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人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1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 第 部分 第三都分 四 得 分评卷人 第 部分 (1-6题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受有豪华的舞台,没有明兄的阵容,央视推也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清新 简约的形式,如一缕清风把 )而来,将观众紧紧吸引在电视机前 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全越介绍,汉字听写大会并非一踱而就,而是进行了两 年的研究和论证,并为此进杆子长达三午的制作备。因为事关重大,大家都希望尽 量严pn ),他说:“这不是一个浮燥、奢华均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 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最广大的观众在电同步参与,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 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捏拼子写出相应的字。(2分) 拂()面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应改为 (3)“一蹴而就”中,“就”的意思 1分)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3)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4) ,沿测阻绝。(道元《三峡》) (5)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初春的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C.想不到昔目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目相看 D.瘦西湖上的五亭桥可谓别具一格,个园假山的堆叠,更是巧夺天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1 ①然而近年来,算盘好像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了一般。 ②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举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③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 ④这意味着“零零后”们可能不知道珠算为何物 ⑤2001年教育部门颁发的《又务批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原因是珠算的 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 可为学生减负。 ⑤3①④②B.③②①⑤④C.③①⑤2④D.⑤②③④① 5.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共4分) (1)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2分) 修改意见: (2)谷歌推出的“濒危语言”项目,目的是旨在救300多种正逐渐消失的语言。(2分) 修改意见 6.去年冬天的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雾霾,自由呼吸”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共4分) (1)某小组搜集到石家庄市日空气质量监测点交布的空气质量部分数据,请你根据 下面表格的数据,提取两条有关空气污染的信息(2分) 检测站点 气质量指数 质量状况PM2.5浓度 封龙山 37 严,分染 7IHg/m 人民会堂 417 世纪公园 3201g/m3 西北水源 严重;染 401g/m3 高新区 严重污 310ug/m3 职工医院 严重污染383/m 化工学校 471 严重污染 (2)下面是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的一幅关于雾霾的漫画,请你仔细观察,用简洁的语 言描述画面内容。(2分 ?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第二部分 (7~23题46分) 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7-9题。(6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义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无时夜叩门。 7.这首诗的作者是 (人名)。(1分)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描写农村日常生活,题材普通但立意新巧,使用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 然成趣。 B.额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转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 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宜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飞 D.诗人紧扣诗题“游”,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积,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段见闻,通 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忘体现 9.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有人说“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 哪里。(3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 【甲】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环?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鸣!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 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眼“顾康耻耳。联当去章省货,轻薄赋,选用史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格遗,外 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取:属不上,③: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0.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吏 薄 (2)轻薄赋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或异二者之为或请重法以禁之B.吾谁与归上与群臣论止盗 C.不足为外人道也民之所以为资者D.人则无法家拂土则自不为盗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文: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译文 13.根据【甲】文内容,完成下面问题。(2分 (1)文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语句是 (2)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14.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太宗防也为盗的方2(4分) 答 分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5-18题。(11分) 封 小议“正能就 ①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它需要量的暴动。“负”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列 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福。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 远方。因此,我们需要“正能量 ②何为“正能量”?英国心理学家理查这·怀斯受对“正能亚”一词的定义是:一切 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开满幸福的方力和感情。说白了,正能量 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念力,就是一种朝气途勃的生活势。 ③积蓄正能量能带来快乐,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使康 极、乐观的人带有 更多的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险你,今你受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染, 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因此,我们应该多文一些这样的目度 和知己,他们可能学识广博,兴趣广泛,阳光健底;他们也可能知足常乐,幽默容有,A 受人生;他们还可能诚实守信,正直果敢,不走权端……不管怎么说,这些朋友、知己带 给你更多的是乐观向上的力量,而不是低眉苦脸的惆像 冬。④有时,我们也应该释放正能量。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带有比较 负能量的人:喻东西摆在他面前,总习惯性地只看不足、麻须和问题,这也不好那 不好,这也不对那也不行;本来好好的工作,也常常觉得枯燥乏味,这山望着那山示、 如此这般。这就需要你运用自己的正能爱,去形响他们,去释他们身上的“负能量 面对这些身陷困感,热于争执成态度消机的人,你应当尽力做个智者,尝试着去正面引 领他。或许,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能够帮助别人,原来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⑤有正能量的人更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其实,人们喜欢光明快乐的人,都乐于和有 正能量的人交往。因此我们会觉得自己那点不开心的事情,原来不过是生命中一个微不足 道的小插曲,没什么大不了的,更无须沉涵其间。装了一率水的杯子,乐观的人看到的是 半杯水,悲观的人看到的是丰个空杯。无论你怎么看,那个杯子都是装了一半的水,不以 你的意态为转移,那我们为何不让自己多一点满足,多一点快乐呢?如果你想生活得更充 实、美好,不妨从现在开始,多积蓄点正能量,多释放点正能量,尽情地感受正能量带给 你的快乐 设,⑥当然,我们需要“正能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是说,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去解决。 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愈来愈美好!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6.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7.选文从哪几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 答 18.下列句子传递出的情怀不后于“正能量”的一项是(2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海。 分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5分) 给生活加点糖 ①在我家小区附近,经常一群打工着碍点。他们大都不修边幅,蹲在路边抽着廉价 烟,我服上还残留着灰点、油。他们身后支着破旧的自行车,车把上插着写有“房屋补 漏”“疏通下水道”“油漆工”字样的牌子。 ②我每天都会从那儿经过,赶上家里的屋顶涵水了、来子脱漆了,就顺路请他们去做 点零工。他们长年凭手艺吃饭,活儿做得自然不错,只是每回瞧着他们干活,总觉得有点 压抑。开始时,也说不清为什么,后来有点明白了,应该是他们眉目间流露出来的艰 难吧。 ③有一次,因为下水道堵塞,我又习惯性地去请他们。那是个40来岁的中年男人 少言塞语,然工时眉头紧鼓。给他递工钱时,我忍不住打开了话厘于,“师傅,您手艺真 好!”中年男人苦笑着说:“不好行吗?干了20多年了,一家老小都指望着我吃饭呢!现 在,啥都涨价,就俺每天挣这点工钱,真是不够花啊。做工还得碰运气呢,不是每天都有 活干!哪像你们在单位上班,平涝保收!”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