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四省(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曲沃县、内蒙古乌海 市海勃湾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宁夏自治区灵武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联考试卷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蕨甚矣。()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文 7.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8.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幼说方式各不相 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 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30个字)(3分0 9.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邹忌和齐威 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4分) 5.(1)受蒙蔽:(2)发扬光大。(2分,一词1分。)6.我的妻子偏爱我,我 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2分)7.C 8.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书面劝 说直谏),后一空略。(3分,一空1分。)9.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 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 强兵的愿望等。(2分) 2005年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2004 年四省(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曲沃县、内蒙古乌海 市海勃湾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宁夏自治区灵武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联考试卷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5—9 题。(10 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 德。( )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 译 文: 7.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8.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幼说方式各不相 同,邹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 “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不超过 30 个字)(3 分 0 9.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邹忌和齐威 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4 分) 答: 5.⑴受蒙蔽;⑵发扬光大。(2 分,一词 1 分。) 6.我的妻子偏爱我,我 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2 分) 7.C。 (1 分) 8.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书面劝 说直谏),后一空略。(3 分,一空 1 分。) 9.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 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 强兵的愿望等。(2 分) 2005 年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文言文阅读(17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第16-22题 (一)(11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 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 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联系学过的课文,解释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④今誡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 1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与坐谈,问之客曰: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8.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 19.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 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分) 答 (一)(11分)16.(4分)①索求②探求③确实④如果17.(2分)①自己与 徐公哪个更美的问题:②徐公18.(3分)因为: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 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 王有所求。(每答对一点得1分,照抄原文扣2分)19.(2分)邹忌:有勇气 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齐威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 兵的愿望 江苏省扬州市2005年(课改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文)(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文言文阅读(17 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第 16—22 题。 (一)(11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 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 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联系学过的课文,解释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②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 ) 1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2 分) ①与坐谈,问之客曰: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8.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答: 19.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 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 分) 答: (一)(11 分)16.(4 分)①索求②探求③确实④如果 17.(2 分)①自己与 徐公哪个更美的问题;②徐公 18.(3 分)因为: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 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 王有所求。(每答对一点得 1 分,照抄原文扣 2 分)19.(2 分)邹忌:有勇气; 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 齐威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 兵的愿望 江苏省扬州市 2005 年(课改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4 分) (甲文)(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帝(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世南(虞世南)赓(geng,连续)和(he, 照别人诗词格律或内容写作诗词)。世南曰:“圣作诚工(精巧),然体非雅正 上(皇上)之所好(hdo),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tian打猎)猎,世南以为言(对 此提出批评),皆蒙嘉(赞美)纳(采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能谤讥于市朝()④上(皇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由此观之 B、皆以美于徐 公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 石潭记》) C、乃下令:“群臣吏民……。”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译 文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 文 1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两位臣子的进谏方式 有什么不同?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学提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为什 么?(4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4分) 11.①偏爱,②指责,③讽刺,④爱好、喜好(计4分,每小题1分)。12.C (2分) 13.①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②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或这就 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就能战胜别的国家的事情。)(计4分,每题2分)。 14.第一问,邹忌是设喻(委婉)进谏,虞世南是直言进谏。(2分,每点1分。)第 问,关键是考虑提意见的效果,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恰当的方式:选择时应该考 虑到对象的性格、提意见的场合等相关因素。(2分。) 2005年吉林省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15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帝(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世南(虞世南)赓(gēng,连续)和(hè, 照别人诗词格律或内容写作诗词)。世南曰:“圣作诚工(精巧),然体非雅正。 上(皇上)之所好(hào),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tián 打猎)猎,世南以为言(对 此提出批评),皆蒙嘉(赞美)纳(采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臣之妻私臣( )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③能谤讥于市朝( ) ④上(皇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由此观之 B、皆以美于徐 公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 石潭记》) C、乃下令:“群臣吏民……。”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 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译 文: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 文: 1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两位臣子的进谏方式 有什么不同?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学提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为什 么?(4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4 分) 11.①偏爱,②指责,③讽刺,④爱好、喜好(计 4 分,每小题 1 分)。12.C (2 分) 13.①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②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或这就 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就能战胜别的国家的事情。)(计 4 分,每题 2 分)。 14.第一问,邹忌是设喻(委婉)进谏,虞世南是直言进谏。(2 分,每点 1 分。) 第 二问,关键是考虑提意见的效果,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恰当的方式;选择时应该考 虑到对象的性格、提意见的场合等相关因素。(2 分。) 2005 年吉林省 (甲)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15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本文选自《 》,文章题目中“讽”意思 是 (1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朝服衣冠( ③私我也( ④王之蔽甚矣( 9.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分) 10.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 11.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 “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 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 分答 12.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 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 答 甲)7.(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 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每空0.5分,共1分)8.①长,这里指身高 ②穿戴③偏爱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每小题 0.5分,共2分)9.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 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 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 到讽劝的目的。(对内容或写法的评注言之成理得2分,语言清晰、流畅得1分 共3分)10.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 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 3分)11.“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有错别字不得分,每问1分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本文选自《 》,文章题目中“讽”意思 是 。(1 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朝服衣冠( ) ③私我也( ) ④王之蔽甚矣( ) 9.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 分) 答: 10.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 分) 答: 11.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 “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 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 分) 答: 12.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 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 分) 答: (甲)7.(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 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每空 0.5 分,共 1 分)8.①长,这里指身高 ②穿戴③偏爱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9.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 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 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 到讽劝的目的。(对内容或写法的评注言之成理得 2 分,语言清晰、流畅得 1 分, 共 3 分)10.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 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 3 分)11.“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有错别字不得分,每问 1 分
共2分)12.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 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 畅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4分) 2005年陕西省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王之蔽甚 矣 蔽(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4)皆朝于齐朝 9.下列各句与“由此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渔人甚异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何陋之有 D.甚矣,汝之不惠 10.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 文 12.文章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喜欢谁?请简述理由。(4分)。 答 7.(1)私:偏爱(2)面刺:当面指责(3)期年:满一年(4)闻:使……听到8.门 庭若市9.B10.让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使国家强大。(意思对即可)11.燕 赵、韩、魏等国家听说了齐国的这种变化,都来到齐国朝见威王。12.邹忌采用 “讽喻”的方法,说理生动、自然简明,令齐威王易于理解和接受。 2005年内蒙古包头市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 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共 2 分)12.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 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 畅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4 分) 2005 年陕西省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王之蔽甚 矣 蔽(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4)皆朝于齐 朝( ) 9.下列各句与“由此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渔人甚异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何陋之有 D.甚矣,汝之不惠 10.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1.翻译下列句子。(3 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 文: 12.文章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喜欢谁?请简述理由。(4 分)。 答: 7.(1)私:偏爱(2)面刺:当面指责(3)期年:满一年(4)闻:使……听到 8.门 庭若市 9.BlO.让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使国家强大。(意思对即可)11.燕、 赵、韩、魏等国家听说了齐国的这种变化,都来到齐国朝见威王。12.邹忌采用 “讽喻”的方法,说理生动、自然简明,令齐威王易于理解和接受。 2005 年内蒙古包头市 (一)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 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