱了套。上帝造女人就是为了帮助男人。从圣经看,女人最大的任务是帮助一个 男孩成为真正的男人,做女人就成功了。要把一个小男孩磨成大男人真需要一个 很好的助手才行。上帝没有为男人造一个奴隶,而是造了个配偶,配偶就是“伙 伴”,夫妻二人永远是一伙的。女人要为着男人描绘自己的一生,要让自己生命 中的男人成为真正的男人。这是圣经中对女人这一伟大事业的提醒。女权主义者 认为女人在家中做家庭主妇就埋没了女人的才能,她们根本就没有看到男女有 别,因此,女人又叫“内子”,男人叫“外子”,女人要当“贤内助”,要“相夫教子”, 这都有道理。女人在家里要顺服男人,首先得承认男人在家中是头,然后应该让 男人当头,要尊重男人的权柄,所以最后的决定一定要让男人来做。 同时,圣经要求丈夫爱妻子要像基督爱教会一样。顺服和爱的原则用一句话来总 结就是:妻子顺服丈夫要到一个肯为他而活的地步,丈夫爱妻子要爱到肯为她而 死的地步。圣经说爱的时候首先意味着责任,耶稣也说有愿意为首的首先要为仆 人,要甘心当妻子的仆人,为她洗脚,就像主耶稣为门徒洗脚。这是圣经教导的 原则,照着去做,家里就不会阴盛阳衰,家里秩序就会非常美好。一个家里如果 女性特别强悍会造成很多问题,因为女性的强悍就意味着男人失职或失去他的责 任,家里发生任何问题应该问男人有没有承当责任。如果妻子结婚才两年就变成 黄脸婆,原因就是男人。女人越来越邋遢,越来越懒,越来越唠叨,家里问题越 来越多,总的责任要落在男人身上。丈夫要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事,包括孩子上 学,上什么样的学校,该不该自己来教,该不该几家联合在家里教,妻子的服事 方向等等,做丈夫的都要知道。还有家里的财务也要知道,既然两个人是一体, 不可能分开存钱,或是财产公证,这都是很荒唐的事情。爱还意味着付出和牺牲, 这种付出和牺牲是很具体的,男人要舍得时间陪妻子陪孩子,回到家要对妻子说 谢谢她照顾孩子一天,晚上无论如何要多陪陪孩子,所以《三字经》说“养不教, 父之过”,不是夫妻的责任,而首先是丈夫的责任。现在孩子最大的危机是不敬 重权威,怎么造成的?就是父亲的失职,将来孩子出现任何问题要问丈夫,所以, 男人一定要多花时间陪孩子。考验一个丈夫要首先考虑时间上肯不肯为家人付 出,肯不肯从自己的一摊子事中出来随时回应家庭的需要,肯不肯以家庭为首要, 家庭第一,事业第二。但很多时候,男人们很自私,他们一吃完晚饭,就翻开报 纸,自己看看电视,妻子就忙着去洗碗,孩子就写作业,孩子过来想看电视,他 就说“去去去去,作业还没有写完,看什么电视?”这是很自私的,根本没承担教 导孩子并且使家庭有灵性氛围的责任。当然,丈夫是头,要学会人尽其才,要会 用人,会用妻子来管理家里的事。圣经箴言第31章就写到一个贤德的妇人,那
“成为一体”,首先是性关系或肉体的结合。圣经让夫妻用性表达爱,性是爱的最 独特的语言,不能轻看。所以圣经说夫妻不能分开睡。包括有孩子以后,不能让 孩子睡在夫妻床上,要让孩子睡自己的床。性关系的和谐源于爱和亲密的关系, 根本不是电影所宣传的动物般的冲动和那些浪漫的契机,更多的是源于爱的关 系。史铁生在《爱情问题》中特别谈到这一点,他说性其实是一种敞开,是爱情 的最美丽的仪式,藉着这个仪式表达对对方的爱和欣赏,这个时候双方是非常袒 露,仿佛回到伊甸园中“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的境界。当然,“二人成为一体” 更重要的是灵里的契合和心意的相通。 其次,是顺服与爱的原则。圣经中提到妻子要顺服丈夫,丈夫要爱妻子。顺服不 代表不平等。上帝造男造女,因此他们是平等的,但家里要有基本秩序,否则就 乱了套。上帝造女人就是为了帮助男人。从圣经看,女人最大的任务是帮助一个 男孩成为真正的男人,做女人就成功了。要把一个小男孩磨成大男人真需要一个 很好的助手才行。上帝没有为男人造一个奴隶,而是造了个配偶,配偶就是“伙 伴”,夫妻二人永远是一伙的。女人要为着男人描绘自己的一生,要让自己生命 中的男人成为真正的男人。这是圣经中对女人这一伟大事业的提醒。女权主义者 认为女人在家中做家庭主妇就埋没了女人的才能,她们根本就没有看到男女有 别,因此,女人又叫“内子”,男人叫“外子”,女人要当“贤内助”,要“相夫教子”, 这都有道理。女人在家里要顺服男人,首先得承认男人在家中是头,然后应该让 男人当头,要尊重男人的权柄,所以最后的决定一定要让男人来做。 同时,圣经要求丈夫爱妻子要像基督爱教会一样。顺服和爱的原则用一句话来总 结就是:妻子顺服丈夫要到一个肯为他而活的地步,丈夫爱妻子要爱到肯为她而 死的地步。圣经说爱的时候首先意味着责任,耶稣也说有愿意为首的首先要为仆 人,要甘心当妻子的仆人,为她洗脚,就像主耶稣为门徒洗脚。这是圣经教导的 原则,照着去做,家里就不会阴盛阳衰,家里秩序就会非常美好。一个家里如果 女性特别强悍会造成很多问题,因为女性的强悍就意味着男人失职或失去他的责 任,家里发生任何问题应该问男人有没有承当责任。如果妻子结婚才两年就变成 黄脸婆,原因就是男人。女人越来越邋遢,越来越懒,越来越唠叨,家里问题越 来越多,总的责任要落在男人身上。丈夫要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事,包括孩子上 学,上什么样的学校,该不该自己来教,该不该几家联合在家里教,妻子的服事 方向等等,做丈夫的都要知道。还有家里的财务也要知道,既然两个人是一体, 不可能分开存钱,或是财产公证,这都是很荒唐的事情。爱还意味着付出和牺牲, 这种付出和牺牲是很具体的,男人要舍得时间陪妻子陪孩子,回到家要对妻子说 谢谢她照顾孩子一天,晚上无论如何要多陪陪孩子,所以《三字经》说“养不教, 父之过”,不是夫妻的责任,而首先是丈夫的责任。现在孩子最大的危机是不敬 重权威,怎么造成的?就是父亲的失职,将来孩子出现任何问题要问丈夫,所以, 男人一定要多花时间陪孩子。考验一个丈夫要首先考虑时间上肯不肯为家人付 出,肯不肯从自己的一摊子事中出来随时回应家庭的需要,肯不肯以家庭为首要, 家庭第一,事业第二。但很多时候,男人们很自私,他们一吃完晚饭,就翻开报 纸,自己看看电视,妻子就忙着去洗碗,孩子就写作业,孩子过来想看电视,他 就说“去去去去,作业还没有写完,看什么电视?”这是很自私的,根本没承担教 导孩子并且使家庭有灵性氛围的责任。当然,丈夫是头,要学会人尽其才,要会 用人,会用妻子来管理家里的事。圣经箴言第 31 章就写到一个贤德的妇人,那
个丈夫放手让他的贤德的妇人去做,而贤德的妇人把各种事做得很好,各方面协 调得都很好。丈夫会用人,肯用人,让妻子发挥她的作用,让妻子知道她最大的 享受是在家庭里面,和家人相处,在家里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而不一定要在 社会上成为一个女强人。丈夫也应该刻意成全她们这方面的需要,帮助她们成长。 就是这些最简单的观念帮助基督徒以家庭神圣的态度去应对世界的混乱和动荡。 这影响了西方国家,他们在乱中有稳定的因子。不论到欧洲还是到美国去,你总 会被那么多家庭集体出来度周末的现象震撼的。这现象背后便是受圣经影响的基 本家庭观念。 我一位美国朋友到中国来后,他竟被国人亢奋地谈起艳遇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 劲头吓坏了,他告诉我说这跟他们那边藏着掖着还有羞耻感的风气比起来太不相 同了。广州近来第七届性文化艺术节,一些专家学者带头鼓励大家自慰和寻找性 刺激,言之凿凿地说不这样的话身体不健康。据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国的婚外性, 竟达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有这种经历的地步,不知是否确凿,若果真如此,那 就太可怕了。 中国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色情大国?! 二、奸淫面面观和“不可奸淫”的实质 对第七诫,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从行为上看,有哪一些是禁止做的? 从行为上来看,不可奸淫,首先是不可通奸。通奸就是结婚以后在婚姻之外的性 关系,而结婚之前的性行为叫淫乱。我们看美国作家霍桑写的《红字》,美国新 英格兰那里的清教徒若有人犯了通奸,就在胸前画一个红色的A,A就是 Adultery,也就是“通奸”的意思。 第二,从圣经来看,不是因配偶的通奸行为而离婚这也是犯奸淫了。这是主耶稣 讲的,不可离婚,除非是对方有奸淫的事,否则就是犯奸淫。因为婚姻是神配合 的,不可随便分开。 第三,不可乱伦。就像罗得跟他女儿一样,生了两族,摩押和亚扪。上帝就特别 憎恶他们,说他们的后代永不可入神的会,这表明神对乱伦的厌恶。 第四,就是不可同性恋。从旧约到新约一直有禁令。在旧约中对同性恋讲得非常 清楚,说这样的同性恋行为者要拖出去用石头打死。到了新约中,谈到同性恋是 把人顺性的用处变成了逆性的用处,这就是说同性恋是逆着人的本性的行为,男 和男、女和女行可耻的事。同性恋在圣经来看很清楚,绝对不是人本身的一种性 趋向,因为上帝造人的时候,男就是男,女就是女,很清楚,基本分别也非常清 楚。因此,为什么今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本性?是本性就有这个冲动?我们说, 这肯定不符合圣经,也不符合人的实际情况
个丈夫放手让他的贤德的妇人去做,而贤德的妇人把各种事做得很好,各方面协 调得都很好。丈夫会用人,肯用人,让妻子发挥她的作用,让妻子知道她最大的 享受是在家庭里面,和家人相处,在家里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而不一定要在 社会上成为一个女强人。丈夫也应该刻意成全她们这方面的需要,帮助她们成长。 就是这些最简单的观念帮助基督徒以家庭神圣的态度去应对世界的混乱和动荡。 这影响了西方国家,他们在乱中有稳定的因子。不论到欧洲还是到美国去,你总 会被那么多家庭集体出来度周末的现象震撼的。这现象背后便是受圣经影响的基 本家庭观念。 我一位美国朋友到中国来后,他竟被国人亢奋地谈起艳遇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 劲头吓坏了,他告诉我说这跟他们那边藏着掖着还有羞耻感的风气比起来太不相 同了。广州近来第七届性文化艺术节,一些专家学者带头鼓励大家自慰和寻找性 刺激,言之凿凿地说不这样的话身体不健康。据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国的婚外性, 竟达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有这种经历的地步,不知是否确凿,若果真如此,那 就太可怕了。 中国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色情大国?! 二、奸淫面面观和“不可奸淫”的实质 对第七诫,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从行为上看,有哪一些是禁止做的? 从行为上来看,不可奸淫,首先是不可通奸。通奸就是结婚以后在婚姻之外的性 关系,而结婚之前的性行为叫淫乱。我们看美国作家霍桑写的《红字》,美国新 英格兰那里的清教徒若有人犯了通奸,就在胸前画一个红色的 A,A 就是 Adultery,也就是“通奸”的意思。 第二,从圣经来看,不是因配偶的通奸行为而离婚这也是犯奸淫了。这是主耶稣 讲的,不可离婚,除非是对方有奸淫的事,否则就是犯奸淫。因为婚姻是神配合 的,不可随便分开。 第三,不可乱伦。就像罗得跟他女儿一样,生了两族,摩押和亚扪。上帝就特别 憎恶他们,说他们的后代永不可入神的会,这表明神对乱伦的厌恶。 第四,就是不可同性恋。从旧约到新约一直有禁令。在旧约中对同性恋讲得非常 清楚,说这样的同性恋行为者要拖出去用石头打死。到了新约中,谈到同性恋是 把人顺性的用处变成了逆性的用处,这就是说同性恋是逆着人的本性的行为,男 和男、女和女行可耻的事。同性恋在圣经来看很清楚,绝对不是人本身的一种性 趋向,因为上帝造人的时候,男就是男,女就是女,很清楚,基本分别也非常清 楚。因此,为什么今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本性?是本性就有这个冲动?我们说, 这肯定不符合圣经,也不符合人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