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3、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本章的重点是染色质、染色体、直感现象、无融合生殖等概念;染色体的 形态特征;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本章的难点是遗传学的减数分裂的过程。 重点、 难点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上课复习通过串讲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串讲复习; 抽查上课人数; 2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 3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4布置作业 课后补遗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3、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重点、 难点 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染色质、染色体、直感现象、无融合生殖等概念;染色体的 形态特征;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本章的难点是遗传学的减数分裂的过程。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 上课复习通过串讲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串讲复习; 2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 3 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4 布置作业 抽查上课人数; 课后补遗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三章第1-4节(6学时)》 本章主要讲述孟德尔遗传的规律,要求学生掌握表现型、基因型、复等位 教学 基因等基本概念,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及其应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 目的 用。 与要 求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6学时) 第一节分离规律 (2学时)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分离现象的解释; 3、表现型和基因型; 4、分离规律的验证; 5、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6、分离规律的应用。 第二节独立分配规律(2学时)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教学 2、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内容 3、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4、多对基因的遗传; 5、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第三节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0.5学时) 1、概率原理; 2、二项式展开; 3、X测验。 第四节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补充和发展(1.5学时) 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2、复等位基因; 3、致死基因;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章 节 第三章第 1-4 节(6 学时) 教学 目的 与要 求 本章主要讲述孟德尔遗传的规律,要求学生掌握表现型、基因型、复等位 基因等基本概念,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及其应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 用。 教学 内容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6 学时) 第一节 分离规律 (2 学时)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分离现象的解释; 3、表现型和基因型; 4、分离规律的验证; 5、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6、分离规律的应用。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2 学时)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3、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4、多对基因的遗传; 5、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第三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0.5 学时) 1、概率原理; 2、二项式展开; 3、X 2测验。 第四节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1.5 学时) 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2、复等位基因; 3、致死基因;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4、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5、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本章的重点是表现型、基因型、复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分离规律;独立 分配规律。 重点、 本章的难点是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上课复习通过提问和串讲相结合的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 (1)抽查上课 复习; 人数;(2)提问 2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分离规律和一对性状的遗传分析的理解; 式 3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4布置思考题 课后补遗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4、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5、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重点、 难点 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表现型、基因型、复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分离规律;独立 分配规律。 本章的难点是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 上课复习通过提问和串讲相结合的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 复习; 2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分离规律和一对性状的遗传分析的理解; 3 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4 布置思考题 (1)抽查上课 人数;(2)提问 式 课后补遗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四章第1-6节(6学时) 第四章主要讲述连锁遗传规律和性连锁,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完全连锁、不 完全连锁、交换值、基因定位、性染色体、性连锁等基本概念,交换值的测定, 教学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性别决定的方式,性连锁,基因定位。 目的 与要 求 第四章 连锁遗传规律和性连锁(6学时)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1学时) 1、连锁; 2、交换。 第二节交换值及其测定 (0.5学时) 1、交换值; 2、交换值的测定。 第三节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2学时) 1、基因定位; 2、连锁遗传图。 教学 第四节真菌类的连锁和交换 (0.5学时) 内容 第五节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0.5学时) 1、基因连锁图是育种的基本遗传资料; 2、根据连锁强度考虑育种群体大小; 3、利用连锁规律提高选择的效果。 第六节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1.5学时)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2、性连锁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章 节 第四章第 1-6 节(6 学时) 教学 目的 与要 求 第四章主要讲述连锁遗传规律和性连锁,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完全连锁、不 完全连锁、交换值、基因定位、性染色体、性连锁等基本概念,交换值的测定,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性别决定的方式,性连锁,基因定位。 教学 内容 第四章 连锁遗传规律和性连锁 (6 学时)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1 学时) 1、连锁; 2、交换。 第二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0.5 学时) 1、交换值; 2、交换值的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2 学时) 1、基因定位; 2、连锁遗传图。 第四节 真菌类的连锁和交换 (0.5 学时) 第五节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0.5 学时) 1、基因连锁图是育种的基本遗传资料; 2、根据连锁强度考虑育种群体大小; 3、利用连锁规律提高选择的效果。 第六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1.5 学时)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2、性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