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时地支纪时 ●●●● ●●● ●●● ●●●● 23-1点为子时11-13点为午时 1-3点为丑时13-15点为未时 35点为寅时15-17点为申时 57点为卯时17-19点为酉时 7-9点为辰时1921点为戌时 9-11点为已时21-23点为亥时
纪时——地支纪时 23-1 点为子时 1-3 点为丑时 3-5 点为寅时 5-7 点为卯时 7-9 点为辰时 9-11 点为巳时 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 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 21-23 点为亥时
天色计时地支计时序数计时 ●●●●● ●●●● ●●● ●●● 夜半 23-1点 ●●●● 鸡鸣 1-3点 3-5点 日出 5-7点 食时 7-9点 隅中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11点 日中 11-13点 日昳 13-15点 晡时 15-17点 日入 17-19点 黄昏 19-21点 人定 21-23点
天色计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计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序数计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传统节日 ●●●●● ●●●● ●●● ●●● ●●●● 春节: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 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 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 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 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花朝: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
春节: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 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 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 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 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花朝: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 传统节日
●●●●● ●●●● ●●● 上元 ●●●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 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 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 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 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 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 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 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 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 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 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寒食 ●●●● ●●●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 是一百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辅佐重耳 (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为逼他 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下 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 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 《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 是一百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辅佐重耳 (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为逼他 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下 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 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 《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