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知识点 第1章 1.1结构的概念 什么是结构。 12结构的作用 结构对于建筑物的作用。 13结构的组成 建筑物中的结构是如何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4建筑物对于结构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中的结构必须满足什么要求 1.5建筑设计的过程与结构设计的原理简述 建筑物是如何设计的,结构的设计过程是什么样的。 16结构工程的历史演进过程 讲述结构工程的基本发展历程。 第2章 2.1荷载及其分类 荷载与作用、恒荷载与活荷载、静荷载与动荷载、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 2.2荷载取值 荷载取值的前提,概率分布原理、荷载特征值的取值原则 2、3特殊荷载与作用 风荷载的形成、基本风压、形体系数、高度系数、振颤系数、区域风问题
《建筑结构》知识点 第 1 章 1.1 结构的概念 什么是结构。 1.2 结构的作用 结构对于建筑物的作用。 1.3 结构的组成 建筑物中的结构是如何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4 建筑物对于结构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中的结构必须满足什么要求。 1.5 建筑设计的过程与结构设计的原理简述 建筑物是如何设计的,结构的设计过程是什么样的。 1.6 结构工程的历史演进过程 讲述结构工程的基本发展历程。 第 2 章 2.1 荷载及其分类 荷载与作用、恒荷载与活荷载、静荷载与动荷载、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 2.2 荷载取值 荷载取值的前提,概率分布原理、荷载特征值的取值原则。 2.3 特殊荷载与作用 风荷载的形成、基本风压、形体系数、高度系数、振颤系数、区域风问题
风玫瑰图,地震荷载的形成、等效力的简化方法、地震破坏的度量、抗震设 计的原则 第3章 3.1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 讲述作为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 3.2材料的强度取值 概率极限状态在材料强度取值中的应用。 33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混凝土的强度理论:立方抗压强度、棱柱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多维受力 强度,混凝土的变形理论:短期应力变形、长期应力变形、非应力变形。 34建筑用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钢材的一般分类与基本性质,钢材的工程力学性能:钢材的应力应变分 析、钢材的基本工程指标,钢材的加工性能:钢材的冷加工,钢材的焊接简 介 3.5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钢筋的作用、混凝土的作用、温度线 膨胀系数的协调,混凝土对于钢筋粘结力的形成:摩擦力、化学粘结力、机 械咬合力,锚固长度的确定:锚固力的分布、基准锚固长度、增强锚固的措 第4章 4.1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与设计要求 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
风玫瑰图,地震荷载的形成、等效力的简化方法、地震破坏的度量、抗震设 计的原则。 第 3 章 3.1 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 讲述作为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 3.2 材料的强度取值 概率极限状态在材料强度取值中的应用。 3.3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混凝土的强度理论:立方抗压强度、棱柱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多维受力 强度,混凝土的变形理论:短期应力变形、长期应力变形、非应力变形。 3.4 建筑用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钢材的一般分类与基本性质,钢材的工程力学性能:钢材的应力应变分 析、钢材的基本工程指标,钢材的加工性能:钢材的冷加工,钢材的焊接简 介。 3.5 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钢筋的作用、混凝土的作用、温度线 膨胀系数的协调,混凝土对于钢筋粘结力的形成:摩擦力、化学粘结力、机 械咬合力,锚固长度的确定:锚固力的分布、基准锚固长度、增强锚固的措 施。 第 4 章 4.1 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与设计要求 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
状态的表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的可靠 度,结构设计的内容 42建筑物的重要度与基准期 我国对于建筑物重要程度的分级方法,结构的设计基准期 43荷载作用与结构抗力 荷载效应与荷载效应系数,结构抗力与结构安全性的表达。 44多种荷载作用的最不利组合 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原则与数学表达 45结构的荷载最不利分布与组合 荷载对于结构的最不利分布原则 46结构效应与最不利内力截面的确定 结构最不利内里截面的确定方法,包络图 第5章 5.1概念设计原理 延性与脆性、刚度问题、形体问题、场地与基础 52常见结构的基本分析 砖石砌体结构:材料与质量相关因素、结构体系,特定构件:圈梁、过梁、 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组成与力学特征、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基础 形式、设计与构造原则、施工工艺等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组成与受力特征,框架与剪力墙的受力协调,剪力 墙的布置原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
状态的表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的可靠 度,结构设计的内容。 4.2 建筑物的重要度与基准期 我国对于建筑物重要程度的分级方法,结构的设计基准期。 4.3 荷载作用与结构抗力 荷载效应与荷载效应系数,结构抗力与结构安全性的表达。 4.4 多种荷载作用的最不利组合 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原则与数学表达。 4.5 结构的荷载最不利分布与组合 荷载对于结构的最不利分布原则。 4.6 结构效应与最不利内力截面的确定 结构最不利内里截面的确定方法,包络图。 第 5 章 5.1 概念设计原理 延性与脆性、刚度问题、形体问题、场地与基础。 5.2 常见结构的基本分析 砖石砌体结构:材料与质量相关因素、结构体系,特定构件:圈梁、过梁、 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组成与力学特征、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基础 形式、设计与构造原则、施工工艺等。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组成与受力特征,框架与剪力墙的受力协调,剪力 墙的布置原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
剪力墙结构简介 排架结构:结构体系与受力特点、结构布置与支撑体系,力学计算原则, 等高排架与底部剪力法。 拱结构介绍,拱结构的受力与传力成系、合力拱轴与推力基础。 其他高层结构简介。 第6章 6.1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的构成 梁板结构及其力学模型,计算简图与简化过程,何在承担与传力过程,弹 性与塑性设计原则、塑性铰,梁中钢筋的基本构造:板的计算模型的成立条 件与计算假定,单向板与双向板,板中钢筋的基本构造 62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设计 正截面设计理论与基本假定,正截面破坏的实验分析过程,正截面适筋 梁计算公式的推导与适用范围,配筋率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单筋与双筋 矩形截面,T型截面的计算。 63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问题——裂缝与变形 梁的正截面裂缝特点与分布规律,减小裂缝的措施,梁的刚度与挠度, 减小挠度的措施 64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设计 斜截面与斜截面破坏,剪跨比,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 梁的斜截面抗剪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弯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梁 的抵抗弯矩图,钢筋的弯起与切断设计,钢筋的延伸长度, 65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特殊问题—一受扭作用
剪力墙结构简介。 排架结构:结构体系与受力特点、结构布置与支撑体系,力学计算原则, 等高排架与底部剪力法。 拱结构介绍,拱结构的受力与传力成系、合力拱轴与推力基础。 其他高层结构简介。 第 6 章 6.1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的构成 梁板结构及其力学模型,计算简图与简化过程,何在承担与传力过程,弹 性与塑性设计原则、塑性铰,梁中钢筋的基本构造;板的计算模型的成立条 件与计算假定,单向板与双向板,板中钢筋的基本构造。 6.2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设计 正截面设计理论与基本假定,正截面破坏的实验分析过程,正截面适筋 梁计算公式的推导与适用范围,配筋率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单筋与双筋 矩形截面,T 型截面的计算。 6.3 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问题——裂缝与变形 梁的正截面裂缝特点与分布规律,减小裂缝的措施,梁的刚度与挠度, 减小挠度的措施。 6.4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设计 斜截面与斜截面破坏,剪跨比,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 梁的斜截面抗剪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弯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梁 的抵抗弯矩图,钢筋的弯起与切断设计,钢筋的延伸长度。 6.5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特殊问题——受扭作用
钢筋混凝土梁受扭作用的特殊性、钢筋混凝土梁受扭作用的破坏过程、钢 筋混凝土梁受扭作用的计算原理、变角空间桁架理论。 66特殊钢筋混凝土水平结构——无梁楼盖、楼梯 无梁楼盖的构成与传力路经、柱帽与冲切破坏,楼梯的种类、组成与传力 路经、梁式与板式楼梯 第7章 7.1轴心受压构件 结构中的轴心受压构件、普通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心 受压构件的计算 7.2偏心受压构件的基本概念 偏心与偏心距、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态,大小偏心的判断。 7.3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计算公式与使用条件。 74压弯构件的综合分析 压弯曲线与应用、轴压比 7.5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 纵筋构造与箍筋构造 7.6受拉构件的计算 受拉构件分类、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配筋计算,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配筋 计算 第8章 8.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与原理
钢筋混凝土梁受扭作用的特殊性、钢筋混凝土梁受扭作用的破坏过程、钢 筋混凝土梁受扭作用的计算原理、变角空间桁架理论。 6.6 特殊钢筋混凝土水平结构——无梁楼盖、楼梯 无梁楼盖的构成与传力路经、柱帽与冲切破坏,楼梯的种类、组成与传力 路经、梁式与板式楼梯。 第 7 章 7.1 轴心受压构件 结构中的轴心受压构件、普通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心 受压构件的计算。 7.2 偏心受压构件的基本概念 偏心与偏心距、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态,大小偏心的判断。 7.3 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计算公式与使用条件。 7.4 压弯构件的综合分析 压弯曲线与应用、轴压比。 7.5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 纵筋构造与箍筋构造。 7.6 受拉构件的计算 受拉构件分类、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配筋计算,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配筋 计算。 第 8 章 8.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与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