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述 (3)网络计划技术的分类 根据工作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的不同,分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逻辑关系肯定型,时间参数肯定型。 第二种模式:逻辑关系肯定型,时间参数非肯定型。 第三种模式:逻辑关系非肯定型,时间参数肯定型。 第四种模式:逻辑关系非肯定,时间参数非肯定。 A 图4-3第三种模式例
(3)网络计划技术的分类 第一种模式:逻辑关系肯定型,时间参数肯定型。 第二种模式:逻辑关系肯定型,时间参数非肯定型。 第三种模式:逻辑关系非肯定型,时间参数肯定型。 第四种模式:逻辑关系非肯定,时间参数非肯定。 图4-3 第三种模式例 根据工作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的不同,分为四种模式: 4.1 概述
4.1概述 图示评审技术( PERT) 不理想 P2=046(U) 成功 P=l(U) P=0.11 失败P=0.5f(t) 图44图示评审技术
图示评审技术(PERT) 图4-4 图示评审技术 4.1 概述
4.1概述 (4)主要特点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 通过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C、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调整与控制
(4)主要特点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 B、通过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C、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D、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调整与控制 4.1 概述
4.2双代号网络计划 (1)网络图的构成(三要素) A、工作(工序、作业、活动)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资源、时间和空间 图45 平行工作 ○ 紧前 紧前工作、紧后工作 O○O·Q和平行工作 工作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 (1)网络图的构成(三要素) A、工作(工序、作业、活动) ——资源、时间和空间 图4-5 ——紧前工作、紧后工作 和平行工作 图4-6
4.2双代号网络计划 虚工作表示工作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不耗用资源,也不占用时 可。(符号:) B、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联系(起始节点,终止节点,中间节点) 开始 完成 时点” 图4-7 C、线路:线路的长度,即线路所需要的时间。(关键路线总持 续时间最长的线路;非关键线咯除了关键线路之外的线路
虚工作——表示工作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不耗用资源,也不占用时 间。(符号:) B、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联系(起始节点,终止节点,中间节点) i 完成 开始 “时点” 图4-7 C、线路:线路的长度,即线路所需要的时间。(关键路线——总持 续时间最长的线路;非关键线路——除了关键线路之外的线路。) 4.2 双代号网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