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环境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土壤的理化性质分 ■第三节肥料与施肥
第四章 土壤环境 ◼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组成 ◼ 第二节 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三节 肥料与施肥
壤中 英、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 石、辉石、橄榄石等。 2次生矿物矿物经风化积成士作用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 称为次生矿 物 壤中次生矿物主要有层状铝硅酸盐类,如 岭石、蒙伊利有篝铁、铝、硅的氧化物及其含水 (二)土粒的分级 1、分级按照其粒径和性质,将士粒划分为若王等级,称 为土壤粒级,土粒的基本等级有石砾、砂粒、粉(砂)粒、粘 粒四个。 常用的士粒分级标准有国际制和卡庆斯基制,目前国内 采用卡庆斯基制。在卡庆斯基制中,将粒 0.0 i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粒径小于0.0mm的土粒 称为物理性粘粒 2、不同粒级土粒的成分和性质 ①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②物理性质土粒大小不同,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 一、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中的矿物组成 1、原生矿物 在风化过程中只是破碎成大小不同的颗粒, 化学成分和结构都未改变的类矿物,称为原生矿物。土壤中 常见的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 石、辉石、橄榄石等。 2、次生矿物 矿物经风化和成土作用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 称为次生矿物。土壤中次生矿物主要有层状铝硅酸盐类,如 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铁、铝、硅的氧化物及其含水 氧化物,如针铁矿,水铝石等。 (二)土粒的分级 1、分级 按照其粒径和性质,将土粒划分为若干等级,称 为土壤粒级,土粒的基本等级有石砾、砂粒、粉(砂)粒、粘 粒四个。 常用的土粒分级标准有国际制和卡庆斯基制,目前国内多 采用卡庆斯基制。在卡庆斯基制中,将粒径小于1mm而大 于0.0l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粒径小于0.0lmm的土粒 称为物理性粘粒。 2、不同粒级土粒的成分和性质 ① 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② 物理性质 土粒大小不同,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第 一 节 土 壤 的 基 本 组 成
(三)土壤质地 挫紛为饕鼇 大小、比例、组合及其性 2、不同质地土壤的特性 A.砂土类 B.粘土类 C.壤土类 3、土壤质地的改良与利用 (1)增施有机肥料 (2)客士改良 (3)因土种植,综合治理
◼ 一、土壤矿物质 (三)土壤质地 1、土壤质地分类 反映土粒大小、比例、组合及其性 质的土壤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2、不同质地土壤的特性 A.砂土类 B.粘土类 C.壤土类 3、土壤质地的改良与利用 (1)增施有机肥料 (2)客土改良 (3)因土种植,综合治理 。 第 一 节 土 壤 的 基 本 组 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含量 第 1、组成两大类: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 非席殖物质包括动槙物残体的新鲜有机化合物以及 经微生物作用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多种有机产物 腐殖物质在土壤中与矿质土粒结合成有机一无机复 体,不能用机械方法分离出来 量约占土壤有机 员总量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2、含量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有机质转化与士壤生物 ①土壤有机质转化 ②土壤小动物 ③土壤微生物
◼ 二、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含量 1、组成 两大类: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 非腐殖物质包括动植物残体的新鲜有机化合物以及 经微生物作用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多种有机产物。 腐殖物质在土壤中与矿质土粒结合成有机一无机复 合体,不能用机械方法分离出来,其含量约占土壤有机 质总量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2、含量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有机质转化与土壤生物 ① 土壤有机质转化 ② 土壤小动物 ③ 土壤微生物 第 一 节 土 壤 的 基 本 组 成
机员 员过程 士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 第 最后变成c02、水和矿质养分(N、PS、K、Ca、 Mg等)的过程,称为土壤的矿质化过程。 阝3、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士壤微生物把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形成的中间产物重新 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叫做腐殖化过程。 ①组分和元素组成 ②腐殖质的性质 A、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1)有机质的碳氮比(C/N) (2)水分和通气条件 (3)土壤温度 (4)土壤酸碱度
◼ 二、土壤有机质 2、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 最后变成CO2、水和矿质养分(N、P、S、K、Ca、 Mg等)的过程,称为土壤的矿质化过程。 3、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土壤微生物把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形成的中间产物重新 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叫做腐殖化过程。 ① 组分和元素组成 ② 腐殖质的性质 4、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1)有机质的碳氮比(C/N) (2)水分和通气条件 (3)土壤温度 (4)土壤酸碱度 第 一 节 土 壤 的 基 本 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