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18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公法 试题 2009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范畴。 A.国际刑法 B.民法 C.任意法 D.国际强行法 2.“归化”是指( )取得国籍。 A.因出生 B.因婚姻 C.因申请 D.因收养 3.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A.林则徐 B.严复 C.丁韪良 D.张之洞 4.使馆馆舍可用于()。 A.保护政治犯 B.关押本国人 C.关押犯罪的侨民 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5.领事馆是( A.全权外交代表机关 B.使馆的组成部分 C.临时使团 D.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142
试卷代号:1018 座位号口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公法 试题 2009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 )范畴。 A.国际刑法 C.任意法 2.“归化”是指( )取得 国籍 。 民法 国际强行法 A.因出生 C.因申请 因婚姻 因收养 B. D. 3.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A.林则徐 C。丁题 良 B.严复 D.张之 洞 4.使馆馆舍可用 于( A.保护政治犯 C.关押犯罪的侨 民 I3.关押本 国人 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5.领事馆是( A.全权外交代表机关 c. ilk时使 团 B.使馆的组成部分 D.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142
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A.飞机 B.热气球 C.人造卫星 D.航天飞机 7.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 A.24海里 B.30海里 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D.6海里 8.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A.189个 B.180个 C.51个 D.60个 9.国际法上的国家有四个构成要素,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指( )。 A.主权 B.政府 C.领土 D.居民 1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 )。 A.《纽约条约》 B.《东京条约》 C.《南极条约》 D.《海牙条约》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行为中,能够作为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的有( A.国家的内部行为 B.国家的外交实践 C,国际组织的实践 D.跨国公司的行为 2.下列行为中,属于国家行为的是( )。 A.驻外记者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B.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C.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 ).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143
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 A。飞机 B.热气球 C.人造卫星 D.航天飞机 7.中华人 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 A. 24海里 B. 3 0海里 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 24海里 D. 6海 里 8.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 A. 189个 B. 180个 C. 51个 D. 60个 9.国际法上的国家有四个构成要素,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指( A.主权 B.政府 C.领土 D.居民 1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 )。 .《纽约条约》 《南极条约》 B.《东京条约》 D.《海牙条约 》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行为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 ,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 ,能够作为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的有( )。 .国家的内部行为 国际组织的实践 国家的外交实践 跨 国公 司的行为 2.下列行为中,属于国家行为的是( )。 A.驻外记者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B.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C.实际代表 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 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143
3.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包括( )。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平行线法 I).天文划线法 4.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 )。 A.血统主义 B.出生地主义 C.混合主义 D.分割主义 5.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 )。 A.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侵害 B.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 有所在国的国籍 C.受害人所在国须与加害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D.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6.国际法规定,合法交战者包括( 。 A.武装部队 B.民兵和志愿军 C.游击队 D.雇佣兵 7.以下船舶中,可以在公海上行使登临权的有( A.军舰 B.渔船 C.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 D.民用船舶 8.国际法的直接渊源包括( )。 A.国际条约 B.一般法律原则 C.司法判例 D.国际习惯 9.国际法上引渡的程序-一般包括( )。 A.引渡请求的提出 B.引渡请求的审查和决定 C.引渡对象的审查 D.引渡对象的移交 10.条约无效的原因包括( )。 A.强迫缔结 B.违反国际法强行规则 C.违约 D.情势变迁 144
3.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包括( 八‘正常基线法 C.平行线法 直线基线法 天文划线法 4 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 血统 主义 混合主义 B.出生地主义 1).分割主义 J.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 )。 A.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 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侵害 13.受害人 自受害之 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 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 ,而且一般不能具 有所在国的国籍 C.受害人所在国须与加害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6.国际法规定,合法交战者包括( )。 A.武装部队 B。民兵和志愿军 C.游击队 D.雇佣兵 7.以下船舶中,可以在公海上行使登临权的有( )。 A.军舰 B.渔船 C.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 D,民用船舶 8.国际法的直接渊源包括( )。 A.国际条约 B.一般法律原则 C.司法判例 D.国际习惯 9.国际法上引渡的程序一般包括( )。 .引渡请求 的提 出 引渡对象的审查 引渡请求的审查和决定 引渡对象的移交 10.条约无效的原因包括( A.强迫缔结 C 违 约 违反 国际法强行规则 情 势 变迁 144
得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 和 2.联合国于1947年做出决议设立 作为负责编纂国际法的主 要机构。 3.当今,确立外交关系法的最重要的国际公约是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 的承认。 5.确立领空主权原则的第一个国际公约是 6,按《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地区是指 7,组成国际法上的国家须具有的四个构成要素是领土、居民、 8.中、印、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于 年提出的。 9.联合国大会由 组成。 10.联合国是于 成立的。 11.最早使用“国际法”这一名称来表述调整国家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是英国法学家 12.国际人权保护从权利主体的角度可分为 和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登临权 2.大陆架 3.引渡 4.最惠国待遇 5.联合国专门机构 145
得 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 1.按照《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 2.联合国于 1947年做 出决议设立 作为负责编纂 国际法 的主 要机构 。 3.当今,确立外交关系法的最重要 的国际公约是 4.对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 5.确立领空主权原则的第一个国际公约是 的承认 。 6.按《南极条约》规定 ,南极地区是指 7.组成国际法上的国家须具有的四个构成要素是领土 、居 民、 和 8.中、印、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于_ 年提出的。 9.联合国大会由 组成。 10.联合国是于 成立的。 11.最早使用“国际法”这一名称来表述调整国家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是英国法学家 12.国际人权保护从权利主体的角度可分为 得 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15分) 1.登临权 2.大陆架 3.引渡 4.最惠国待遇 5.联合 国专门机构 145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一国国际不当行为非法性的排除。 3.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 得 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16分】 试论如何确定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 146
得 分 评卷人 五 、简答题(每题 8分,共 24分) 1.简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 区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一国国际不当行为非法性的排除。 3.简述外 国人待遇原则。 得 分 评卷人 六 、论述题(16分 ) 试论如何确定危害国际 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