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现有成员21个,总人口达25亿, 占世界人的45%;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 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 总量的47%以上。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 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 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月在美国西雅 图召开,此后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2001年10月 在中国上海举行了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现有成员21个,总人口达25亿, 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 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 总量的47%以上。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 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 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月在美国西雅 图召开,此后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2001年10月 在中国上海举行了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宗旨和目标是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 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还存在数个区域 性贸易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 区√澳新紧密经济和贸易关系协定等 ●美国在1993年11)月的西雅图会议上提出了建立 太平洋共同体”的建议,虽未被接受,但对其 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宗旨和目标是: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 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还存在数个区域 性贸易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 区、澳新紧密经济和贸易关系协定等。 美国在1993年11月的西雅图会议上提出了建立 “太平洋共同体”的建议,虽未被接受,但对其 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镕基总理于2002年11月在柬埔寨签署了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 议规定,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 成,届时在亚洲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 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 总额的经济区
朱镕基总理于2002年11月在柬埔寨签署了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 议规定,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 成,届时在亚洲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 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 总额的经济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各国规模效益的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区域内各 国一定的共同经济利益之上,以达到和实现规 模经济效益。中小国家可以通过经济上的联合, 避免盲目竞争,在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下实现区 域规模经济效益,在互补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加快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从美国、日本、欧洲的三足鼎立到北 美自由贸易区 NAFTA)、欧洲共同市场(EC)、东 亚经济圈的三足鼎立,体现了世界经济从单 国家向区域经济集团、由各自竞争向合作发展 的大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各国规模效益的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区域内各 国一定的共同经济利益之上,以达到和实现规 模经济效益。中小国家可以通过经济上的联合, 避免盲目竞争,在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下实现区 域规模经济效益,在互补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加快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从美国、日本、欧洲的三足鼎立到北 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共同市场(EC)、东 亚经济圈的三足鼎立,体现了世界经济从单一 国家向区域经济集团、由各自竞争向合作发展 的大趋势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区域体化的特点 1.参与国家日益增多,区域经济集团间的经济 关系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 区域经济集团间的相互抗衡,相互竞争和相 互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世界经济中多种类型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有欧盟(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 自由贸易联盟、东非共同市场、东盟、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 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 1. 参与国家日益增多, 区域经济集团间的经济 关系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 区域经济集团间的相互抗衡,相互竞争和相 互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世界经济中多种类型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有欧盟(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 自由贸易联盟、东非共同市场、东盟、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 界经济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