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长期金融资产 长期金融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 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 (1)企业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的投资、对合 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 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 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在企业集团 内部):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 认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 值与企业为取得投资而支付的补价之间的差额作为资 本公积项目处理
(六)长期金融资产 长期金融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 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 (1)企业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的投资、对合 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 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 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在企业集团 内部):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 认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 值与企业为取得投资而支付的补价之间的差额作为资 本公积项目处理
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 值是合并方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①成本法 A: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对子公司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 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B:在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 资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获得被投资单 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应确认投资收益,但是如果该股 利超过了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 部分,(即对投资前的利润进行分配)应作为清算股利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 值是合并方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①成本法 A: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对子公司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 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B:在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 资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获得被投资单 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应确认投资收益,但是如果该股 利超过了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 部分,(即对投资前的利润进行分配)应作为清算股利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权益法 A:权益法适用范围: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 投资 B:有关会计处理 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大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 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 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一XX公司”科目,贷记“营业外 收入”科目。 在持有投资期间,长期股权投资依据被投资单位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的变动
②权益法 A:权益法适用范围: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 投资 B: 有关会计处理 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大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 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 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科目,贷记“营业外 收入”科目。 在持有投资期间,长期股权投资依据被投资单位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的变动
(4)财务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投资收益因为采用不同的 会计核算方法而质量不同。成本法下,投资收益 来自于被投资单位的现金股利,而权益法下,确 认的投资收益一般大于收到的现金股利,造成最 后一定的投资收益没有对应的现金流支撑。 M
(4)财务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投资收益因为采用不同的 会计核算方法而质量不同。成本法下,投资收益 来自于被投资单位的现金股利,而权益法下,确 认的投资收益一般大于收到的现金股利,造成最 后一定的投资收益没有对应的现金流支撑
◇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 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 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般指长期债券投资, 质量分析应注意: (1)对债权相关条款的履约行为进行分析 (2)分析债权人的偿债能力 (3)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定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 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 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般指长期债券投资, 质量分析应注意: (1)对债权相关条款的履约行为进行分析 (2)分析债权人的偿债能力 (3)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