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类别: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材料化学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根据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 地论述了化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学生传授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废水、废气、废 渣、噪声等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二是使 学生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在以后的化工生 产、管理、设计及研究等工作中能自觉地把化工污染控制及安全生产 放在首位,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 第一章总论 1.认识环境; 2.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掌握化工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 1.理解生态学基本原理: 2.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 1.了解大气与生命的关系: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类别: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材料化学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 学时 一、 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根据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 地论述了化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学生传授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废水、废气、废 渣、噪声等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二是使 学生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在以后的化工生 产、管理、设计及研究等工作中能自觉地把化工污染控制及安全生产 放在首位,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 课程教学要求 第一章 总论 1. 认识环境; 2. 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 掌握化工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 1. 理解生态学基本原理; 2. 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 1. 了解大气与生命的关系;
2.掌握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 3.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治理; 4.了解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 1.掌握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 2.掌握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 3.了解生化处理法: 4.掌握污泥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 1.掌握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 2.了解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 3.掌握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 1.掌握化工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 2.通过化工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1.掌握噪声控制方法; 2.熟悉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1.了解环境保护措施; 2.了解环境质量评价; 3.掌握环境监测方法
2. 掌握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 3. 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治理; 4. 了解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第四章 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 1. 掌握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 2. 掌握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 3. 了解生化处理法; 4. 掌握污泥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 1. 掌握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 2. 了解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 3. 掌握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第六章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 1. 掌握化工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 2. 通过化工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 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1.掌握噪声控制方法; 2.熟悉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1.了解环境保护措施; 2.了解环境质量评价; 3.掌握环境监测方法
三、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总论 1.如何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 1.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2.生态规律在环保中的应用。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 1.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 2.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及优缺点。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 1.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 2.化工废水处理实例。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 1.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 2.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 1.化工清洁生产原理: 2.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三、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四、 课程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 总论 1. 如何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 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 1.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2. 生态规律在环保中的应用。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 1. 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 2.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及优缺点。 第四章 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 1. 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 2. 化工废水处理实例。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 1. 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 2. 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 第六章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 1. 化工清洁生产原理; 2.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 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1.噪声控制; 2.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措施; 2.化工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论述了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及环境质量评价,注 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工程理论思维方法的建立和培养,为使理论授 课内容更生动活泼、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加大信息量,采用板书和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合理运用问题教学和项目教学的教学 方法,课堂上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并且课堂 上学习的表现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学形式采用课堂教学、生产实 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环境的概念: (2)环境问题: (3)环境科学: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⑤)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6)化工与环境污染及分类: (⑦)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2.重、难点提示 (1)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 噪声控制; 2. 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保护措施; 2. 化工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论述了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及环境质量评价,注 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工程理论思维方法的建立和培养,为使理论授 课内容更生动活泼、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加大信息量,采用板书和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合理运用问题教学和项目教学的教学 方法,课堂上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并且课堂 上学习的表现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学形式采用课堂教学、生产实 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六、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环境的概念; (2) 环境问题; (3) 环境科学; (4)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5)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6) 化工与环境污染及分类; (7) 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2.重、难点提示 (1) 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4学时) 1.教学内容 ()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2)生态学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基本功能: (3)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定义、特点以及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4)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⑤)生态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生态平衡与五大环境问题的关。 2.重、难点提示 (1)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2)生态规律在环保中的应用。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6学时) 1.教学内容 (1)大气与生命的关系: (2)大气污染的定义废气污染物的来源: (3)大气污染物分类: (4)主要废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5)化工废气的特点: (6)常用的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和冷凝法: (⑦)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粉尘的控制与防治和防尘装置。 2.重、难点提示 (1)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 (2)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及优缺点。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6学时) 1.教学内容 (1)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 (2)物理处理法: (3)化学处理法:
(2) 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4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2) 生态学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基本功能; (3) 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定义、特点以及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4) 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5) 生态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 生态平衡与五大环境问题的关。 2.重、难点提示 (1)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2) 生态规律在环保中的应用。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6 学时) 1.教学内容 (1) 大气与生命的关系; (2) 大气污染的定义废气污染物的来源; (3) 大气污染物分类; (4) 主要废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5) 化工废气的特点; (6) 常用的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和冷凝法; (7) 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粉尘的控制与防治和防尘装置。 2.重、难点提示 (1) 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 (2)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及优缺点。 第四章 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6 学时) 1.教学内容 (1) 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 (2) 物理处理法; (3) 化学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