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348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力学试题 2012年7月 题 号 三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10×3=30分) 1.平面汇交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1 B.2 C.3 D.4 2。作刚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A.下边一侧 B.左边一侧 C.受拉一侧 D.受压一侧 3.图所示杆件的矩形截面,其抗弯截面模量W2为()。 A答 不 B.站2 12 C. h 6 Y n等 4.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 A.竖向单位力 B.水平向单位力 C.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 D.单位力偶 1638
试卷i{;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2 学年度第 放专 建筑力学试题 2012 年7 题号 --.. a ‘ ..... -‘J‘.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单项选择题 X 3 30 1. 面汇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 1 Bo 2 C.3 D.4 20 规定 )。 A. 左边 Co 拉 一侧Do 3. 形 截 )。 bh3 • 412 ' h • F . ..... iJh2 • IZ B. ~i2 ' bh3 C'6A tv b bh2 D. 6 4~ 应 在 )口 A. 单位力B. 单位 1638
5.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 )为零。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矢 D.主矢和主矩 6.图示单跨梁AB的转动刚度SAB是( ).=) B A EI 1/2 A.3i B.6i C.4i D.-i 7.力法方程中,主系数6:是由( )图乘得出的。 A.M1图和M图 B.M图和M1图 C.Mp图和Mp图 D.都不是 8.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 )有关。 A.内力 B.内力、截面 C.内力、截面、杆长 D.内力、截面、材料、杆长 9.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A.杆件的变形 B.多余约束力 C.结点位移 D.支座位移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AB是()。 B A A.0 B.-1 C.0.5 D.2 1639
5~ 面 一 )为零口 Ao c. 主矢 6~ AB B. D. A E1 1/2 B A,. 3i B. 6i Co 4i D. i 7. 方程 )图乘得出的。 A. 和M 和M C.M 和M 8. 力 与 )有关 A. 9. 移 法 )。 A. 杆件 c. 10. )。 k A.O c. 0.5 A B. 1 D.2 B 1639
得 分 评卷人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5 ×2=30分) 11.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12.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13.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14.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15.平面内两个刚片用三根链杆组成几何不变体系,这三根链杆必交于一点。() 16.梁和刚架的主要内力是轴力。() 17.结构的刚结点数就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8。力矩分配法是建立在位移法基础之上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19。平面弯曲时,杆件轴线一定在荷载作用平面内弯成曲线。() 20。简支梁在跨中受集中力F作用时,跨中弯矩一定最大。() 21.从提高梁弯曲刚度的角度出发,较为合理的梁横截面应该是:以较小的横截面面积获 得较大的愤性矩。() 22.在力法方程中,主系数6:恒大于零。() 2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和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24,力矩分配法只适用于多跨连续梁。() 25.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1640
得分|评卷人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J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X2=30 1 1. 一种装置 ) 12. 用线通过矩 ) 13. 偶对 偶矩度 矩心 置有 ) 14. 统是 通过 束按 定方式 ) 15. 用三根链 组成几 三根 一点 ) 16. 和 刚 ) 17. 数就 ) 18 建立在 移法基 方法 ) 19 杆件轴线 在荷载 ) 20. 梁在 力F 用 时 定最大 ) 1. 从提 合理 应该是 得较大的惯性矩。( ) 22. ) 23. 量数 结构 超静 次数 ) 24. 配法 适用 于多 连续 ) 25. 配法 ) 1640
得 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40分) 26.计算图1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10kN 10kN 3m B 4m 4m 图1 27.画出图2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10分)。 4kN/m B 4m 2m 2m 图2 1641
得分!评卷人 三、计算题 4 0 26. 图1 、2 ( 1 10 '-1 I 10kN 3m B , A 4m I 4m 27. 图2 外伸 图(10 ' A C B D 4m 、气 1641 Y II
2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3(a)所示连续梁,并画M图。固端弯矩表见图3(b)和图3(c) 所示。(20分) 10kN 2KN/m CD 2E1 3EI 8 2EI 8m 人4m 十4m6m4 图3(a) AITT四 n◆n M8=-M点=-gPI 图3(b) 图3(c) 1642
28. 画M 表见 图3 (c) 所示。 A lOkN 2KN/ B C 2EI 3EI 1 2EI D + 8m m→一」巳→ 6m + P (a) A i q B 1 /12 . /12 1 r T T l P 1-s -- M M;B=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