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价 克服了凯恩斯革命后西方经济学分裂局面,建立起由微观 和宏观两大部分组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西 方经济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但构建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初陋的 探索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千预的理论和政策措施,其政 策主张对战后50~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这一政策主张体系存在夸大政府作用,低估市场规律的倾 向,对西方国家70年代的“滞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理论体系以英美模式为背景,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
• 简要评价 – 克服了凯恩斯革命后西方经济学分裂局面,建立起由微观 和宏观两大部分组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西 方经济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 但构建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初陋的 – 探索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的理论和政策措施,其政 策主张对战后50~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 这一政策主张体系存在夸大政府作用,低估市场规律的倾 向,对西方国家70年代的“滞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其理论体系以英美模式为背景,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 #
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1937)一文中, 用一般均衡理论来描述凯恩斯的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利率(r)是由货币供给(Ms 与货币需求(Ma)决定的。由于货币供给是由央行的货币政 策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量实际由货币需求决定。 货币需求由货币的灵活偏好(L)决定,影响灵活偏好 的因素有交易、预防、投机三个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 防动机又受国民收入(Y)影响,而国民收入又受投资(n 和储蓄(S)的影响,而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又与利率有 密切关系。这样便可以凯恩斯理论的逻辑表述为下述关系:
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1937)一文中, 用一般均衡理论来描述凯恩斯的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利率(r)是由货币供给(Ms) 与货币需求(Md)决定的。由于货币供给是由央行的货币政 策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量实际由货币需求决定。 货币需求由货币的灵活偏好(L)决定,影响灵活偏好 的因素有交易、预防、投机三个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 防动机又受国民收入(Y)影响,而国民收入又受投资(I) 和储蓄(S)的影响,而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又与利率有 密切关系。这样便可以凯恩斯理论的逻辑表述为下述关系:
M。—央行的货币政策(外生变量)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希氏认为凯恩斯与他批评的“古典学派”的利息理论 样,存在循环论证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回到“古典 学派”的方法上来,用一般均衡方法来确定这些相互关联的 变量
Ms 央行的货币政策(外生变量) I r 交易动机 Y r Md L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S 希氏认为凯恩斯与他批评的“古典学派”的利息理论一 样,存在循环论证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回到“古典 学派”的方法上来,用一般均衡方法来确定这些相互关联的 变量
为此他设计ISLM模型,把凯理论的消费函数 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4个概念,与商 品市场、货币市场之间的同时均衡思想联系起来,用 以分析投资、储蓄、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利率 和国民收入6个变量间的关系
为此他设计IS—LM模型,把凯理论的消费函数、 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4个概念,与商 品市场、货币市场之间的同时均衡思想联系起来,用 以分析投资、储蓄、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利率 和国民收入6个变量间的关系。 r LM IS Y
克期对叭型的价 1960年代中期新凯恩斯主义批评这一模型,希氏承认对此负 有责任,尽管凯恩斯本人并不反对这样做,但他一直未作更 多的评论,直到1979年他才对此作了较详尽的说明: l⑤s表示流量均衡,因储蓄与投资都是流量,其均衡与时期相 联系;而LM表示存量均衡,因灵活偏好与货币量都是存量, 其均衡与时点相联系。二者同时均衡与自己观点矛盾。 °他在《资本与增长》中阐明:如一个时期中存量均衡维持, 意味着在这个时期内每一个时点上的存量均衡都被维持。由 于LM尤其是L反映的是灵活性,如果认为它们在一个时期的 每一时点上均衡都被维持,就无灵活性可言。用这种存量均 衡观念来制定LM曲线显然不妥。 °同时,这排斥了不确定性,意味着所有时点上的预期都无例 外地实现,这恰恰是凯恩斯批评“古典学派”的关键所在
希克斯对IS-LM模型的评价 • 1960年代中期新凯恩斯主义批评这一模型,希氏承认对此负 有责任,尽管凯恩斯本人并不反对这样做,但他一直未作更 多的评论,直到1979年他才对此作了较详尽的说明: • IS表示流量均衡,因储蓄与投资都是流量,其均衡与时期相 联系;而LM表示存量均衡,因灵活偏好与货币量都是存量, 其均衡与时点相联系。二者同时均衡与自己观点矛盾。 • 他在《资本与增长》中阐明:如一个时期中存量均衡维持, 意味着在这个时期内每一个时点上的存量均衡都被维持。由 于LM尤其是L反映的是灵活性,如果认为它们在一个时期的 每一时点上均衡都被维持,就无灵活性可言。用这种存量均 衡观念来制定LM曲线显然不妥。 • 同时,这排斥了不确定性,意味着所有时点上的预期都无例 外地实现,这恰恰是凯恩斯批评“古典学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