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教学大纲(供动物医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二〇一六年六月
《中兽医学》教学大纲 (供动物医学专业使用) 锦 州 医 科 大 学 ·教 务 处 二 ○ 一 六年六月
《中兽医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4年制动物医学专业理论学时:50实验学时:14实习学时:20总学时:8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彩的病症防治技术。《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作为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作为中兽医基础理论和病证防治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理解中兽医理论的独特之处,能应用中兽医基础理论以及理法方药,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解剖学和微生物学、临床诊断学。因此,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同时又要保证其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此外,本课程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的范畴。有其独特的一方面,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观念,与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等课程又有不同,所以在讲解过程中,必须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起来,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归类及五行的相互关系,了解五行的特性及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2、掌握脏腑学说的内容、脏腑的功能以及五脏与六腑、奇恒之腑、五体、五官之间的关系。3、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常见气血津液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熟悉气与血的关系,了解气血津液的分类、功能。4、掌握六淫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点,熟悉常见风、寒、暑、湿、燥、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5、了解察口色和切脉的部位和方法,熟悉正常的口色和脉象,掌握病口色和六纲脉的主证。6、了解中药的采集、加工及贮藏方法、中药的炮制方法,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以及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7、掌握常用中草药的性能、功效,熟悉常用方剂的组成及适应症。8、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熟悉临床常用方剂的组成及适应症,了解方剂的变化、剂型和用法9、了解针灸作用基本原理和常用穴位。四、学时分配(理论)-1-
- 1 - 《中兽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4 年制动物医学专业 总学时:84 理论学时:50 实验学时:14 实习学时:2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 理论体系及丰富多彩的病症防治技术。《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作为相对独立 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作为中兽医基础理论和病证防治 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理解中兽医理论的独特之处,能应用中兽医基础理论以及 理法方药,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解剖学和微生物学、临床诊断学。因此, 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同时又要保 证其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此外,本课程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的范畴。有其独特的一方面,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观念,与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等课程又有不同,所以在讲解过程中,必须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 相结合起来,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归类及五行的相互关系,了解五行的特性 及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脏腑学说的内容、脏腑的功能以及五脏与六腑、奇恒之腑、五体、五官之间的关系。 3、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常见气血津液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熟悉气与血的关系,了解气血 津液的分类、功能。 4、掌握六淫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点,熟悉常见风、寒、暑、湿、燥、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 法。 5、了解察口色和切脉的部位和方法,熟悉正常的口色和脉象,掌握病口色和六纲脉的主证。 6、了解中药的采集、加工及贮藏方法、中药的炮制方法,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以及中 药的性能、配伍禁忌。 7、掌握常用中草药的性能、功效,熟悉常用方剂的组成及适应症。 8、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熟悉临床常用方剂的组成及适应症,了解方剂的变化、剂型和用法。 9、了解针灸作用基本原理和常用穴位。 四、学时分配(理论)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2绪论中兽医学的发展简史4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4第二章脏腑学说4第三章气血津液六淫4第四章第五章四诊技术26第六章中药总论18第七章常用中草药2第八章方剂总论2第九章防治法则合计50五、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总分100分,执行辽宁医学院课程考核方案。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科书[1]】刘钟杰,许剑琴主编.中兽医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二)参考书[1】刘钟杰,许剑琴主编.中兽医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2]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3】姜聪文:中兽医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3月。七、教学内容(理论)绪论【教学内容】主要阐述中兽医学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发展简史,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及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兽医经典著作及代表人物。(2)了解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几部影响深远的中兽医经典著作。难点: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2-
- 2 -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绪论 中兽医学的发展简史 2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4 第二章 脏腑学说 4 第三章 气血津液 4 第四章 六淫 4 第五章 四诊技术 2 第六章 中药总论 6 第七章 常用中草药 18 第八章 方剂总论 2 第九章 防治法则 2 合 计 50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总分 100 分,执行辽宁医学院课程考核方案。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1] 刘钟杰,许剑琴主编.中兽医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年 (二)参考书 [1] 刘钟杰,许剑琴主编.中兽医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 [2]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年。 [3] 姜聪文.中兽医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年 3 月。 七、教学内容(理论) 绪论 【教学内容】 主要阐述中兽医学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发展简史,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及中兽医的基本特 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兽医经典著作及代表人物。 (2)了解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几部影响深远的中兽医经典著作。 难点: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古代著名医药学家的历史故事讲授中医中药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阴阳的概念与相互关系,了解阴阳的划分。(2)了解五行的特性,掌握五行的归类与调节机制。(3)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重点与难点】重点:阴阳的相互关系及五行的归类与生克制化规律。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板书讲授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具体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第二章脏腑学说【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阐述脏腑学说的内容以及脏腑的功能,脏与腑的关系。【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内容。(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3)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4)掌握脏腑的表里关系。【重点与难点】重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难点:脏腑之间关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板书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病证加深学生对脏腑功能的理解。第三章气血津液【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阐述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分类、作用以及气与血的相互关系,常见的气血津液病的症状与治疗。【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常见气病、血病、津液病的种类及治疗方剂。(2)掌握气的概念、分类、作用。-3-
- 3 - 采用古代著名医药学家的历史故事讲授中医中药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 的运用。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与相互关系,了解阴阳的划分。 (2)了解五行的特性,掌握五行的归类与调节机制。 (3)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阴阳的相互关系及五行的归类与生克制化规律。 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板书讲授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具体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互动 式教学。 第二章 脏腑学说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脏腑学说的内容以及脏腑的功能,脏与腑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内容。 (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 (3)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4)掌握脏腑的表里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难点:脏腑之间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板书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病证加深学生对脏腑功能的理解。 第三章 气血津液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分类、作用以及气与血的相互关系,常见的气血津液病 的症状与治疗。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常见气病、血病、津液病的种类及治疗方剂。 (2)掌握气的概念、分类、作用
(3)熟悉常见气、血、津液病的症状。(4)掌握气与血的关系。(5)了解气、血、津液的生成及血与津液的作用。【重点与难点】重点:气的概念,常见气病、血病种类及治疗方剂。难点:气与血之间关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板书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具体气血病的治疗方法与方剂为案例。第四章病因病机【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外感致病因素中的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常见风、寒、暑、湿、燥、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剂。【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六淫的概念。(2)掌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了解常见风、寒、暑、湿、燥、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剂,【重点与难点】重点:六淫性质和致病特点。难点:内生五邪和六淫致病的症状及治疗方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板书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常见的六淫病证做案例教学法。第五章四诊技术【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察口色和切脉的部位方法以及正常口色、脉象和各种病口色、六纲脉的诊断意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察口色和切脉的部位方法。(2)熟悉正常口色,掌握各种病口色和苔色的诊断意义。(3)熟悉平脉,掌握六纲脉的诊断意义。(4)了解濒死期的口色及脉象。【重点与难点】重点:病口色和六纲脉的主证。难点:病理性口色和苔色的诊断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中采用临床上的病口色图片做案例教学法。第六章中药总论-4-
- 4 - (3)熟悉常见气、血、津液病的症状。 (4)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5)了解气、血、津液的生成及血与津液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的概念,常见气病、血病种类及治疗方剂。 难点:气与血之间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板书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具体气血病的治疗方法与方剂为案例。 第四章 病因病机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外感致病因素中的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常见风、寒、暑、湿、燥、火病的症 状及治疗方剂。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六淫的概念。 (2)掌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了解常见风、寒、暑、湿、燥、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剂。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六淫性质和致病特点。 难点:内生五邪和六淫致病的症状及治疗方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板书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常见的六淫病证做案例教学法。 第五章 四诊技术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察口色和切脉的部位方法以及正常口色、脉象和各种病口色、六纲脉的诊断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察口色和切脉的部位方法。 (2)熟悉正常口色,掌握各种病口色和苔色的诊断意义。 (3)熟悉平脉,掌握六纲脉的诊断意义。 (4)了解濒死期的口色及脉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口色和六纲脉的主证。 难点:病理性口色和苔色的诊断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中采用临床上的病口色图片做案例教学法。 第六章 中药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