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近代化学工业从十八世纪末开始,以硫酸,硝酸,纯碱的工业规模的生产过程为开端,至20世纪初,出现了载入化工发展史册的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在1909年,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初,英国的Davis,美国的Walker,Lewis等提出了“化学工程”的概念,发展成为以“单元操作(unit?operations)为基本研究内容的化学工程学。FritzHaber(1868-1934)
11 ◼ 第二阶段:近代化学工业从十八世纪末开始,以硫酸,硝 酸,纯碱的工业规模的生产过程为开端,至20世纪初,出 现了载入化工发展史册的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弗里茨·哈伯 Fritz Haber 在1909年,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 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 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 化学奖。 ◼20世纪初,英国的Davis,美国的 Walker,Lewis等提出了“化学工程”的 概念,发展成为以“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s)为基本研究内容的化学工 程学。 Fritz Haber (1868 - 1934)
第三阶段:现代化学工业(二战前后),在原料路线,技术和设备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在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中,各种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在反应技术和反应器设计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角度深入研究化工生产的物理变化过程,以及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来研究化工生产的化学过程。从而使化学工程学科上升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全面学科12
12 第三阶段:现代化学工业(二战前后),在原料路线,技 术和设备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在以石油和天然气 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中,各种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这 就要求在反应技术和反应器设计方面作出重大努力。 ◼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角度深入研究化工生产 的物理变化过程,以及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来研究 化工生产的化学过程。从而使化学工程学科上升为一门具 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全面学科
·1947年一霍根与华生合著的《化工过程原理》第三分册中论述了动力学和催化过程。·50年代,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化学工程科学》杂志,对反应器内部发生的若干种重要的、影响反应结果的传递过程,如返混、停留时间分布、微观混合、反应器的稳定性等进行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13
13 •1947年——霍根与华生合著的《化工过程原理》第三分册中 论述了动力学和催化过程。 •50年代,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化学工程科学》 杂志,对反应器内部发生的若干种重要的、影响反应结果的 传递过程,如返混、停留时间分布、微观混合、反应器的稳 定性等进行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美国Bird等编写了《传递现象》TransportPhenomena这部历史性的著作TransportPhenomenaSecond EditionR.Byron BirdWarren E,StewartEdwinN.Lightfoot14
14 ◼美国Bird等编写了《传递现象》( Transport Phenomena ) 这部历史性的著作
TO荷兰vanKrevelen提出“化学反应工程”的概念。1957年,阿姆斯特丹,第一届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VanKrevelen作首篇综合性报告:Micro-andMacro-Kinetics对化·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趋于大型化,学反应过程的开发和反应器的可靠设计提出迫切要求;·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深厚的基础;数学模型方法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反应工程理论研究提拱有效的方法和工具。15
15 荷兰van Krevelen提出“化学反应工程”的概念。 1957年,阿姆斯特丹,第一届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Van Krevelen作首篇综合性报告:Micro- and Macro- Kinetics •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趋于大型化,对化 学反应过程的开发和反应器的可靠设计提出迫切要求; •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深厚的基 础; •数学模型方法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反应工程理论研究 提拱有效的方法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