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 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 景的本质原因是( A雾是一种分散系 B.雾是一种气溶胶 C发生丁达尔效应 D.空气中小水滴直径大小为1~100nm 答案D 解析:此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产生此现象的本质原因是胶体粒子直径大小为 1~100nm。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 D.NH4CI不含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答案:A 解析: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因此SO2属于酸性氧化 物,A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2O7是酸性氧化物,B项错 误。NaHSO4等酸式盐也可电离出氢离子,C项错误。NH4CI不含金属阳离子,但 是含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盐,D项错误。 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A.Fe(OH)3胶体有颜色,MgCl2溶液无色 B.MgC2溶液均一、稳定,Fe(OH)3胶体不稳定 C.MgCl2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为1~100nm D.Fε(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MgC2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解析:F(OH)3胶体和MgC2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4.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一黑火药受热爆炸 B.烈火焚烧若等闲一石灰石分解 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燃烧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治炼
第一章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 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 景的本质原因是( )。 A.雾是一种分散系 B.雾是一种气溶胶 C.发生丁达尔效应 D.空气中小水滴直径大小为 1~100 nm 答案:D 解析:此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产生此现象的本质原因是胶体粒子直径大小为 1~100 nm。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 D.NH4Cl 不含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答案:A 解析:SO2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因此 SO2 属于酸性氧化 物,A 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是酸性氧化物,B 项错 误。NaHSO4 等酸式盐也可电离出氢离子,C 项错误。NH4Cl 不含金属阳离子,但 是含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盐,D 项错误。 3.Fe(OH)3 胶体和 MgCl2 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A.Fe(OH)3 胶体有颜色,MgCl2 溶液无色 B.MgCl2 溶液均一、稳定,Fe(OH)3 胶体不稳定 C.MgCl2 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 1 nm,Fe(OH)3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为 1~100 nm D.Fe(OH)3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MgCl2 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解析:Fe(OH)3 胶体和 MgCl2 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4.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 B.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 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燃烧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
答案B 解析:,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木炭,当受热时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KNO3+S+3C△K2S+3C02↑+N2↑,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石灰石分解产生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无元素化合价 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蜡烛的燃烧,是有机 化合物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炉火照 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铁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 合题意。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标准和分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CaO、MgO、 H2、C2、 O2、Fe、 HC1、H2O、H2SO4、 物质 CO2、CuO N2、Cu Cu、Zn HNO3 分类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含氧酸 标准 不属于 该类别 Cuo Cu HCI 的物质 答案:C 解析:氧化物含两种元素,金属氧化物中一种是金属元素,一种是氧元素,非金属氧 化物中一种是非金属元素,一种是氧元素,所以CO、MgO、CuO是金属氧化 物,CO2是非金属氧化物,A项错误。H2、C2、N2是非金属单质,Cu是金属单 质,B项错误。O2是非金属单质,Fe、Cu、Zn属于金属单质,C项正确。酸是指电 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酸是含氧酸,H2SO4、 HNO3为含氧酸,HCI为无氧酸,H2O属于氧化物,D项错误。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NaOH B.CaCO;Ca(OH)2 C.NaNO→NaCl D.FeSO4CuSO4 答案:A 解析:Na2CO3与Ba(OH)h或Ca(OHh等物质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Ca(HCO3)2、Cu2(OHD2CO3都属于碳酸盐 B.HC1、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 答案B
答案:B 解析: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木炭,当受热时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KNO3+S+3C K2S+3CO2↑+N2↑,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A 不符合题意; 石灰石分解产生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无元素化合价 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符合题意;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燃烧,是有机 化合物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C 不符合题意;炉火照 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铁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 合题意。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标准和分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aO、MgO、 CO2 、CuO H2 、Cl2 、 N2 、Cu O2、Fe、 Cu、Zn HCl、H2O、H2SO4、 HNO3 分类 标准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含氧酸 不属于 该类别 的物质 CuO Cu O2 HCl 答案:C 解析:氧化物含两种元素,金属氧化物中一种是金属元素,一种是氧元素,非金属氧 化物中一种是非金属元素,一种是氧元素,所以 CaO、MgO、CuO 是金属氧化 物,CO2 是非金属氧化物,A 项错误。H2、Cl2、N2是非金属单质,Cu 是金属单 质,B 项错误。O2 是非金属单质,Fe、Cu、Zn 属于金属单质,C 项正确。酸是指电 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酸是含氧酸,H2SO4、 HNO3 为含氧酸,HCl 为无氧酸,H2O 属于氧化物,D 项错误。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 NaOH B.CaCO3 Ca(OH)2 C.NaNO3 NaCl D.FeSO4 CuSO4 答案:A 解析:Na2CO3 与 Ba(OH)2或 Ca(OH)2等物质反应可一步生成 NaOH。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 B.HCl、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 Ba(OH)2 一步转化生成 NaOH 答案:B
解析:A项中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 是碳酸的碱式盐,三者都属于碳酸盐:B项中纯碱属于盐类:C项中蓝矾是含结晶 水的化合物,千冰是固态CO2,两者都属于化合物:D项中,Ba(OH)2+Na2CO一 BaCO3J+2NaOH,可一步转化生成NaOH。 8.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 选项 K Y Z 水 单质 纯净物 B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水不是单质,不包含于Y中,A项错误。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 CO,B项错误。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C项正确。化合反应不都 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 还原反应,D项错误。 9.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 是()。 丙 选项甲 z 丙 H2 02 HCI CuO B Mg HCI CuCl NaOH Ca(OH)2 C02 NaOH CuSO4 Na2CO3 BaCl2 HCI Ca(OH)2 答案:C 解析:A项,氧气不与氯化氢反应,不符合图示,A项错误。B项,镁与氢氧化钠不反 应,HCI与氯化铜不反应,不符合图示,B项错误。D项,氯化钡不能与盐酸反应,不 符合图示,D项错误。 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0、C0
解析:A 项中 CaCO3 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 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 是碳酸的碱式盐,三者都属于碳酸盐;B 项中纯碱属于盐类;C 项中蓝矾是含结晶 水的化合物,干冰是固态 CO2,两者都属于化合物;D 项中,Ba(OH)2+Na2CO3 BaCO3↓+2NaOH,可一步转化生成 NaOH。 8.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A 水 单质 纯净物 B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水不是单质,不包含于 Y 中,A 项错误。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 CO,B 项错误。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C 项正确。化合反应不都 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 还原反应,D 项错误。 9.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 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HCl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答案:C 解析:A 项,氧气不与氯化氢反应,不符合图示,A 项错误。B 项,镁与氢氧化钠不反 应,HCl 与氯化铜不反应,不符合图示,B 项错误。D 项,氯化钡不能与盐酸反应,不 符合图示,D 项错误。 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 2-、CO3 2-
B.Na、K+、SO☑、OH CNat、Kt、C、NO3 DK+、Fe3+、MnOa、r 答案:C 解析:溶液呈酸性,C0?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溶液呈酸 性,OH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的四种离子均无颜色 且在酸性溶液中互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项符合题意;Fe3+、Mn0:有颜色,且两 者具有氧化性,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 题意。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2OHCu(OHD2↓:CuCO3+2NaOH一Cu(OH)2l+Na2CO3 B.CO2+2H+-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C.Ca2++CO2-CaCO3:Ca(OH)2+BaCOCaCO3l+Ba(OH)2 D.H++OH-H2O:2KOH+H2SO.K2S04+2H2O 答案BD 解析:CuCO3和BaCO3为难溶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C项 错误。 12.据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Na+CO2 一定条件,C(金刚石+C(石墨+NaCO,(未配平),这种合成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钠做还原剂,二氧化碳做氧化剂 B.每生成1个Na2CO3,共转移4个电子 C.该反应中NaCO3是氧化产物 D.还原性Na>C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原理可知,Na做还原剂,部分CO2做氧化剂,Na2CO3是氧化产物,还 原性Na>C。每生成1个Na2CO3,需要2个Na失电子,共转移2个电子,B项不 正确。 13.下图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图中用I~IV阴影部分表 示反应所属的区域正确的是()
B.Na+、K+、SO4 2-、OHC.Na+、 K+、Cl-、 NO3 - D.K+、Fe3+、MnO4 - 、I - 答案:C 解析:溶液呈酸性,CO3 2-与 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 项不符合题意;溶液呈酸 性,OH-与 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中的四种离子均无颜色, 且在酸性溶液中互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 项符合题意;Fe3+、MnO4 - 有颜色,且两 者具有氧化性,能与 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不符合 题意。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 Cu(OH)2↓:CuCO3+2NaOH Cu(OH)2↓+Na2CO3 B.CO3 2-+2H+ CO2↑+H2O:Na2CO3+2HCl 2NaCl+CO2↑+H2O C.Ca2++CO3 2- CaCO3↓:Ca(OH)2+BaCO3 CaCO3↓+Ba(OH)2 D.H++OH- H2O:2KOH+H2SO4 K2SO4+2H2O 答案:BD 解析:CuCO3 和 BaCO3为难溶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C 项 错误。 12.据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Na+CO2 C(金刚石)+C(石墨)+Na2CO3(未配平),这种合成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钠做还原剂,二氧化碳做氧化剂 B.每生成 1 个 Na2CO3,共转移 4 个电子 C.该反应中 Na2CO3 是氧化产物 D.还原性:Na>C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原理可知,Na 做还原剂,部分 CO2 做氧化剂,Na2CO3是氧化产物,还 原性:Na>C。每生成 1 个 Na2CO3,需要 2 个 Na 失电子,共转移 2 个电子,B 项不 正确。 13.下图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图中用Ⅰ~Ⅳ阴影部分表 示反应所属的区域正确的是( )
氧化还原反应 A.粗硅提纯Si(粗+3HC1300℃ SHCl3+H2所属区域可能是I或Ⅱ 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二Na2O2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Ⅲ C.实验室制取氯气4HC1(浓)+MnO2△MnCb+Cbt+2H20所属的区域可能是Ⅲ D.土法制碱:Na2CO3+Ca(OH上一2NaOH+CaCO所属的区域一定是IV 答案D 解析:A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应该属于,A项错误。B中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不是Ⅲ,应该属于I或Ⅱ,B项错误。C中反应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不可能属于Ⅲ,C项错误。D中反应属于复 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Ⅳ,D项正确。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 化还原反应 C.电解质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 是电解质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A项错误。氧化还 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其宏观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B项正确。溶于 水因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如果溶于水又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导电的 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NH3等,C项错误。只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D项错误。 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0好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 液中一定有Ag 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 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0子
A.粗硅提纯:Si(粗)+3HCl SiHCl3+H2 所属区域可能是Ⅰ或Ⅱ 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 Na2O2 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Ⅲ C.实验室制取氯气: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所属的区域可能是Ⅲ D.土法制碱:Na2CO3+Ca(OH)2 2NaOH+CaCO3↓ 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Ⅳ 答案:D 解析:A 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应该属于Ⅲ,A 项错误。B 中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不是Ⅲ,应该属于Ⅰ或Ⅱ,B 项错误。C 中反应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不可能属于Ⅲ,C 项错误。D 中反应属于复 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Ⅳ,D 项正确。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 化还原反应 C.电解质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 是电解质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A 项错误。氧化还 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其宏观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B 项正确。溶于 水因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如果溶于水又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导电的 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 SO2、NH3 等,C 项错误。只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D 项错误。 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CO3 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 液中一定有 Ag+ 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 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