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生理功能: 种类 血浆蛋白 (1)载体蛋白 清蛋白、脂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等 (2)免疫防御系统蛋白 IgG,gM,IgA,IgD,IgE和补体C1-9等 (3)凝血和纤溶蛋白 凝血因子Ⅶ、Ⅷ、凝血酶原、纤溶酶原等 (4)酶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等 (5)蛋白酶抑制剂 1-抗胰蛋白酶、02-巨球蛋白等 (6)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胰岛素等 (7)参与炎症应答的蛋白 C-反应蛋白、o2酸性糖蛋白等 (8)其他未知功能蛋白 16
2. 按生理功能: 种 类 血 浆 蛋 白 (1)载体蛋白 (2)免疫防御系统蛋白 (3)凝血和纤溶蛋白 (4)酶 (5)蛋白酶抑制剂 (6)激素 (7)参与炎症应答的蛋白 清蛋白、脂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等 IgG ,IgM ,IgA ,IgD ,IgE 和补体C1-9 等 凝血因子Ⅶ、Ⅷ、凝血酶原、纤溶酶原等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等 a1-抗胰蛋白酶、a2-巨球蛋白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胰岛素等 C-反应蛋白、a2酸性糖蛋白等 (8)其他未知功能蛋白 16
(二)血浆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器官:主要是肝脏 -Y-球蛋白(抗体)由浆细胞合成 ·合成场所:粗面内质网膜结合的核蛋白体, 为分泌型蛋白质 ·几乎都是糖蛋白(清蛋白除外) 。具有多态性 ·具有特征性的循环半衰期 血浆蛋白质水平改变往往与疾病紧密相关 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APP)
(二)血浆蛋白质的性质 • 合成器官:主要是肝脏 – g-球蛋白(抗体)由浆细胞合成 • 合成场所:粗面内质网膜结合的核蛋白体, 为分泌型蛋白质 • 几乎都是糖蛋白(清蛋白除外) • 具有多态性 • 具有特征性的循环半衰期 • 血浆蛋白质水平改变往往与疾病紧密相关 – 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APP) 17
三、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主要靠血浆清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的 75%~80%由它维持。 > 调节血浆pH值,维持酸碱平衡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血浆蛋白盐与相应 蛋白质形成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正常的H
三、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主要靠血浆清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的 75%~80%由它维持。 ➢ 调节血浆pH值,维持酸碱平衡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血浆蛋白盐与相应 蛋白质形成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正常的pH。 18
>特殊的结合运输作用 ◆清蛋白具有结合各种配体分子的能力 ◆前清蛋白(Prealbumin)运输视黄醇和甲状腺素 ◆运铁蛋白(Transferrin)是铁的转运载体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可结合铜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TBG)运输甲状腺素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血红蛋白复合物可 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沉积 19
➢ 特殊的结合运输作用 ◆ 运铁蛋白(Transferrin)是铁的转运载体 ◆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血红蛋白复合物可 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沉积 ◆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可结合铜 ◆ 清蛋白具有结合各种配体分子的能力 ◆ 前清蛋白(Prealbumin)运输视黄醇和甲状腺素 ◆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TBG)运输甲状腺素 19
>免疫防御作用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协助抗体的蛋白酶一补体 >催化作用:(1)血浆功能酶 (2)外分泌酶 (3)细胞酶 >凝血、抗凝血与纤溶作用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原 营养作用
➢ 催化作用:(1)血浆功能酶 (2)外分泌酶 (3)细胞酶 ➢ 凝血、抗凝血与纤溶作用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原 ➢ 营养作用 ➢ 免疫防御作用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 协助抗体的蛋白酶 — 补体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