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定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因素 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通常采用坐姿、立姿、坐立交替相 结合姿势,也有一些作业采用跪姿和卧姿。在作业中使用 良好的作业姿势可使作业者时刻处于轻松的状态。在确定 作业姿势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作业空间的大小和照明条件; 2.作业负荷的大小和用力方向; 3.作业场所各种仪器、机具和加工件的摆放位置; 4.作业台高度及有没有容膝空间; 5.操作时的起坐频率等因素。 17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7 (一)决定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因素 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通常采用坐姿、立姿、坐立交替相 结合姿势,也有一些作业采用跪姿和卧姿。在作业中使用 良好的作业姿势可使作业者时刻处于轻松的状态。在确定 作业姿势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作业空间的大小和照明条件; 2.作业负荷的大小和用力方向; 3.作业场所各种仪器、机具和加工件的摆放位置; 4.作业台高度及有没有容膝空间; 5.操作时的起坐频率等因素
(二)工作体位 1坐姿作业 坐姿是指身躯伸直或稍向前倾角为1015°,上腿平放,下 腿一般垂直地面或稍向前倾斜着地,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体 位。 坐姿作业具有以下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体 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 能正确操作。 人体最合理的作业姿势就是坐姿作业。对于以下作业应采用 坐姿作业:精细而准确的作业;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施力 较小的作业;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 18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8 1.坐姿作业 坐姿是指身躯伸直或稍向前倾角为100~150 ,上腿平放,下 腿一般垂直地面或稍向前倾斜着地,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体 位。 坐姿作业具有以下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体 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 能正确操作。 人体最合理的作业姿势就是坐姿作业。对于以下作业应采用 坐姿作业:精细而准确的作业;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施力 较小的作业;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 (二)工作体位
(二)工作体位 2.立姿作业 立姿通常是指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30时所保 持的姿势。立姿作业的优点及缺点如下: (1)立姿作业的优点 可活动的空间增大;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立 位比频繁起坐消耗能量少;手的力量增大,即人 体能输出较大的操作力;减少作业空间,在没有 坐位余地的场所,以及显示器、控制器配置在墙 壁上的情况,立姿更好。 19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9 2.立姿作业 立姿通常是指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300时所保 持的姿势。立姿作业的优点及缺点如下: (1)立姿作业的优点 可活动的空间增大;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立 位比频繁起坐消耗能量少;手的力量增大,即人 体能输出较大的操作力;减少作业空间,在没有 坐位余地的场所,以及显示器、控制器配置在墙 壁上的情况,立姿更好。 (二)工作体位
(二)工作体位 (2)立姿作业的缺点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不易转换操作;立姿 时肌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 长期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对于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工作地的控制装置布 置分散,需要手、足活动幅度较大的作业;在没有 容膝空间的机台旁作业;用力较大的作业;单调的 作业,应采用立姿操作。 20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2)立姿作业的缺点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不易转换操作;立姿 时肌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 长期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对于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工作地的控制装置布 置分散,需要手、足活动幅度较大的作业;在没有 容膝空间的机台旁作业;用力较大的作业;单调的 作业,应采用立姿操作。 (二)工作体位
(二)工作体位 3.坐、立交替的作业 某些作业并不要求作业者始终保持立姿或坐姿,在作业 的一定阶段,需交换姿势完成操作。这种作业姿势称为坐、 立交替的作业姿势。 采用这种作业姿势既可以避免由于长期立姿操作而引起的 疲劳,又可以在较大的区域内活动以完成作业,同时稳定 的坐姿可以帮助作业者完成一些较精细的作业。 坐、立交替作业的作业面按立姿作业设计,座椅面高度应 与作业面高度相匹配,因此应提高座椅高度。一般使人坐 在椅面上双脚刚好着地。该类座椅一般设计成可调的。 21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3.坐、立交替的作业 某些作业并不要求作业者始终保持立姿或坐姿,在作业 的一定阶段,需交换姿势完成操作。这种作业姿势称为坐、 立交替的作业姿势。 采用这种作业姿势既可以避免由于长期立姿操作而引起的 疲劳,又可以在较大的区域内活动以完成作业,同时稳定 的坐姿可以帮助作业者完成一些较精细的作业。 坐、立交替作业的作业面按立姿作业设计,座椅面高度应 与作业面高度相匹配,因此应提高座椅高度。一般使人坐 在椅面上双脚刚好着地。该类座椅一般设计成可调的。 (二)工作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