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选择题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東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盟) 【解析】冷战结束是指苏联解体,与题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1991 年是通过签订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B项错误:北约是军事 政治集团,规定进行“集体防御”,与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C项错误;波兰开放本国边境 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 案,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4·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 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元) 【解析】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 “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 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 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 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4·安徽文综·22)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 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 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 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选择题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图 6 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盟) 【解析】冷战结束是指苏联解体,与题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 1991 年是通过签订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 B 项错误;北约是军事 政治集团,规定进行“集体防御”,与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 C 项错误;波兰开放本国边境 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 案,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 为 21 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元) 【解析】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 A 项正确; “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欧 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 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 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4·安徽文综·22)2011 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 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 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 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欧洲一体化 【解析】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观点不正确,故A项错误;根据“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 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不符合 题意,故B项错误:“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 书”和“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 维,故C项正确;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本身表述有误,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3年题组 (2013·天津文综·10)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观察右图中的国旗,主要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即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是北美自 由贸易协定签定时的场景,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实 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故选D。AB表述与题干不吻合。 【答案】D 2.(2013·山东基能·30)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 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一一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 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强。从题干分析大宗商品流入中国和对中国制成 品的消费增加,说明中国与各种经济体合作交流程度加深,故笭案C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 【解析】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观点不正确,故 A 项错误;根据“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 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不符合 题意,故 B 项错误;“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 书”和“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 维,故 C 项正确;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本身表述有误,故 D 项错误。 【答案】C 2013 年题组 1.(2013·天津文综·10)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观察右图中的国旗,主要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即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是北美自 由贸易协定签定时的场景,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实 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故选 D。ABC 表述与题干不吻合。 【答案】D 2.(2013·山东基能·30)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 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 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强。从题干分析大宗商品流入中国和对中国制成 品的消费增加,说明中国与各种经济体合作交流程度加深,故答案 C 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2)1950 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
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 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 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A项。 【答案】A 4.(2013·海南单科·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 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 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对区域性经济组织目标的考查,答案选A。亚太经合鉏织的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 受益,坚持开放的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璧垒“,排除B;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 易璧垒,实现商品、资本等自由流通,排除C:欧洲联盟的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 洲政治联盟。排除D。 【答案】A 2012年题组 (2012·四川文综卷·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 森堡,还包括图7中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从时间入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法国、英国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依据所学知识,1967年,英国还未加入 图 欧共体,C项正确 【答案】C
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 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 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 A 项。 【答案】A 4.(2013·海南单科·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 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 主要目标的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对区域性经济组织目标的考查,答案选 A。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 受益,坚持开放的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排除 B;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 易壁垒,实现商品、资本等自由流通,排除 C;欧洲联盟的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 洲政治联盟。排除 D。 【答案】A 2012 年题组 1.(2012·四川文综卷·22)1967 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 森堡,还包括图 7 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从时间入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法国、英国、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依据所学知识,1967 年,英国还未加入 欧共体,C 项正确。 【答案】C
2.(2012·上海单科卷·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 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 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解析】欧元的问世、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材料主要反映这 点,选B项最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中心地位,欧无问世的背景是该体系的瓦解, 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说明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AC项正确;《马 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体现政治手段干预经济,D项错误。 【答案】B项3分,A、C说明项1分,D项0分 3.(2012·四川文综卷·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 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 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要回答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是:20世纪60、 70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 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 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 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 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 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BC不符合题意。“联合国政府”说法错误,联合国本身是 个国际组织,D项排除。 【答案】D 4.(2012·安徽文综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 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2.(2012·上海单科卷·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 1999 年 1 月 1 日,即可开始实施欧 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 1998 年 7 月 1 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 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解析】欧元的问世、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材料主要反映这 一点,选 B 项最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中心地位,欧元问世的背景是该体系的瓦解, 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说明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AC 项正确;《马 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体现政治手段干预经济,D 项错误。 【答案】B 项 3 分,A、C 说明项 1 分,D 项 0 分 3.(2012·四川文综卷·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 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 包括( )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要回答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是:20 世纪 60、 70 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 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 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 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 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 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ABC 不符合题意。“联合国政府”说法错误,联合国本身是一 个国际组织,D 项排除。 【答案】D 4.(2012·安徽文综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 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 6 反映了( )
0年 2010年 世界平 发达国家平均 2, 像罗斯7 275 甲度 10 5( 图6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巴西、俄罗斯在2009年都出现经济的负増长,①错误;金砖国家地处亚洲、欧洲、非 洲和美洲,不属于地区性经济组织,①③错误。2010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发达 经济体2.γ%的増长率,金砖国家作为地区新兴经济体,它们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④正确。 【答案】C 5.(2012·全国课标卷·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1965年 1995年 日本 日本 ∵ ∴ ∴∵∵ 其他E∴∵∴∷ 美国 其他 美国 工业国 工业国 苏联东欧 俄罗斯东欧 拉美 拉美 中东 中东 非洲亚洲发 非洲亚洲发 展中国家 展中国家 图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图 6 2009—2010 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巴西、俄罗斯在 2009 年都出现经济的负增长,①错误;金砖国家地处亚洲、欧洲、非 洲和美洲,不属于地区性经济组织,①③错误。2010 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发达 经济体 2.7%的增长率,金砖国家作为地区新兴经济体,它们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④正确。 【答案】C 5.(2012·全国课标卷·35)图 5 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 图 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