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实验异戊二烯规则 凡是以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为基本单位,以头尾 相接的方式而结合的化合物,通式为(cHB)n 结构中异戊二烯的结合方式有头头、尾尾相接, 甚至无法用异戊二烯的基本单元来划分,这又如何解 释呢? Ruzicka提出了所有萜类的前体物是“活性的 异戊二烯”的假设。 生源异戊二烯规则( 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一、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实验异戊二烯规则(empirical isoprene rule) 凡是以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为基本单位,以头尾 相接的方式而结合的化合物,通式为(C5H8 )n。 结构中异戊二烯的结合方式有头-头、尾-尾相接, 甚至无法用异戊二烯的基本单元来划分,这又如何解 释呢?Ruzicka提出了所有萜类的前体物是“活性的 异戊二烯”的假设。 .生源异戊二烯规则(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葡萄糖/ CHCOOH-/→-Hoc^Y~OH 醋酸 OH (三磷酸腺苷)2ATPY 甲戊二羟酸(MA) 焦磷酸异戊烯酯(IP)于构化 焦磷酸二甲基烯丙酯( DMAPP) 在生物体内形成的真正前体生物体内的“活性异戊二烯”物质 半萜 ↓酶作用、缩合 焦磷酸香叶酯(GPP)行生,单萜 工PP 倍半萜 焦磷酸金合欢酯(FP) X (x2尾-尾二聚) 工PP 三萜 二萜 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GPP) 工PP 四萜 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酯(GFPP) 二倍半萜
CH3 COOH OH OH 葡萄糖 HOOC 醋酸 甲戊二羟酸 (MVA) (三磷酸腺苷)2ATP 焦磷酸异戊烯酯(IPP) 焦磷酸二甲基烯丙酯(DMAPP) 异构化 半萜 酶作用、缩合 焦磷酸香叶酯 在生物体内形成的真正前体 生物体内的“活性异戊二烯”物质 (GPP) 焦磷酸金合欢酯(FPP) 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GGPP) 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酯(GFPP) IPP IPP IPP 衍生 单 萜 倍半萜 三 萜 二 萜 四 萜 二倍半萜 × 2 × 2 ( × 2 尾-尾二聚 )
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2生源异戊二烯规则 (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凡是由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的化合物都称萜类, 通式为(c5Hg)n
一、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2.生源异戊二烯规则 (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凡是由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的化合物都称萜类, 通式为(C5H8 )n
本章内容 、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结构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本 章 内 容 一、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二、结构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萜类的结构分类 帖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分类碳数(c5Hn 存在 半萜 n=1 植物叶 单萜 10 23 挥发油 倍半萜15 挥发油 二萜 20 4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二倍半萜25 5海绵、植物病菌 三萜 30 6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四萜 40 8植物胡萝卜素 多聚萜~7.5×103至~3×105(C3Hn橡胶、硬橡胶
倍半萜 15 3 挥发油 单萜 10 2 挥发油 半萜 5 n=1 植物叶 二、萜类的结构分类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二萜 20 4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二倍半萜 25 5 海绵、植物病菌 三萜 30 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四萜 40 8 植物胡萝卜素 多聚萜 ~7.5×103至~3×105 (C5H8 )n 橡胶、硬橡胶 分 类 碳数 (C5H8 )n 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