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地基破坏型式和地基承载力 一、地基的破坏型式 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 坏,地基剪切破坏的型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 地基剪切破坏的型式,主要与土的压缩性质有关。一般地说,对于坚硬或密 实的土,地基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而对于软弱粘士或松砂土,将出现局部剪切 破坏或冲剪破坏。 1.整体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的特征是,当基础上的荷载较小时,基底压力与沉降s基本 上呈直线关系,属于线性变形阶段。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在基础边缘处的 土开始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区逐渐扩大,这时压力与沉降 之间呈曲线关系,属弹塑性变形阶段。 如果基础上的荷载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 续的滑动面,基础急剧下沉或向侧面倾倒,同时基础周围的地面隆起,此时属塑 性破坏阶段,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2.局部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是介于整体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之间的一种破坏型式。剪切破 坏也从基础边缘开始,但滑动面不发展到地面,而是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 基础四周地面也有隆起现象,但不会有明显的倾斜和倒塌。压力和沉降关系曲线 从一开始就呈现非线性关系。 3.冲剪破坏 冲剪破坏先是由于基础下软弱土的压缩变形使基础连续下沉,如荷载继续增 加到某一数值时,基础可能向下“切入”到土中,基础侧面附近的土体因垂直剪 切而破坏。冲剪破坏时,地基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的地面不 隆起,基础没有很大的倾斜,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曲线与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类似, 不出现明显的转折现象。 二、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临塑荷载Cr:是指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的基底压力,在压力 与沉降的关系曲线中,整体剪切破坏的曲线有两个转折点,相应 于A点的荷载,为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 地基极限承载力:是地基承受基础荷载的极限压力,在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曲 线中,相应于B点的荷载,当基底压力达到四时,地基就发生整 体剪切破坏
§6.7 地基破坏型式和地基承载力 一、地基的破坏型式 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 坏,地基剪切破坏的型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 地基剪切破坏的型式,主要与土的压缩性质有关。一般地说,对于坚硬或密 实的土,地基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而对于软弱粘土或松砂土,将出现局部剪切 破坏或冲剪破坏。 1.整体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的特征是,当基础上的荷载较小时,基底压力 p 与沉降 s 基本 上呈直线关系,属于线性变形阶段。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在基础边缘处的 土开始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区逐渐扩大,这时压力与沉降 之间呈曲线关系,属弹塑性变形阶段。 如果基础上的荷载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 续的滑动面,基础急剧下沉或向侧面倾倒,同时基础周围的地面隆起,此时属塑 性破坏阶段,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2.局部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是介于整体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之间的一种破坏型式。剪切破 坏也从基础边缘开始,但滑动面不发展到地面,而是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 基础四周地面也有隆起现象,但不会有明显的倾斜和倒塌。压力和沉降关系曲线 从一开始就呈现非线性关系。 3.冲剪破坏 冲剪破坏先是由于基础下软弱土的压缩变形使基础连续下沉,如荷载继续增 加到某一数值时,基础可能向下“切入”到土中,基础侧面附近的土体因垂直剪 切而破坏。冲剪破坏时,地基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的地面不 隆起,基础没有很大的倾斜,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曲线与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类似, 不出现明显的转折现象。 二、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临塑荷载 pcr:是指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的基底压力,在压力 与沉降的关系曲线中,整体剪切破坏的曲线有两个转折点,相应 于A点的荷载,为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 地基极限承载力 pu:是地基承受基础荷载的极限压力,在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曲 线中,相应于B点的荷载,当基底压力达到 pu 时,地基就发生整 体剪切破坏
地基容许承载力:工程上,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在基础设计时,必须把 基底压力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以因表示,可由地基极限承载 力川除以安全系数K确定,即P阳是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地基 承载力。安全系数K与上部结构的类型、荷载性质、地基土类 以及建筑物的预期寿命和破坏结果等因素有关,尚无统一标准, 一般取2一3,但不得小于2。 一、临塑荷载 定义: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的基底压力 计算公式: 塑性区变形的边界方程 -d.(co) -Yod π ytan y 临塑荷载公式 当Zmax=o(即塑性区开展深度为0时),此时地基所能承受的基底附加压力 即为临塑荷载。 p.dcc)d π cigo-2+0 二基底标高以上土的重度 一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弧度) 二、临界荷载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用P℃r作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比较保守和不经济的。 即使地基中出现一定范围的塑性区,也不致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即工 程中允许塑性区发展倒一定范用,一般中心受压基础可取Zm阳x=b/4,偏心受压 基础可取Zmax=b/3,与此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用P1/3、P1/4表示,称为临界荷载, P4= r(rod+e.cigo+yb/4)+rod cig-+p pn(d+cc)yd 8-受+ 上述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均由条形基础均布荷载推导得来
地基容许承载力:工程上,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在基础设计时,必须把 基底压力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以 pa 表示,可由地基极限承载 力 pu 除以安全系数 K 确定,即 pa 是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地基 承载力。安全系数 K 与上部结构的类 型、荷载性质、地基土类 以及建筑物的预期寿命和破坏结果等因素有关,尚无统一标准, 一般取 2~3,但不得小于 2。 一、临塑荷载 定义: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的基底压力。 计算公式: 塑性区变形的边界方程 临塑荷载公式 当 Zmax=o(即塑性区开展深度为 0 时),此时地基所能承受的基底附加压力 即为临塑荷载。 —基底标高以上土的重度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弧度) 二、临界荷载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用 Pcr 作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比较保守和不经济的。 即使地基中出现一定范围的塑性区,也不致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即工 程中允许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一般中心受压基础可取Zmax=b/4,偏心受压 基础可取Zmax=b/3,与此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用 P1/3、P1/4 表示,称为临界荷载, 上述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均由条形基础均布荷载推导得来。 d p d c z 0 0 max tan ) 2 (cos − + − − − = d ctg d c ctg pcr 0 0 2 ( ) + − + + = 0 d ctg d c ctg b p 0 0 1 4 2 ( 4) + − + + + = d ctg d c ctg b p 0 0 1 3 2 ( 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