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设水泵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当建筑内用水量大H较 均匀时,可用恒速水泵供水;当建筑内用水不均匀时,宜采用一台或多台水泵变速运行供 水,以提高水泵的作效率。为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当水泵与室外管网直 接连接时,应设旁通管,如图1-10(a)。当室外管网压力足够大时,可自功开启旁通管的 逆止阀直接向建筑内供水。因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会使外网压力降低,影响附近用 户用水,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外网负压,在管道接口不严密时,其周围土壤中的渗漏水会吸 人管内,污染水质。当采用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时,必须征得供水部门的同意,并在 管道连接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水质污染:为避免上述问题,可在系统中增设旷水 池.采用水泵与室外管网间接连接的方式,如图1-10(b) 旁通管 回阀 止回网 泄水管 水表 图1-10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四、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 所需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如图111所示,该给水方式的优点是水泵能及时 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有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 效Ⅸ运行。 五、气压给水方式 气压给水方式即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气压给水设备,利用该设备的气压水罐内气体的可 压缩性,升压供水。气压水罐的作用相当于高位水箱,但其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高处或 低处。该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 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时采用,如图1-12所示 六、分区给水方式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可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如图1-13 所示,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线以下楼层为低区由外网直接供水,以上楼层为高区由升压贮水 设备供水。可将两区的1根或几根立管相连,在分区处设阀门、以备低区进水管发生故障 或外网压力不足时,打开阀门由高区水箱向低区供水
包 配 屋顶水箱 配水龙头 水平下管 水池 泄水管 图1-11设水箱、水泵的给水方式 图112气压给水方式 1—水泵;2一止回阀;3-气压水罐;4·压 力信号器:5—液位信号器:6一控制器:7补 气装置;8一气阀;9-安全阀:10-阀门」 七、分质给水方式 分质给水方式即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如图1-14 所示·饮用水给水系统供饮用、烹饪、盥洗等生活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杂用水给水系统,水质较差,仅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只能用于建筑内冲洗 便器、绿化、洗车、扫除等用水。近年来为确保水质,有些国家还采用了饮用水与盥洗、沐 浴等生活用水分设两个独立管网的分质给水方式生活用水均先人屋顶水箱(空气隔断)后, 再经管网供给各用水点,以防回流污染。饮用水则根据需要,深度处理达到直接饮用要求 再行输配。 浮球狱纹器浮球阀 饮给杂给 用水用水 止回间 水系}水系 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线 配 室外给水管网 水 入寧外排水管道 浮球阀 生活泵州阀门水表 水处理设施 贮水池止回阀「泄水管 图114分质给水方式 图1-13分区给水方式 —生活废水;2-生活污水;3-杂用水 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數设 管道布置 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 10
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 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 济合理 管道尽可能与墙、梁、柱平行,呈直线走向,力 求管路简短,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干管应布 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既 利于供水安全,又可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转输流图-15引入管从建筑物不间侧引入 量.节省管材 室内管道贯通状布置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 一引入管:2…水表井 同管段,设2条或2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将管道 3立管;4-室外给水管道 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水,如图1-15所示。若条件不可能达到,可采取设贮水池(箱)或 增设第二水源等安全供水措施 (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如遇特 殊惰况必须穿越时,应与冇关专业协商处理。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需穿过· 釆取保护措施,常用的措施有:软性接头法即用橡胶软管或 缝 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仰缩缝两边的管道:丝扣弯头法 如图1-16所示,在建筑沉降过程中,两边的沉降差由丝扣弯 头的旋转来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活动支架法.如图 1-17所示,在沉降缝两侧设支架,使管道只能垂直位移,不 能水平横向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之应力。为防止管道腐 蚀,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和排水沟内,不允许穿大 丝扣弯头 小便槽,当立管位于小便槽端部≤0.5m时,在小便槽端部 应有建筑隔断措施。 (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图116丝扣弯头法 为避免管道渗漏,造成配电间电气设备故障或矧路.管 管道 t Ee a 图1-17活动支架法 道不能从配电间通过。也不能布置在妨碍生产操作和交通运输处或遇水易引起燃烧、爆炸 损坏的设备、产品和原料上。不宜穿过橱窗、壁柜、吊柜等设施和在机械设备上通过、以 免影响各种设施的功能和设备的维修
(4)便于安装维修 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留有-定的空间,以满足安装、维修的要求,给水管道与其他管 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见表1-1。需进人检修的管道井,其通道不宜小于0.6m。 给水管与其它管道和建筑结构之向的最小净距 表1-1 地沟壁和 给水管道 宰内墙面 名称 其它管道 设备 水平净距 垂直净距 在排水管」 横干管 50此处无焊缝 50在排水上方 32 答「75-1c0 布置形式 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前者单向供水,供 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后者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 线长造价高。一般建筑内绐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 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干管设在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或技术夹层中,由上 向下供水的为上行下给式,如图1-9(b)。适用于设置高位水箱的居住与公共建筑和地下管 线较多的工业厂房;于管埋地、设在底层或地下室中,由下向上供水的为下行上给式,如 图1-8。适用于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平干管设在中间技术 层内或中间某层吊顶内,由中间向上、下2个方向供水的为中分式,适用于屋顶用作露天 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同一幢建筑的给水管网也可同时兼有以上两种 形式,如图1-13 二、管道敷设 1.敷设形式 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暗装两种形式。明装即管道外露,其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 价低。但外露的管道影响美观,表亩易结露、积灰尘。一般用于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 求的建筑。暗装即管道隐蔽,如敷设在管道井、技术层、管沟、墙槽、顶棚或夹壁墙中,直 接埋地或埋在楼板的垫层里,其优点是管道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 困难,造价高。适用于对卫生、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宾馆、高级公寓和要求无尘、洁净 的车间、实验室、无菌室等 2.敷设要求 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时均应预留孔洞,暗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也 应预留墙槽,以免临时打洞、刨槽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管道预留孔洞和墙槽的尺寸·详 见表1-2。横管穿过预留洞时,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以保护管道不致因
建筑沉降而损坏。一般不小于0.1m 给水管预留孔洞、墙槽尺寸 表t2 管道名称 管径m) 100×00 130x1 2根立管 50×te 2001 横支管 00× 32…40 150x130 150×1t 引人管 ≤:190 300×2C0 给水管采用软质的交联聚乙烯管或聚丁烯管埋地敷设封,宜采用分水器配水.并将给 水管道敷设在套管内 引入管进入建筑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建筑物的浅基础下通过,另一种是穿越承重 墙或基础,其敷设方法分别见图1-18(a)、(b)。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引人管穿地下室外 墙或基础时,应釆取防水措施,如设防水套管。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 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20cm处。建筑内埋地管 在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时,其管顶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 图1-18引入管进入建筑物 a)从浅基础下通过;(b)穿基础 C5.5混凝土支座;2粘土:3-M5水泥砂浆封口 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丁方便和安全供水。固定管道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