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产业经济学( ndustrial economics)与产 业组织。 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概念指的是相同的学术 领域。产业组织这一术语可能在美国更为流行, 而在欧洲,更常见的则是产业经济学
◼ (3)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与产 业组织。 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概念指的是相同的学术 领域。产业组织这一术语可能在美国更为流行, 而在欧洲,更常见的则是产业经济学
(4)产业经济学与部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所指的 业”不仅仅单指“工业”或“商业”或其他某个行业,而是 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经济学中的 “产业”与“市场”是同意语。在国际公认的经济学学科分类中, 不存在我国过去的“工业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的对应学科 农业经济学是存在的,这提醒我们,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制 造业和与制造业相关的零售业,尤其是金融业曾经被认为由于其 特殊性而适合单独的学科考察[1 [1在《产业组织》中,贝恩明确指出产业组织学所研究的产业指 的是生产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同时,产业组织学的 研究范围不包括金融企业,也不涉及非金融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市 场上的买者的问题,其理由是“金融企业有着许多与非金融企业 不同的特点和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贝恩之后,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虽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但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上却一直禀承了贝恩所开创的这一传统
(4)产业经济学与部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所指的 “产业”不仅仅单指“工业”或“商业”或其他某个行业,而是 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经济学中的 “产业”与“市场”是同意语。在国际公认的经济学学科分类中, 不存在我国过去的“工业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的对应学科。 农业经济学是存在的,这提醒我们,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制 造业和与制造业相关的零售业,尤其是金融业曾经被认为由于其 特殊性而适合单独的学科考察[1]。 ◼ [1]在《产业组织》中,贝恩明确指出产业组织学所研究的产业指 的是生产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同时,产业组织学的 研究范围不包括金融企业,也不涉及非金融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市 场上的买者的问题,其理由是“金融企业有着许多与非金融企业 不同的特点和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贝恩之后,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虽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但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上却一直禀承了贝恩所开创的这一传统
(5)产业组织与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关系 产业组织学等同于应用价格理论( applied price theory),这是 Phlips提出的观点; Williamson则认为产业经济学等同于应用微观 经济学( applied microeconomics); 斯蒂格勒就认为产业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 个子学科,而是与传统的价格理论相互融合的 但是即便如此,经济学家还是接受了亚当斯密 的教导,分工出效率,产业组织学现在已经成 为与价格理论分属不同的经济学科的学科
(5)产业组织与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关系 ◼ 产业组织学等同于应用价格理论(applied price theory),这是Phlips提出的观点; ◼ Williamson则认为产业经济学等同于应用微观 经济学(applied microeconomics); ◼ 斯蒂格勒就认为产业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一 个子学科,而是与传统的价格理论相互融合的。 但是即便如此,经济学家还是接受了亚当斯密 的教导,分工出效率,产业组织学现在已经成 为与价格理论分属不同的经济学科的学科
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在很多研究内容上是相同的。但也应该注意 到两个明显的区别 第一,谢勒(1971)指出,纯粹的微观经济理论家主要追求的是理论的 简洁,他们致力于将模型建立在尽可能少的基本假设和变量之上。但 是,产亚组织理论家则倾向于用比较多的独立变量对现实界作出更 加详细的解释。毫无疑问,如果只用少数变量和假设就能合理解释问 题,他们都会选择简单模型。但是,当模型的简洁和比较合理的解释 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微观经济学家更偏好于模型本身的简洁和优 美牲一定的解释力;复是,产业组织理论家则希望用更多的变量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组织分析的基础,但绝不是惟一的基础。熊彼 特(1954)曾说 科学即是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它已经发展出发 现事实、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的专门技巧。”在熊彼特看来,要进 行科学的经济分析,必须掌握三个主要的技术:历史、统计和理论。 产业组织学亦不例外。产业组织学者必须熟知纯粹的微观经济理论, 以取得从基本假设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必须运用现代统计方法, 以便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获得产业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合理关系,避免 掉入各种憝量坌析的陷阱:须从历史中没取营养,以便能够用要 加宽厂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到诸如法律、政治等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影 响,避免自己的分析太过狭窄。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只是推动产业 组织理论向前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或者可以说,徼观经济学主要是 理论实证分析,而产业组织学则具有更强的经验研究的色彩
◼ 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在很多研究内容上是相同的。但也应该注意 到两个明显的区别。 第一,谢勒(1971)指出,纯粹的微观经济理论家主要追求的是理论的 简洁,他们致力于将模型建立在尽可能少的基本假设和变量之上。但 是,产业组织理论家则倾向于用比较多的独立变量对现实世界作出更 加详细的解释。毫无疑问,如果只用少数变量和假设就能合理解释问 题,他们都会选择简单模型。但是,当模型的简洁和比较合理的解释 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微观经济学家更偏好于模型本身的简洁和优 美而牺牲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产业组织理论家则希望用更多的变量 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解释力。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组织分析的基础,但绝不是惟一的基础。熊彼 特(1954)曾说:“一门科学即是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它已经发展出发 现事实、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的专门技巧。”在熊彼特看来,要进 行科学的经济分析,必须掌握三个主要的技术:历史、统计和理论。 产业组织学亦不例外。产业组织学者必须熟知纯粹的微观经济理论, 以取得从基本假设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必须运用现代统计方法, 以便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获得产业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合理关系,避免 掉入各种数量分析的陷阱;他必须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便能够用更 加宽广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到诸如法律、政治等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影 响,避免自己的分析太过狭窄。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只是推动产业 组织理论向前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或者可以说,微观经济学主要是 理论实证分析,而产业组织学则具有更强的经验研究的色彩
、我国的产业经济学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按工业、农业、商业 等产业(或行业)分门别类设立学科的做法,无论是在学 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被充分证明是极不科学的。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 目录,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与过去相比的确有了很 大进步。产业经济学成了“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 业经济学除包括亚全业间类系东找包括 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产业 技术进步理论等内容,但后面的这些内容更适合放入发 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内容当中 这样的学才术里的结果是出接受工现代产出经济 明,以免被误解。这使得我们更愿意使用产业组织学的 概
三、我国的产业经济学 ◼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按工业、农业、商业 等产业(或行业)分门别类设立学科的做法,无论是在学 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被充分证明是极不科学的。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 目录,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与过去相比的确有了很 大进步。产业经济学成了“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 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但是,在我们国家, 产业经济学[1]除了包括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外,还包括 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产业 技术进步理论等内容,但后面的这些内容更适合放入发 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内容当中。 ◼ [1] 这样的学术氛围的结果是一些接受了现代产业经济 学训练的学者在著书或写论文当中还需要详细地加以说 明,以免被误解。这使得我们更愿意使用产业组织学的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