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街中学2006-2007年度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5个小题,其中23题 为附加题;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6小题,共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hui( )心,她爱大自 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 虑的嬉戏,或是心旷神y()的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 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画出,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2分) (1)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渲腾。 (2)山尖全白了,给篮天镶上一道银边。 (3)德高望众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 (4)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4.、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 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分) 5.《西游记》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请你用 四五个字再写出其中两个故事 。(2分)
戌街中学 2006-2007 年度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5 个小题,其中 23 题 为附加题;满分 100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含 1—6 小题,共 20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 huì( )心,她爱大自 然的美,尤爱皎.( )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 虑的嬉戏,或是心旷神 yí( )的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 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 2.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画出,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2 分) (1)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渲腾。 ( ) (2)山尖全白了,给篮天镶上一道银边。 ( ) (3)德高望众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 ) (4)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 ....的程度。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4.、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了,我们都 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 分) 5.《西游记》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请你用 四五个字再写出其中两个故事: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2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6.名句填空。(任选10空,10分。全部填对可得1分) (1)在诗人何其芳的笔触下,秋天 在农家里,秋天 在渔船上,秋 在牧羊女的眼里 (2)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正如孔子 所言:“ (3)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世说新语·咏雪》) (4)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记录了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依依不舍的约 定的两句诗是“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写出两句描写离愁别绪的诗句」 阅读(包括7-23小题, 多读几遍,你 评卷人 定行! 共计40分) (一)(10分) (甲)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 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 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 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乙)小石城山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 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份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 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 类智者所施也。 7.解释加点的词。(2分) (1)裁如星点裁: (2)少北而东少 (3)人烟市肆市肆 (4)良久乃已良久:
6.名句填空。 (任选 10 空,10 分。全部填对可得 1 分) (1)在诗人何其芳的笔触下,秋天 在农家里,秋天 在渔船上,秋 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 (2)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正如孔子 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公大笑乐。(《世说新语·咏雪》) (4)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记录了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依依不舍的约 定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写出两句描写离愁别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包括 7—23 小题, 共计 40 分) (一)(10 分) (甲)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 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 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 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 “鬼.市”云。 (乙)小石城山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 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 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 类智者所施也。 7.解释加点的词。(2 分) (1)裁.如星点 裁: (2)少.北而东 少: (3)人烟市.肆. 市肆: (4)良久..乃已 良久: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多读几遍,你一 定行!
8.为下列加点词在(甲)文中找同义词。(2分) (1)有若门焉() (2)望甚远() 9.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1)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2)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10.(甲)文中把“山市”又称为‘‘鬼市’’的原因是什么?(乙)文“其 西出,寻之无所得”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纸船(8分) 寄母亲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干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纸船》的作者是我国女作家 原名 。请你写出你 知道的她的其他作品《 》。(2分) 12.前一首诗里,作者叠纸船是希望“ ”;(引诗答)2分) 13.前一首诗“我要他到的地方”是指什么地方?(2分) 14.前一首诗里揭示中心的诗句是哪一句?(2分 (二)洗脚(11分)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 父亲洗一次脚
8.为下列加点词在(甲)文中找同义词。(2 分) (1)有若.门焉( ) (2)望甚.远( ) 9.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 分) (1)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2)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10.(甲)文中把 “山市”又称为‘‘鬼市’’的原因是什么?(乙)文“其 一西出,寻之无所得”的原因是什么?(4 分) (二)纸 船(8 分) ——寄母亲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1.《纸船》的作者是我国女作家 ,原名 。请你写出你 知道的她的其他作品《 》、《 》。 (2 分) 12.前一首诗里,作者叠纸船是希望“ ”;(引诗答)(2 分) 13.前一首诗“我要他到的地方”是指什么地方?(2 分) 14.前一首诗里揭示中心的诗句是哪一句?(2 分) (二) 洗脚(11 分)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 父亲洗一次脚
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 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 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 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 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 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 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 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 地想:[甲]若千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 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 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再水里却安静 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 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 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 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 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 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 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 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 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 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 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 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 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 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 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 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 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 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再水里却安静 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 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 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 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 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 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 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 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
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 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 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选自《扬子晚报》)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6.文中A、B两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2 分) 17.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3分) 18.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 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一点探究,说出你的看法和 理由。(4分) (三(11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 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9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姓名)。(2分) 20语段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春天,请分别找出一例句。(3 视觉: 味觉 听觉: 21语段中哪一句是作者想像的情景?(2分)
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 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 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选自《扬子晚报》)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16.文中 A、B 两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2 分) 17.文中 [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3 分) 18.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 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一点探究,说出你的看法和 理由。(4 分) (三)(11 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 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9.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姓名)。(2 分) 20.语段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春天,请分别找出一例句。(3 分) 视觉: 味觉: 听觉: 21.语段中哪一句是作者想像的情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