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 飞出地球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要克服地球引力的東缚去太空旅行 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有能力离开所居住的 星球去探索太空。自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功发射以来,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 探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图73-9人类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首次登上月球 1969年⑦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奧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l号飞船登陆 月球(图7.3-9) 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 空间站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杨利 伟成为我国送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我国迈出了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图73-10),开始了我国建立空间站的探索之路 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 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现在,科学家已经 把目光投向了太空中的多个星球。 图73-10天宫一号 展望未来,你对探索星空有哪些设想? 第七章力13
第七章 力 13 科 学 世 界 飞出地球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要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去太空旅行 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有能力离开所居住的 星球去探索太空。自 1957 年 10 月 4 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功发射以来,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 探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 月球(图7.3-9); 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 空间站; ……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杨利 伟成为我国送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我国迈出了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图7.3-10),开始了我国建立空间站的探索之路; …… 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 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现在,科学家已经 把目光投向了太空中的多个星球。 展望未来,你对探索星空有哪些设想? 图7.3-9 人类 首次登上月球 图7.3-10 天宫一号
动脑学物理 1.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N,它的质量是多少 千克? 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 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6。若一个连同随身 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时,月球对他的引力 15t 大约是多少牛? 3.一个桥头立着如图73-11所示的限重标志牌。汽 图73-11 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牛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4.若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 些物品?怎样操作?请作图说明 5.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 动。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 图73-12 图(图73-12) 6学到了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 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力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2.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 生的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 3.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 作用。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重力的 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 14物理八年级下册
14 物理 八年级下册 1. 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 N,它的质量是多少 千克? 2.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 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1 6 。若一个连同随身 装备共90 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时,月球对他的引力 大约是多少牛? 3. 一个桥头立着如图7.3-11所示的限重标志牌。汽 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牛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4. 若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 些物品?怎样操作?请作图说明。 5. 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 动。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 图(图7.3-12)。 图7.3-11 15 t 学到了什么 图7.3-12 1. 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 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力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 生的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 3.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 作用。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 = m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kg。重力的 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 ҮҮᑧߥူྫྷ
第八章运动和力 跳台滑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 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 他的速度已达到100km/h。这时 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 跃向空中。然后,为了减小空 气阻力的影响,他上身前倾, 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飞机 样,向前滑翔。最终,滑雪 板稳稳地落在地面上, 滑雪运动包含很多科学知 识。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 仅能够使你深入认识体育运动 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5 跳台滑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 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 他的速度已达到100 km/h。这时, 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 跃向空中。然后,为了减小空 气阻力的影响,他上身前倾, 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飞机 一样,向前滑翔。最终,滑雪 板稳稳地落在地面上。 滑雪运动包含很多科学知 识。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 仅能够使你深入认识体育运动, 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如果我们站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上不再蹬地,而是让车滑行,滑板 车最终会停下来。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类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如 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 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然而,伽利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 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 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下面我们 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图8.1-1哪个说法正确? 16物理八年级下册
16 物理 八年级下册 如果我们站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上不再蹬地,而是让车滑行,滑板 车最终会停下来。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类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如 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 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 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然而,伽利 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 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 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下面我们 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图8.1-1 哪个说法正确?
演示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图8.1-2,将棉 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 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 上滑行的距离;去掉木 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 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 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 滑行的距离 图8.1-2小车从高处滑下 由实验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 滑行的距离变大。设想一下,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是不是就不会停 下了? 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 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⑧牛顿第一定律虽 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 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出的,但其中符合逻 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辑的科学推理是非常 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重要的。 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Newton first law)。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 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这一定律。但是,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 第八章运动和力17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7 由实验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 滑行的距离变大。设想一下,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是不是就不会停 下了? 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 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 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 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 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 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 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这一定律。但是,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演 示 如 图 8.1-2, 将 棉 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 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 上滑行的距离;去掉木 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 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 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 滑行的距离。 图8.1-2 小车从高处滑下 牛顿第一定律虽 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 出的,但其中符合逻 辑的科学推理是非常 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