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32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电视摄像是电视制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的环节。电视摄像是前期 的选题、策划与文字创作的视听化呈现;电视摄像为后期的编辑、合 成工作提供素材。 电视摄像教学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 型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 并在实践过程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其他环节相 配合,进行作品创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注意与教育电视编导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的衔接,以 免出现遗漏或重复现象; 2.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案例资源辅助教学, 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 解,学生则要多注意观摩和练习: 4.根据课程内容要求,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内容与要求,在保持课 程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有限的实践课时中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 三、先修课程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2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32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电视摄像是电视制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的环节。电视摄像是前期 的选题、策划与文字创作的视听化呈现;电视摄像为后期的编辑、合 成工作提供素材。 电视摄像教学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 型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 并在实践过程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其他环节相 配合,进行作品创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注意与教育电视编导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的衔接,以 免出现遗漏或重复现象; 2.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案例资源辅助教学, 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 解,学生则要多注意观摩和练习; 4.根据课程内容要求,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内容与要求,在保持课 程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有限的实践课时中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 三、先修课程
《多媒体艺术基础》、《摄影基础》、《多媒体平面设计》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摄像造型元素、固定画面拍摄、运动画 面拍摄、电视场面调度。 课程难,点: 画面的取景与构图、运动画面拍摄、场面调度。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 法,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进行教学。采用云平台给学生分享和分析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提倡 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创作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视画面(1学时) 1.教学内容 (1)电视摄像与电视画面: (2)电视画面特性: (3)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4)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电视画面的定义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2学时) 1.教学内容 (1)电视景别: (2)拍摄角度:
《多媒体艺术基础》、《摄影基础》、《多媒体平面设计》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摄像造型元素、固定画面拍摄、运动画 面拍摄、电视场面调度。 课程难点: 画面的取景与构图、运动画面拍摄、场面调度。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 法,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进行教学。采用云平台给学生分享和分析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提倡 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创作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电视画面(1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电视摄像与电视画面; (2) 电视画面特性; (3)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4)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电视画面的定义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难点: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电视景别; (2) 拍摄角度;
(3)运动: (4)构图。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理解景别的功用 (2)难点:分析拍摄角度对画面造型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 固定画面(2学时) 1.教学内容 (1)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2)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重点是固定画面的定义和特点: (2)难点:分析固定画面的功用和局限以及拍摄的要求。 第四章运动摄像(4学时) 1.教学内容 (1)推摄 (2)拉摄 (3)摇摄 (4)移摄 (5)跟摄 (6)升降拍摄 (7)综合运动摄像。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摄像的运动方式和拍摄方式:综合分析拍摄方式的画面造型特点、功用与 表现力: (2)难点:领会运动摄像拍摄时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等。 第五章光学镜头及其运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1)镜头的光学特性
(3)运动; (4)构图。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理解景别的功用 (2) 难点:分析拍摄角度对画面造型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 固定画面(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2)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重点是固定画面的定义和特点; (2) 难点:分析固定画面的功用和局限以及拍摄的要求。 第四章 运动摄像(4 学时) 1.教学内容 (1)推摄 (2)拉摄 (3)摇摄 (4)移摄 (5)跟摄 (6)升降拍摄 (7)综合运动摄像。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摄像的运动方式和拍摄方式;综合分析拍摄方式的画面造型特点、功用与 表现力; (2) 难点:领会运动摄像拍摄时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等。 第五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镜头的光学特性
(2)长焦距镜头: (3)广角镜头: (4)变焦距镜头: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镜头的基本知识: (2)难点:综合分析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特点。 第六章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表现(2学时) 1.教学内容 (1)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2)色彩的感情倾向: (3)色彩的画面表现。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电视用光的特点:自然光和人工光在画面表现上的各种复杂情况: (2)难点:画面造型表现中色彩构成和色彩表现,以及色彩的感情倾向等。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2学时) 1.教学内容 (1)电视场面调度: (2)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镜头调度中镜头相互匹配与画面连贯的问题: (2)难点:轴线关系和三角形机位原理等。 第八章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1学时) 1.教学内容 (1)电视摄像师的不同类型: (2)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摄像师的素质要求: (2)难点:不同类型摄像师的工作重点与要求
(2) 长焦距镜头; (3)广角镜头; (4)变焦距镜头;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镜头的基本知识; (2) 难点:综合分析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特点。 第六章 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表现(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2) 色彩的感情倾向; (3)色彩的画面表现。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电视用光的特点;自然光和人工光在画面表现上的各种复杂情况; (2) 难点:画面造型表现中色彩构成和色彩表现,以及色彩的感情倾向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电视场面调度; (2)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镜头调度中镜头相互匹配与画面连贯的问题; (2) 难点:轴线关系和三角形机位原理等。 第八章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1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电视摄像师的不同类型; (2)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摄像师的素质要求; (2) 难点:不同类型摄像师的工作重点与要求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摄像机的使用(4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摄像机的光圈调整、聚焦调整、白平衡调整以及其它开关的功能和设置 等: 2.实践内容: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实践设备与环境: S0NYEX-280摄像机 三脚架 实验项目(二)画面取景及构图(4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实践,掌握不同景别画面的拍摄,不同角度画面的拍摄、不同方向画面的拍摄,不同 构图方式画面的拍摄等。 2.实践内容: 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3.实践设备与环境: SONY EX--280摄像机 三脚架 实验项目(三)固定镜头拍摄(4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不同景别、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构图方式的画面在摄像机固定时的拍摄方法。 2.实践内容: 固定镜头的拍摄,练习不同构图方式的固定镜头 3.实践设备与环境: SONY EX-280摄像机三脚架 实验项目(四)推、拉镜头拍摄(4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实践,掌握摄距变化的推镜头的操作,摄距变化的拉镜头的操作:焦距变化的推 镜头的操作,焦距变化的拉镜头的操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区别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摄像机的使用(4 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摄像机的光圈调整、聚焦调整、白平衡调整以及其它开关的功能和设置 等; 2.实践内容: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实践设备与环境: SONY EX-280 摄像机 三脚架 实验项目(二)画面取景及构图(4 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实践,掌握不同景别画面的拍摄,不同角度画面的拍摄、不同方向画面的拍摄,不同 构图方式画面的拍摄等。 2.实践内容: 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3.实践设备与环境: SONY EX-280 摄像机 三脚架 实验项目(三)固定镜头拍摄 (4 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不同景别、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构图方式的画面在摄像机固定时的拍摄方法。 2.实践内容: 固定镜头的拍摄,练习不同构图方式的固定镜头 3.实践设备与环境: SONY EX-280 摄像机 三脚架 实验项目(四)推、拉镜头拍摄(4 学时) 1.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实践,掌握摄距变化的推镜头的操作,摄距变化的拉镜头的操作;焦距变化的推 镜头的操作,焦距变化的拉镜头的操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