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中学八年级(上)语文2013第二学月月考试题(B卷满分 12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2分) A、浣妆(huan)悲天悯人(min)噙(qn)住泪水 B、籼米(xian)砭骨(bian)举世瞩(zhu目 C、安谧(m) 淘汰(tai潇洒( XIao sa) D、拈轻怕重(nian)擎天(qing)热忱(che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喧嚣弄巧成绌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危言耸听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按步就班 聒 风度翩翩 D、险峻拙拙逼人 殉职 劫后余身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B、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点)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C、伟岸(雄伟、高大) 不言而喻(说也说不完) D、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首当其冲(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客观地 看待自己 B、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 观点大相径庭。 C、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D、每次大扫除时,他总是拈轻怕重,对集体的荣誉漠不关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曹雪芹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繁华路段,站满了数万名抗议美军占领的人群。 C、我断定他这次期末考试大概会取得较好成绩 D、广东省的从化温泉位于流溪河谷地带周围群山环抱平均海拔高度100 至300米
枫香中学八年级(上)语文 2013 第二学月月考试题(B 卷 满分 120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2 分) A、浣.妆(huàn) 悲天悯.人(mǐn ) 噙.(qín)住泪水 B、籼.米(xiān ) 砭.骨(biǎn) 举世瞩.(zhǔ)目 C、安谧.(mì) 淘汰.(tài) 潇洒..(xiāo sǎ) D、拈.轻怕重(niān ) 擎. 天(qíng) 热忱.(chén )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喧嚣 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 危言耸听 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 按步就班 聒燥 风度翩翩 D、险峻 拙拙逼人 殉职 劫后余身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B、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 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C、伟岸(雄伟、高大) 不言而喻(说也说不完) D、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首当其冲(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客观地 看待自己。 B、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 观点大相径庭。 C、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D、 每次大扫除时,他总是拈轻怕重,对集体的荣誉漠不关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繁华路段,站满了数万名抗议美军占领的人群。 C、我断定他这次期末考试大概会取得较好成绩。 D、 广东省的从化温泉位于流溪河谷地带,周围群山环抱,平均海拔高度 100 至 300 米
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 有雪,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 仿佛在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 便想,东坡自是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干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二、积累与运用(6分) 7、按要求默写名句。(每小题1分共6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的名句是 (2)《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现诗人喜悦之 情而又蕴涵哲理的句子 (3λ白居易《醉歌》中有“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句,苏 轼在其词作《浣溪沙》中反其意而用之 (4)假如你的朋友遇到了挫折,请你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名句“ 来慰勉他。 (5)孟浩然在《过故人庄》表达了对农村田园生活向往的诗句是 (6)《渔家傲》中抒发边关将土建功之忐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11分)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 ①据新华社电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 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 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 有雪,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 仿佛在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 “ , 。” 便想,东坡自是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A、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二、积累与运用(6 分) 7、按要求默写名句。(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的名句是: , , 。 (2)《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现诗人喜悦之 情而又蕴涵哲理的句子: 。 (3)、白居易《醉歌》中有“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句,苏 轼在其词作《浣溪沙》中反其意而用之: ? , 。 (4)、假如你的朋友遇到了挫折,请你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名句“ , ”来慰勉他。 (5)、孟浩然在《过故人庄》表达了对农村田园生活向往的诗句是: , 。 (6)、《渔家傲》中抒发边关将士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伦敦夺得 2012 年奥运会举办权 (11 分)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 ①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 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 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 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 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 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 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场非常残酷的比赛, 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 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 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 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 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8、选文标题分为两部分:“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 是题,“得票数微高于巴黎”是题。(2分) 9、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3分) 10、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4分) (1)时间 (2)人物 (3)事件 (4)结果 11、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齐刷刷的目光(18分) ①岁月如歌,心灵的历程如一叶孤舟,停泊过温柔恬静的港湾,也经历 许多惊涛骇浪。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 ②四年前,我无缘参加高考,因为我预考的分数离分数线都还差二百多 分。我并没有痛不欲生,在那个偏僻的山沟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大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 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 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 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 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 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 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 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 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 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8、选文标题分为两部分:“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 是 题,“得票数微高于巴黎”是 题。(2 分) 9、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3 分) ① ② ③ ④ ⑤ 10、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4 分) (1)时间: (2)人物: (3)事件: (4)结果: 11、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齐刷刷的目光 (18 分) ①岁月如歌,心灵的历程如一叶孤舟,停泊过温柔恬静的港湾,也经历 许多惊涛骇浪。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 ②四年前,我无缘参加高考,因为我预考的分数离分数线都还差二百多 分。我并没有痛不欲生,在那个偏僻的山沟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大
学,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上大学 ③接下来,像其他学生一样,父母要我去复读。我呢,要我去我就去 反正再考不上父母就死了心。母校肯定是不要我的,因为老师知道我是连预 考都没通过的差生,后来,父母托亲戚帮我联系另一中学,称我高考只差几 分。于是我便来到了那个中学读补习班,稀里糊涂读了几天,和以前读书没 什么区别。这一天上午,补习班的彭老师,一个胖胖的却很认真的老师,在 讲台上大声宣布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勒令我立刻滚蛋,因为他在县教委 查过我的分数,发现我连预考都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全 班同学齐刷刷地都回过头来看着我这个混进高考队伍的倒霉蛋。 ④那一刻,教室里静得可怕,空气都凝固了,我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 都像利剑一样,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赖着不走了,在极度的羞愧中我不知道我 是怎样离开教室的。回家的路上,阳光暴晒,分外刺眼,我的眼泪在无声地 流个不停,我感到心也在一滴滴流血。我发誓,如果不考上大学,誓不为人。 ⑤想读书了,却没有学校接受我,我惶惶不可终日。忽然有一天,一个 同学来邀我去湘乡读补习班,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湘乡 ⑥在—个四面漏风破庙似的教室里,我开始疯狂地读书。我知道,我面 临的比赛,别人都快接近终点了,而我此时还刚开始跑,我只有拼命地跑、 不停地跑,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强烈的信念使我不知疲惫不分昼夜地读书, 早上我是第—个来到教室,晚上我个人还在点着蜡烛看书。头发长及披肩 也浑然不觉,因为,我就压根儿没照过镜子. ⑦第二年,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小有成绩沾沾自喜时,一想起当年老师和同学们那齐刷 刷的利剑穿心般的目光,我便不再得意,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1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记叙的顺序是 (4分) 13、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 答 14、文中的“我”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这伤痕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15、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6、第④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学,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上大学。 ③接下来,像其他学生一样,父母要我去复读。我呢,要我去我就去, 反正再考不上父母就死了心。母校肯定是不要我的,因为老师知道我是连预 考都没通过的差生,后来,父母托亲戚帮我联系另一中学,称我高考只差几 分。于是我便来到了那个中学读补习班,稀里糊涂读了几天,和以前读书没 什么区别。这一天上午,补习班的彭老师,一个胖胖的却很认真的老师,在 讲台上大声宣布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勒令我立刻滚蛋,因为他在县教委 查过我的分数,发现我连预考都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全 班同学齐刷刷地都回过头来看着我这个混进高考队伍的倒霉蛋。 ④那一刻,教室里静得可怕,空气都凝固了,我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 都像利剑一样,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赖着不走了,在极度的羞愧中我不知道我 是怎样离开教室的。回家的路上,阳光暴晒,分外刺眼,我的眼泪在无声地 流个不停,我感到心也在一滴滴流血。我发誓,如果不考上大学,誓不为人。 ⑤想读书了,却没有学校接受我,我惶惶不可终日。忽然有一天,一个 同学来邀我去湘乡读补习班,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湘乡。 ⑥在一个四面漏风破庙似的教室里,我开始疯狂地读书。我知道,我面 临的比赛,别人都快接近终点了,而我此时还刚开始跑,我只有拼命地跑、 不停地跑,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强烈的信念使我不知疲惫不分昼夜地读书, 早上我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我一个人还在点着蜡烛看书。头发长及披肩 也浑然不觉,因为,我就压根儿没照过镜子…… ⑦第二年,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小有成绩沾沾自喜时,一想起当年老师和同学们那齐刷 刷的利剑穿心般的目光,我便不再得意,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1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记叙的顺序是 。 (4 分) 13、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 分) 答: 14、文中的“我”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这伤痕指的是什么? (3 分) 答: 15、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16、第④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
17、最后一段中画线的语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完成下列各题。(11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悄怆幽邃( (3)不可久居( (4)隶而从者( 19.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0、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忧”似难相容, 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3分) 四、综合性学习(6分) 21.语文课外小组迸行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活动。(6分) (1)请你简要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3分)不少于30字)
17、最后一段中画线的语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 分) 答: (三)、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完成下列各题。(11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 (3)不可久居( ) (4)隶而从者( ) 19.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0、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 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3 分) 。 四、综合性学习(6 分) 21.语文课外小组进行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活动。(6 分) (1)请你简要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3 分)(不少于 3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