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般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五·魏晉南北朝時期 318 (一)魏晉的巫教 318 (二)南北朝的巫教 321 六·隋唐時期 324 (一)隋代的巫教 324 (二)唐代的巫教 326 1·朝廷的好巫 326 2·唐代社會的巫教 328 七·雨宋時期 330 (一)宋代的反巫思潮 330 (二)宋代社會的巫教 333 (三)遼金代的薩滿教 336 八·元明時期 338 (一)元代的巫教 338 (二)明代的巫教 341 九·清代與現今的巫教 345 (一)清代的巫教 345 (二)現今的巫教 349 第二節 對後世的影鎏 351 一·文學方面 352 (一)對文字學的影響 352 (二)對古文献的影響 356 (三)對神話的影響 358 1·民間文學中的神話 358 2·神話的内容 359 (四)對歌謠的影響 362
目 錄 (19) (五)對戳曲的影響 365 (六)對小說的影響 368 二·思想方面 371 (一)對陰陽五行的影響 371 (二)對道教的影響 376 (三)對佛教的影響 380 三·藝術方面 386 (一)對美俯的影響 387 1·装飾畫方面 387 2·巖盡方面 390 3·雕塑方面 391 (二)對歌舞的影響 393 四·科學方面 395 (一)對罄學的影響 395 1·中國馨學的發展 395 2·留學的著作 398 (二)對天文學的影響 400 1·天文曆法 400 2·占星術 402 (三)對占卜與數學的影響 404 第六章 結論 408 参考暨引用書目 411 專書 411 (一)古籍文獻 411
(20) 殷商甲骨卜辞所見之巫術 1·經部 411 2·史部 411 3·子部 412 4·集部 414 (二)近人研究論著 415 1·中國地區的参考資料 415 2·外國地區的参考資料 425 二·論文 427 三·其他 433 四·引用甲骨文著錄簡稱表 433 附錄: 甲骨刻辭所見之「巫」「祝」「奏」「烄」、 「舞」字用例 435 附錄1·甲骨刻辭所見之「巫字用例 435 附錄2·甲骨刻辭所見之「祝」字用例 441 附錄3·甲骨刻辭所見之「奏」字用例 455 附錄4·甲骨刻辭所見之「舞字用例 466 附錄5·甲骨刻辭所見之「烄」字用例 475 後記 47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巫術的概况 一·巫布的概斌 崇信鬼神為古代宗教儀式即巫教儀式的最主要丙涵之一,·亦 為許多人類社群共有的或普遍存在的巫術活動現象。中國古代社會 即為其中之一·儘管其起源已無可考查,然就夏商周三代而言·依 古人傅述得知·其對鬼神之熊度雖不盡相同·然而,其相信鬼神之 存在且崇敬其權威,則並無二致。2 至於古人所崇信的鬼神·於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献中,有關祭祀 對象的記錄甚多,如《周禮》〈大宗伯)篇便有其記载,其云: 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王建保 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禋祀祀吴天、上帝。以寳 本善在定義上特將巫教信仰與佛、道、基督教等的教圍宗教不作為區 别,則稱之為「巫教」。詳見本書第二章〈巫義研究〉·第二節〈巫 術與宗教〉篇· 2 《十三經注疏》《禮記》,卷五十四,〈表記〉,戴三代對鬼神之態 度有言:「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速之。…殿人尊神,率民以事 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頁 1641~1642
般商甲骨卜静所見之巫糊 柴祀日、月、星、辰。以槱撩祀司中、司命、飄師、雨師。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狸沈祭山、林、川、澤。 以副辜祭四方、百物。以肆就裸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 祠春享先王,以褊夏享先王·以誉秋享先王,以蒸冬享先 王。3 據此不難得知,古代所崇信的鬼神,依《周禮》所記可大别為三 類:一,天神…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雨; 二·地舐…社、稷、五祀·五嶽、山、川、林、澤、四方、百物; 三’人鬼…先王。 由此觀之,中國古代祭配的對象·除至上神(帝:天)外,舉凡 日月星辰、風雨雷雲、山川河海、草木鳥默、…乃至各種物事及 死人之亡魂·均為神鹽之一。‘如此大大小小的鬼神,於古人的觀 念中·遂形成一種有别於人世間的「鬼神世界」。 巫術信仰(即巫教)為人類史上最早出現的文化型態之一·張光 直曾提及,其言: 3 《十三經注疏》《周禮》,〈春官宗伯〉,卷十八,〈大宗伯〉,頁 757~758。 另見於《十三經注疏》《禮記》·卷四六;〈祭法〉,頁 1587~1592·其所截之祭祀對象,亦大致與此相同。卜群中所見的 鬼神·亦可以《周禮》所别之三大類統括之:天神…上帝、日、柬 母、西母、雲、風、雨、霉;地祇…社、四方、四戈、四巫、山、 川;人鬼…先王、先公、先姚、諸子、諸母、舊臣。見陳夢家, 《殷墟卜辭綜述》,頁561~603·亦可参見於本需第四章(殷商甲 骨卜醉所見之巫衡〉,第一節(交通鬼神方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