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诗作试卷 (2013古典诗词通识课) 李良瑾(角·忆秦娥-五樂天) 学号:5111719002
期末诗作试卷 (2013 古典诗词通识课) 李良瑾(角·忆秦娥-五樂天) 学号:5111719002
1.诗经 缘止半生 桃花嫣嫣,有女妍妍。明眸善睐,眉似春山。 君子见之,思之慕之。思之慕之,寤寐求之。 荷叶田田,有女恬恬。彳彳亍亍,衣袂飘然。 见君子兮,芳心暗许。暖风熏熏,笑里低语。 秋风瑟瑟,离人流连。伊人憔悴,涕泗涟涟。 双燕分飞,山盟不在。江水为竭,锦书难待。 冬雪霏霏,故人又遇。忆平生兮,往事何如? 本为连理,分作两立。奈何缘浅,潸然而泣。 备注:近几日园子里桃花开得茂盛,嫣然的桃花让我恍然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 《半生缘》,想起片头世钧与曼殊在桃花林中的深情一吻。可叹的是两人间终究 只有半生缘分,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两个人最终走向殊途。这首诗就是为了感叹一 下两人的爱情,四段分别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意向,是为暗合人生和两人爱情的 不同阶段
1.诗经 缘止半生 桃花嫣嫣,有女妍妍。明眸善睐,眉似春山。 君子见之,思之慕之。思之慕之,寤寐求之。 荷叶田田,有女恬恬。彳彳亍亍,衣袂飘然。 见君子兮,芳心暗许。暖风熏熏,笑里低语。 秋风瑟瑟,离人流连。伊人憔悴,涕泗涟涟。 双燕分飞,山盟不在。江水为竭,锦书难待。 冬雪霏霏,故人又遇。忆平生兮,往事何如? 本为连理,分作两立。奈何缘浅,潸然而泣。 备注:近几日园子里桃花开得茂盛,嫣然的桃花让我恍然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 《半生缘》,想起片头世钧与曼殊在桃花林中的深情一吻。可叹的是两人间终究 只有半生缘分,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两个人最终走向殊途。这首诗就是为了感叹一 下两人的爱情,四段分别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意向,是为暗合人生和两人爱情的 不同阶段
2.离骚 百鸟 婉转歌兮唤青阳,百鸟萃兮朝凤凰。 凤英飒兮凰威仪,羽斑斓兮耀华光。 林莽莽兮水淙淙,山苍苍兮草青青。 走禽来兮水鸟至,山鹰临兮飞鸟鸣。 越鸟舞兮若霞升,子规啼兮血赤丹。 雪鹭立兮体修颀,夜枭守兮目似燃。 雉栖树兮尾陆离,鸢振翼兮尘吸张。 鸳鸯偶兮情缱绻,鸿鹄弋兮水波荡。 百鸟萃兮朝凤凰,人引弓兮尽仓皇。 鸟迹绝兮人何往?引弓尚需细思量
2.离骚 百鸟 婉转歌兮唤青阳,百鸟萃兮朝凤凰。 凤英飒兮凰威仪,羽斑斓兮耀华光。 林莽莽兮水淙淙,山苍苍兮草青青。 走禽来兮水鸟至,山鹰临兮飞鸟鸣。 越鸟舞兮若霞升,子规啼兮血赤丹。 雪鹭立兮体修颀,夜枭守兮目似燃。 雉栖树兮尾陆离,鸢振翼兮尘吸张。 鸳鸯偶兮情缱绻,鸿鹄弋兮水波荡。 百鸟萃兮朝凤凰,人引弓兮尽仓皇。 鸟迹绝兮人何往?引弓尚需细思量
3.乐府 子夜四时歌·夏歌 蝉鸣人愈燥, 溽暑百难消。 儿童闲无事, 芭蕉作扇摇
3.乐府 子夜四时歌·夏歌 蝉鸣人愈燥, 溽暑百难消。 儿童闲无事, 芭蕉作扇摇
4.赋 玉赋 石中之美者,唯玉而已矣!今人喜真珠、赞晶钻,惟以玉之美为忘,岂非糊 涂也哉!玉之美者,存乎其有德也。子曰:“君子比德与玉焉。“吾诚以为然。 玉本出深山,藏乎乱石之间,非智者慧眼不能识也。待其出深山,置诸书案 之上,亦巧匠圣手方可琢也。昔有玉人卞和,发璞玉于荆山间,三献诸楚王,皆 获以严刑。和志不移,情益坚。悲号声呕哑,泪尽血为继。终为怀王识之,王命 人发之,乃得绝世美玉和氏之璧。吾以为君子之成仁恰似美玉者也。君子生如璞 玉,怀才而人不知,时有自荐如毛遂者,然多遇昏君。明君之如备者,三顾茅庐 请诸葛,实乃少而又少也!以是而壮志屡不发,英才每遭妒。又有小人构陷,谗 佞诬言。故有屈子作《离骚》之诗而投汨罗,陶潜赋归去之辞乃归园田,而终不 得报国也。 玉者,质温润而蕴暖光,若君子之仁坚而不折;纹柔密而理清明,若君子之 智疏而不漏:瑕斑斑而不掩瑜,若君子之忠正而不畸:色清润而晓四方,若君子 之信诚而不欺。以玉佩之,垂之如坠,如君子置之人下;以玉扣之,其声清越, 如君子之行磊落;及其碎时,坚而不利,如君子之义不伤。玉之德也,君子之德 也。 古之君子必佩玉,以玉之德明己之志,然今人不知玉之美,是以德为忘者也。 德行皆丧,诚可哀也!
4.赋 玉赋 石中之美者,唯玉而已矣!今人喜真珠、赞晶钻,惟以玉之美为忘,岂非糊 涂也哉!玉之美者,存乎其有德也。子曰:“君子比德与玉焉。“吾诚以为然。 玉本出深山,藏乎乱石之间,非智者慧眼不能识也。待其出深山,置诸书案 之上,亦巧匠圣手方可琢也。昔有玉人卞和,发璞玉于荆山间,三献诸楚王,皆 获以严刑。和志不移,情益坚。悲号声呕哑,泪尽血为继。终为怀王识之,王命 人发之,乃得绝世美玉和氏之璧。吾以为君子之成仁恰似美玉者也。君子生如璞 玉,怀才而人不知,时有自荐如毛遂者,然多遇昏君。明君之如备者,三顾茅庐 请诸葛,实乃少而又少也!以是而壮志屡不发,英才每遭妒。又有小人构陷,谗 佞诬言。故有屈子作《离骚》之诗而投汨罗,陶潜赋归去之辞乃归园田,而终不 得报国也。 玉者,质温润而蕴暖光,若君子之仁坚而不折;纹柔密而理清明,若君子之 智疏而不漏;瑕斑斑而不掩瑜,若君子之忠正而不畸;色清润而晓四方,若君子 之信诚而不欺。以玉佩之,垂之如坠,如君子置之人下;以玉扣之,其声清越, 如君子之行磊落;及其碎时,坚而不利,如君子之义不伤。玉之德也,君子之德 也。 古之君子必佩玉,以玉之德明己之志,然今人不知玉之美,是以德为忘者也。 德行皆丧,诚可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