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健康促进的发展趋向 ■拉朗德,1974,提出健康促进 《渥太华宣言》,1986,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 ■《宋斯瓦尔宣言》,1990,健康与环境结合 《雅加达宣言》,1997,有效的健康促进的经验, 明确社会、经济与环境是健康决定因素 墨西哥,2000,健康促进是卫生政策和规划的组成 部分 《曼谷宣言》,2006,政策与伙伴行动 汾《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五)健康促进的发展趋向 ◼ 拉朗德,1974,提出健康促进 ◼ 《渥太华宣言》,1986,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 ◼ 《宋斯瓦尔宣言》,1990,健康与环境结合 ◼ 《雅加达宣言》,1997,有效的健康促进的经验, 明确社会、经济与环境是健康决定因素 ◼ 墨西哥,2000,健康促进是卫生政策和规划的组成 部分 ◼ 《曼谷宣言》,2006,政策与伙伴行动
1935~1936年,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和中华健康教育学 会,标志着中国健康教育兴起 ■1950~1960年,卫生宣教与爱国卫生运动时期 ■ 1986年,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标志着一个比较完整 的健康教育组织体系的形成,此后,相继颁布健康教育的 法律、法规 90年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2年,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机构改革,健康教育专业机 构与同级其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使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其他方面的工作 机构整合为一体,促进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5年,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 (2005-2010)》,提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总目标 的《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 1935~1936 年,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和中华健康教育学 会, 标志着中国健康教育兴起 ◼ 1950~1960 年,卫生宣教与爱国卫生运动时期 ◼ 1986年,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标志着一个比较完整 的健康教育组织体系的形成,此后,相继颁布健康教育的 法律、法规 ◼ 90 年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 2002年,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机构改革,健康教育专业机 构与同级其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使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其他方面的工作 机构整合为一体,促进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 2005 年,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 (2005-2010)》,提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总目标
健康教育发展过程示意图 卫生知识的宣传 80年代初之前:卫生宣传(教) 卫生习惯的培养 健康相关知识的传播, 80年代中后期:健康教育 信念的培养, 态度、行为的改变 90年代中后期: 强调政策干预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会共同参与 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的 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汾《往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健康教育发展过程示意图 80年代初之前:卫生宣传(教) 80年代中后期:健康教育 90年代中后期: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卫生知识的宣传 卫生习惯的培养 健康相关知识的传播, 信念的培养, 态度、行为的改变 强调政策干预 社会共同参与 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的 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卫生宣传、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比较 卫生宣教(传)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内涵与 宣传卫生知识 健康相关知识的传播,信 本质 培养卫生习惯 念的培养,态度、行为的 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改变 应用教育学理论,教育者 要方 法 单向的知识传播或宣传 与被教育者互动,促使行 多因素全方位的整合 为改变 营造支持性的环境 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筛 全社会参与 特点 卫生知识 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多部门合作 康复过程 全方位干预 一、二、三级预防均有 强调一级预防 效果 单纯卫生知识的积累 持久性受限 持久 份《往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卫生宣教(传)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内涵与 本质 宣传卫生知识 培养卫生习惯 健康相关知识的传播,信 念的培养,态度、行为的 改变 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主要方 法 单向的知识传播或宣传 应用教育学理论,教育者 与被教育者互动,促使行 为改变 多因素全方位的整合 营造支持性的环境 特点 卫生知识 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筛 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康复过程 一、二、三级预防均有 全社会参与 多部门合作 全方位干预 强调一级预防 效果 单纯卫生知识的积累 持久性受限 持久 卫生宣传、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比较
联系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要素,根植于健康促进中。 影响个体行为,不仅是知识态度等个体因素,还受到周 围环境(个体水平、人际水平、组织水平、社区水平、 公共政策)的影响,而这是健康促进的关注层次。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高级阶段。仅有健康教育,得不 到有效的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支 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一些个体改变某些行为 ,但明显是软弱无力的。 汾《往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联系 ◼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要素,根植于健康促进中。 影响个体行为,不仅是知识态度等个体因素,还受到周 围环境(个体水平、人际水平、组织水平、社区水平、 公共政策)的影响,而这是健康促进的关注层次。 ◼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高级阶段。仅有健康教育,得不 到有效的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支 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一些个体改变某些行为 ,但明显是软弱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