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I 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差错事故和感染 2.注意药物配伍棼忌,合理输液顺序。注意特殊药物处理, 3.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溶液瓶 ,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 4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需连续输液24h以上者,需每天更换输液管 6.需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差错事故和感染。 2.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合理输液顺序。注意特殊药物处理。 3.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溶液瓶 ,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 4.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需连续输液24h以上者,需每天更换输液管。 6.需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五、输液速度一调节依据 1.病情:心肺功能良好者,4~5ml/min,对于中、重度脱水 病人,早期输液速度宜快;而对于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 般每小时不超过100m。 2.年龄:一般成人4~5mmin;老人、儿童2~4ml/min; 新生儿少于1ml/min。 3.药物作用:如输注20%甘露醇;KCL溶液成人30~40滴 /min,而且浓度不应超过0.3%。特殊药物(垂体加压素、 升血压药物、呼吸兴奋剂等),应严格执行医嘱,保证治疗 效果。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1. 病情:心肺功能良好者,4~5ml/min,对于中、重度脱水 病人,早期输液速度宜快;而对于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一 般每小时不超过100ml。 2. 年龄:一般成人4~5ml/min;老人、儿童2~4ml/min; 新生儿少于1ml /min 。 3. 药物作用:如输注20%甘露醇;KCL溶液成 人30~40滴 /min,而且浓度不应超过0.3%。特殊药物(垂体加压素、 升血压药物、呼吸兴奋剂等),应严格执行医嘱,保证治疗 效果
五、输液速度与输液时间的计算 1.已知输入液体总量,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X点滴系数/输液时间(分钟 2.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X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 X60(分钟)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1. 已知输入液体总量,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X 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分钟 ) 2. 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l) X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 X60(分钟)
六、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液体不滴或滴液不畅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液体不滴或滴液不畅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液体不滴或滴液不畅 针头滑出血管外一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一调整针头或肢体位置 深眭输澶m 阳②春 康 针头阻塞--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祝 压力过低--提高输液瓶或降低肢体位置 静脉痉挛--肢体保暖或热敷 天长市胆睡温黑自限公园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针头滑出血管外—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或肢体位置 针头阻塞--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压力过低 --提高输液瓶或降低肢体位置 静脉痉挛 --肢体保暖或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