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1949年美国的 N.J. Woodland申请了环形条码专 利。 1960年提出铁路货车上用的条码识别标记方案。 ·1963年在1963年10月号《控制工程》杂志上发 表了描述各种条码技术的文章。 1967年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超市首先使用条码扫 描器 ·1969年比利时邮政业采用用荧光条码表示信函投 递点的邮政编码。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 1949年 美国的N.J.Woodland申请了环形条码专 利。 • 1960年 提出铁路货车上用的条码识别标记方案。 • 1963年 在1963年10月号《控制工程》杂志上发 表了描述各种条码技术的文章。 • 1967年 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超市首先使用条码扫 描器。 • 1969年 比利时邮政业采用用荧光条码表示信函投 递点的邮政编码
第一节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970年美国成立UCC;美国邮政局采用长 短形条码表示信函的邮政编码。 1971年欧洲的一些图书馆采用 Plessey码。 ·1972年美国提出库德巴码、交叉25码和 UPC码 1974年美国提出39码。 1977年欧洲采用EAN码。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970年 美国成立UCC;美国邮政局采用长 短形条码表示信函的邮政编码。 • 1971年 欧洲的一些图书馆采用Plessey码。 • 1972年 美国提出库德巴码、交叉25码和 UPC码。 • 1974年 美国提出39码。 • 1977年 欧洲采用EAN码
第一节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980年美国军事部门采纳39码作为其物品编码 1981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立;实现自动识别 的条码译码技术;128码被推荐使用。 ·1982年手持式激光条码扫描器实用化;美国军 用标准1189被采纳;93码开始使用。 1983年美国制定了ANS标准MH10.8M,包括 交叉25码、39码和 debar码。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980年 美国军事部门采纳39码作为其物品编码。 • 1981年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立;实现自动识别 的条码译码技术;128码被推荐使用。 • 1982年 手持式激光条码扫描器实用化;美国军 用标准1189被采纳;93码开始使用。 • 1983年 美国制定了ANSI标准MH10.8M,包括 交叉25码、39码和Codebar码
第一节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984年美国制定医疗保健业用的条码标准。 1987年美国的 David allais博士提出49码。 1988年可见激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美国Ted Willians提出适合激光系统识读的16K码。 ·1986年我国邮政确定采用条码信函分捡体制 1988年底我国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19914“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中国加入“国 际物品编码协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984年 美国制定医疗保健业用的条码标准。 • 1987年 美国的David Allairs博士提出49码。 • 1988年 可见激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美国Ted Willians提出适合激光系统识读的16K码。 • 1986年 我国邮政确定采用条码信函分捡体制。 • 1988年底 我国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1991.4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中国加入“国 际物品编码协会
第一节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各国把条码技术的发展重点向着生产 自动化、交通运输现代化、金融贸易国际化、票 证单据数字化、安全防盜防伪保密化等领域推进, 除大力推行商品条码外,重点推广、应用贸易单 元128码、EAN位置码、条码应用标识、二维条 码等 国际上一些走在前面的国家或地区已在商业批发 零售和分配、工业制造、金融服务、政府行政管 理、建筑和房地产、卫生保健、教育和培训、媒 介出版和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和娱乐服务 等推广应用,取得了千分明显的成果 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二、条码技术的发展方向 • 目前,世界各国把条码技术的发展重点向着生产 自动化、交通运输现代化、金融贸易国际化、票 证单据数字化、安全防盗防伪保密化等领域推进, 除大力推行商品条码外,重点推广、应用贸易单 元128码、EAN位置码、条码应用标识、二维条 码等。 • 国际上一些走在前面的国家或地区已在商业批发 零售和分配、工业制造、金融服务、政府行政管 理、建筑和房地产、卫生保健、教育和培训、媒 介出版和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和娱乐服务 等推广应用,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