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渊源及发展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芝加哥学派 四、可竞争市场理论 五、新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渊源及发展 ◼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 三、芝加哥学派 ◼ 四、可竞争市场理论 ◼ 五、新产业组织理论
、渊源及发展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 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 的市场行为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将组织作为 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马歇尔冲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伯伦、罗宾逊分别《垄断竞争力 论》、《不完全竞争理论》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 20世纪40至60年代,哈佛学派形成,梅森、贝恩、谢勒 等。SCP范式,二段一三段 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学派、可竞争性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泰勒尔、科瑞普斯为代表将博弈论引进 了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
一、渊源及发展 ◼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 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 的市场行为。 ◼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将组织作为 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马歇尔冲突”。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伯伦、罗宾逊分别《垄断竞争力 论》、《不完全竞争理论》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 ◼ 20世纪40至60年代,哈佛学派形成,梅森、贝恩、谢勒 等。SCP范式,二段—三段 ◼ 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学派、可竞争性理论 ◼ 20世纪80年代后:泰勒尔、科瑞普斯为代表将博弈论引进 了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结构主义者) ■产业组织理论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 效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其基本的分析程序按结构-行为-绩效-产业组织 政策展开的。结构、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 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因此,为获得 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 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结构主义者) ◼ 产业组织理论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 效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其基本的分析程序按结构-行为-绩效-产业组织 政策展开的。结构、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 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因此,为获得 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 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基本条件 消费者需求生产 需求弹性 替代品 原材 季节性 产品耐用期 曾长率 地点 地点 规梴经济 购买方法 范團经济 结构 买方和卖方的数量 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产品差异化 纵向一体化 多样体 政府政策 管制 反托拉斯 进入壁垒 行为 税收和补贴 广告 投资鼓励 研发 就业鼓励 定价行为 宏观经济政策 工厂投资 法律策略 产品选择 合谋 合井与转包 绩效 价格 生产效率 分配效率 公平性 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 图1.4枘、行为与效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 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 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 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 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釆取规制政策。哈佛 学派的这种政策主张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和强化都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占主流地位的1970年前后,一批大型反托 拉斯案件相继在美国被提出诉讼,其中包括1969年由美国 司法部提出诉讼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BM)案、1972年的 施乐复印机公司案、1972年凯洛特公司等四家早餐谷物公 司案、1973年的埃克森公司等8家石油精炼公司案等等
◼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 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 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 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 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哈佛 学派的这种政策主张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和强化都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在结构主义占主流地位的1970年前后,一批大型反托 拉斯案件相继在美国被提出诉讼,其中包括1969年由美国 司法部提出诉讼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BM)案、1972年的 施乐复印机公司案、1972年凯洛特公司等四家早餐谷物公 司案、1973年的埃克森公司等8家石油精炼公司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