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 15-7不确定关系 第五版 海森伯( Heisenberg,19011976)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建立了 新力学理论的数学方案,为量子 力学的创立作出了贡献 1927年提出“不确定关系”, 为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 准备了理论基础;于1932年获得诺 贝尔物理学奖.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 1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物理学 第五版 15-7 不确定关系 1 海森伯(W.K.Heisenberg,1901—1976) 1927年提出“不确定关系”, 为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 准备了理论基础;于1932年获得诺 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 建立了 新力学理论的数学方案,为量子 力学的创立作出了贡献
物理学 15-7不确定关系 第五版 海森伯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用电子衍射说明不 确定关系 b p=h/n 电子经过缝时的 位置不确定△x=b p=b/2 级最小衍射角 sin o=n/b 「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 2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物理学 第五版 15-7 不确定关系 2 一 海森伯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sin = b 一级最小衍射角 电子经过缝时的 位置不确定 x = b 用电子衍射说明不 确定关系 y x p = h b p = h 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 o
物理学 15-7不确定关系 第五版 电子经过缝后x方向动量不确定 sin o =n/b b p=h/n Apx=psin p= p b h△pxb h p=b/2 p X h 「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 x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物理学 第五版 15-7 不确定关系 3 p h = b h px = xpx = h b px p p = sin = 电子经过缝后x 方向动量不确定 sin = b y x p = h b p = h 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 o
物理学 15-7不确定关系 第五版 ≥h 考虑衍射次级有AxAx≥ ◆海森伯于1927年提出不确定原理 对于微观粒子不能同时用确定的位置和 确定的动量来描述 △xNpx≥h 不确定关系Ay△p≥h △z△P=≥h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物理学 第五版 15-7 不确定关系 4 海森伯于 1927 年提出不确定原理 对于微观粒子不能同时用确定的位置和 确定的动量来描述. ypy h xpx h zpz h 不确定关系 考虑衍射次级有 xpx h
物理学 15-7不确定关系 第五版 物理意义 (1)微观粒子同一方向上的坐标与动量 不可同时准确测量,它们的精度存在一个 终极的不可逾越的限制 (2)不确定的根源是“波粒二象性”这是 微观粒子的根本属性 (3)对宏观粒子,因h很小,△x△Ap2→>0 可视为位置和动量能同时准确测量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物理学 第五版 15-7 不确定关系 5 (2)不确定的根源是“波粒二象性”这是 微观粒子的根本属性. (3) 对宏观粒子,因 很小, 可视为位置和动量能同时准确测量. h →0 x x p (1) 微观粒子同一方向上的坐标与动量 不可同时准确测量,它们的精度存在一个 终极的不可逾越的限制 . 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