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极光。极光的颜色取决于被碰撞原子的类型,如果光线是蓝色、紫色或红色的,被碰 撞的应该是氮原子,如果粒子与氧原子碰撞,极光则主要呈绿色。 ③极光的形状和颜色千变万化,在天空中呈现出帐幕状、弧状、带状、射线状和云 状等多种形状,光彩夺目,令观赏者大为着迷。极光常常在地球磁极附近的一个椭圆形区域 内移动,可以延伸到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这 一椭圆形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太阳风的强弱和速度。在每11年一循环的太阳活动盛期,这 区域面积最大。 ④极光也在白天出现,但由于阳光太强,肉眼无法观察到。只要大气和磁场条件与 地球相似,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能够产生极光现象。由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土星的极地地 区同样出现了红色的极光。和地球一样,土星上的极光也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⑤202年2月份,在芬兰距北极圈250公里的卡克斯劳塔宁上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 极光。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夜空很晴朗,人们抬起头,看到了一团形状奇特的绿光。当人 们边走边寻找最佳观测点的时候,时间仿佛停顿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抬头看天,把这当作 一次难得的、不容错过的良机。 ⑥在这一地区,从9月初到第二年的4月份,一年中约有200个夜晚能够看到极光,但 要具备几个基本观赏条件:天空无云,并且没有任何影响视线的光线,因为城市的灯光会使 人看不到亮度较弱的极光。最强烈的极光亮度能跟月亮相媲美。 ⑦但极光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它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1989 年,太阳引发的一场地磁风暴就使得加拿大魁北克的600多万居民遭受断电之苦。 16.请简要说明“极光”的形成。(2分) 答 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极光产生在地球的两极。 B.土星上也有极光,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C.粒子和氮原子碰撞,极光呈蓝色、紫色或红色。 D.极光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 18.文章的第⑥段中,“这一地区”指的是哪里?在这里观察极光要有哪些条件?(3分) 答:“这一地区”指 条件:①:② 19.本文主要使用了 说明方法。(3分 (四)(13分)心中的紫苏 彭晓玲 (1)在老家,谁也不会特意种紫苏,只是任其年年岁岁野野地生满院子。 (2)紫苏清秀的秆儿泛着点点幽光,举着片片紫紫的叶儿,叶儿是极具情韵的圆弧,其上 爬了些瘦瘦的叶脉,叶之边缘圈着密密的细齿,浪漫地柔柔地起伏。于是,原本世俗的农家 小院,因有了紫苏,便平添了细密的情趣和意韵 (3)其时,我并不了解紫苏,但我却固执地认为我与紫苏定有什么前世渊源。我发现不光 我喜欢紫苏,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喜欢。总是挑一个晨光初露的早上,母亲挎着精致的小竹篮, 领着我缓缓走向团团的紫苏,此时,紫苏泛着神秘的金紫的光晕。母亲弯下腰,轻轻地掐住 嫩嫩的紫苏尖。我痛心了,赶紧背过身去。母亲看到我无奈的眼神,笑了笑,说:“傻女 妈这不是只掐紫苏尖么?”回过身看了看,那可爱的紫苏仍巧笑倩兮,我才略略好过些 (4)尔后,母亲用清清的井水濯洗那满满的一篮紫苏,沾染着泉水灵性的紫苏愈发可爱 其懒懒的神情,又似娇柔的婴儿。再尔后,一枝枝紫苏尖,舒缓地躺在竹盘上,净着幽幽的 紫亮。其实,金黄色的阳光,斜斜地笼在紫苏上,似有泛泛的紫光升腾
绚丽的极光。极光的颜色取决于被碰撞原子的类型,如果光线是蓝色、紫色或红色的,被碰 撞的应该是氮原子,如果粒子与氧原子碰撞,极光则主要呈绿色。 ③极光的形状和颜色千变万化,在天空中呈现出帐幕状、弧状、带状、射线状和云 状等多种形状,光彩夺目,令观赏者大为着迷。极光常常在地球磁极附近的一个椭圆形区域 内移动,可以延伸到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这 一椭圆形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太阳风的强弱和速度。在每 11 年一循环的太阳活动盛期,这一 区域面积最大。 ④极光也在白天出现,但由于阳光太强,肉眼无法观察到。只要大气和磁场条件与 地球相似,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能够产生极光现象。由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土星的极地地 区同样出现了红色的极光。和地球一样,土星上的极光也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⑤2002 年 2 月份,在芬兰距北极圈 250 公里的卡克斯劳塔宁上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 极光。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夜空很晴朗,人们抬起头,看到了一团形状奇特的绿光。当人 们边走边寻找最佳观测点的时候,时间仿佛停顿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抬头看天,把这当作 一次难得的、不容错过的良机。 ⑥在这一地区,从 9 月初到第二年的 4 月份,一年中约有 200 个夜晚能够看到极光,但 要具备几个基本观赏条件:天空无云,并且没有任何影响视线的光线,因为城市的灯光会使 人看不到亮度较弱的极光。最强烈的极光亮度能跟月亮相媲美。 ⑦但极光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它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1989 年,太阳引发的一场地磁风暴就使得加拿大魁北克的 600 多万居民遭受断电之苦。 16.请简要说明“极光”的形成。(2 分) 答: 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极光产生在地球的两极。 B.土星上也有极光,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C.粒子和氮原子碰撞,极光呈蓝色、紫色或红色。 D.极光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 18.文章的第⑥段中,“这一地区”指的是哪里?在这里观察极光要有哪些条件?(3 分) 答:“这一地区”指 条件:① ;② 。 19.本文主要使用了 、 、 说明方法。(3 分) (四)(13 分) 心中的紫苏 彭晓玲 ⑴在老家,谁也不会特意种紫苏,只是任其年年岁岁野野地生满院子。 ⑵紫苏清秀的秆儿泛着点点幽光,举着片片紫紫的叶儿,叶儿是极具情韵的圆弧,其上 爬了些瘦瘦的叶脉,叶之边缘圈着密密的细齿,浪漫地柔柔地起伏。于是,原本世俗的农家 小院,因有了紫苏,便平添了细密的情趣和意韵。 ⑶其时,我并不了解紫苏,但我却固执地认为我与紫苏定有什么前世渊源。我发现不光 我喜欢紫苏,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喜欢。总是挑一个晨光初露的早上,母亲挎着精致的小竹篮, 领着我缓缓走向团团的紫苏,此时,紫苏泛着神秘的金紫的光晕。母亲弯下腰,轻轻地掐住 嫩嫩的紫苏尖。我痛心了,赶紧背过身去。母亲看到我无奈的眼神,笑了笑,说:“傻女, 妈这不是只掐紫苏尖么?”回过身看了看,那可爱的紫苏仍巧笑倩兮,我才略略好过些。 ⑷尔后,母亲用清清的井水濯洗那满满的一篮紫苏,沾染着泉水灵性的紫苏愈发可爱, 其懒懒的神情,又似娇柔的婴儿。再尔后,一枝枝紫苏尖,舒缓地躺在竹盘上,净着幽幽的 紫亮。其实,金黄色的阳光,斜斜地笼在紫苏上,似有泛泛的紫光升腾
(5夕阳西下,母亲带着微微的笑,轻柔柔地将干紫苏捡到一只粗瓷蓝花碗里。接着,放 上红红的辣椒粉,咕啷咕嘟倒上白白的醋,撒上少许黄黄的甘草粉,拌了几拌,紫苏便复活 了。不一会儿,母亲又端来已晒好的李子干,倒入紫苏碗里,又拌了拌,山野的清香便弥漫 而来。我仍气愤愤的,万般无奈,才拈起一根紫苏尝尝。霎时,有一种清清的酸酸的甜甜的 辣辣的酒的醇味,潜移默化在紫苏的味道中了。真太奇怪了。先前的不快一扫而光,在那淸 贫的童年,能尝到预示着人生滋味的紫苏,连日子都有了回味 6)院子里,紫苏仍旁若无人地亭亭玉立,渐长渐高,长成了一棵棵紫苏树。到了秋天, 紫苏树上有了一串串紫色的花,紫紫的花蕾细细碎碎,紫色的叶瓣却更见深沉。秋天快过去 时,母亲将紫苏连根拔起,在院子里拍打了一番,再将紫苏晾在屋檐下,在纷纷扰扰的日子 里,任其不时牵起人们一种因时光飞逝而带来的淡淡的伤感。 ()如果运气好,碰巧有一条小鱼,母亲一定会做紫苏焖鱼。好在这次,只是摘了几瓣紫 苏叶,轻巧地丢入滚滚的白嫩嫩的鱼汤里。随着夜色渐浓渐黑,紫苏的香气混合着鱼肉的鲜 气愈来愈浓。而晕黄的灯光下,那青花瓷碗特别诱人,碗里盛着紫苏焖鱼。鱼汤稠稠地白, 紫苏,更嫩了,就那么优雅地浮在鱼之侧汤之上;还没吃,嘴里就一片清凉了。于是乎,童 年再枯黄的日子也会变得有枝有叶 (8)许多年后的一个春日,我回到故园,就是冲紫苏而去的。山冲里仍然唱着古老的童谣, 紫苏仍悠闲地长在院子里,仍浸润着紫紫的意蕴。走近紫苏,在其周围不停地辗转,仿佛间, 棵棵紫苏正在向着蓝天舒展自己的色泽,紫得忧郁,肇得风骨,勃勃的生命力汩汩流淌。 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会顽强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灵性? (⑨)只有紫苏能告诉我,紫苏那不屈的茎杆,那五味的叶尖 20.这篇短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从段到段,三部分的大意可以概括为 紫苏、怜爱紫苏、紫苏。(4分) 2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对紫苏的怜爱之情?(各不超过10个字)(3分) 22.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到“清贫的童年”“童年再枯黄的日子”?这与写紫苏有什么关系? (4分) 答 23.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答 (五)(12分)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 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 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 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 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 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 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
⑸夕阳西下,母亲带着微微的笑,轻柔柔地将干紫苏捡到一只粗瓷蓝花碗里。接着,放 上红红的辣椒粉,咕啷咕嘟倒上白白的醋,撒上少许黄黄的甘草粉,拌了几拌,紫苏便复活 了。不一会儿,母亲又端来已晒好的李子干,倒入紫苏碗里,又拌了拌,山野的清香便弥漫 而来。我仍气愤愤的,万般无奈,才拈起一根紫苏尝尝。霎时,有一种清清的酸酸的甜甜的 辣辣的酒的醇味,潜移默化在紫苏的味道中了。真太奇怪了。先前的不快一扫而光,在那清 贫的童年,能尝到预示着人生滋味的紫苏,连日子都有了回味。 ⑹院子里,紫苏仍旁若无人地亭亭玉立,渐长渐高,长成了一棵棵紫苏树。到了秋天, 紫苏树上有了一串串紫色的花,紫紫的花蕾细细碎碎,紫色的叶瓣却更见深沉。秋天快过去 时,母亲将紫苏连根拔起,在院子里拍打了一番,再将紫苏晾在屋檐下,在纷纷扰扰的日子 里,任其不时牵起人们一种因时光飞逝而带来的淡淡的伤感。 ⑺如果运气好,碰巧有一条小鱼,母亲一定会做紫苏焖鱼。好在这次,只是摘了几瓣紫 苏叶,轻巧地丢入滚滚的白嫩嫩的鱼汤里。随着夜色渐浓渐黑,紫苏的香气混合着鱼肉的鲜 气愈来愈浓。而晕黄的灯光下,那青花瓷碗特别诱人,碗里盛着紫苏焖鱼。鱼汤稠稠地白, 紫苏,更嫩了,就那么优雅地浮在鱼之侧汤之上;还没吃,嘴里就一片清凉了。于是乎,童 年再枯黄的日子也会变得有枝有叶。 ⑻许多年后的一个春日,我回到故园,就是冲紫苏而去的。山冲里仍然唱着古老的童谣, 紫苏仍悠闲地长在院子里,仍浸润着紫紫的意蕴。走近紫苏,在其周围不停地辗转,仿佛间, 一棵棵紫苏正在向着蓝天舒展自己的色泽,紫得忧郁,肇得风骨,勃勃的生命力汩汩流淌。 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会顽强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灵性? ⑼只有紫苏能告诉我,紫苏那不屈的茎杆,那五味的叶尖。 20.这篇短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从 段 到段,三部分的大意可以概括为 紫苏、怜爱紫苏、 紫苏。(4 分) 2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对紫苏的怜爱之情?(各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① ② ③ 22.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到“清贫的童年”“童年再枯黄的日子”?这与写紫苏有什么关系? (4 分) 答: 23.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五)(12 分)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 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 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 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 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 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 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
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 好体会。 ⑤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 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 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 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⑦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 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懂的地方就放过它不理会了,而是暂放过 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⑧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 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2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删掉后对句意表达的准确性影响最小的一项是()(2分) 一般人常常(A)以为,对任何(B)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C)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D)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 的理由 25.陶渊明对读书的独到见解是 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1分) 26.《英雄记钞》和陆象山语录中的哪句话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基本一致?(用原文回 答)(2分) 《英雄记钞》: 陆象山语录: 27.第⑥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28.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4个原因。(4分) ① ③ 三、作文(50分) 29.跑步,能锻炼身体;跑步,能磨炼意志。人的一生都在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平坦的 大道上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幽静的小路上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崎岖的山路上跑步。请以“跑 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跑步的情景,可以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 说明跑步锻炼的原理、方法等等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诗歌不得少于20行) 第二编积累运用 第一讲语音和汉字 【考查要点】 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①能熟练 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
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 好体会。 ⑤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 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 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 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⑦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 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懂的地方就放过它不理会了,而是暂放过, 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⑧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 面有 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2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删掉后对句意表达的准确性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2 分) 一般人常常(A)以为,对任何(B)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C)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D)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 的理由。 25.陶渊明对读书的独到见解是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1 分) 26.《英雄记钞》和陆象山语录中的哪句话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基本一致?(用原文回 答) (2 分) 《英雄记钞》: 陆象山语录: 27.第⑥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 分) 答: 28.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 4 个原因。(4 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 分) 29.跑步,能锻炼身体;跑步,能磨炼意志。人的一生都在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平坦的 大道上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幽静的小路上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崎岖的山路上跑步。请以“跑 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跑步的情景,可以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 说明跑步锻炼的原理、方法等等。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在 600 以上(诗歌不得少于 20 行)。 第二编 积累运用 第一讲 语音和汉字 【考查要点】 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①能熟练 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其中 3000 个左
右会写。②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 速度。③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知识疏理】 本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 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试题特点】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 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 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汉字题还 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解题导引】 例1.(2004·重庆北培实验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住宿(xi)衬托(chen)天伦之乐(len) B.探究(tan)馈赠(kui)生机盎然(ang) C.祈祷(dao)携带(xie)肃然起敬(s) D.哺育(p)绽放(zhan)恰然自得(y1) 此题意在考査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 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排除该项, 再继续査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有两处错误, 住宿”中的“宿”应读“s”,“天伦之乐”中的“伦”应读“lun”,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 B项中的“探”应读“tan”;C项没有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D项中的“哺”应读“b”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有误 的,或者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或者是“加点字读音完全 相同的一项”。 例2.(2004·黄冈)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an()轻怕重 ②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i() ③吏二缚一人诣()王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这是一道主观题,也是一道综合考査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冋音字、形似字正确 书写汉字,不写错字、别字,同时能给古汉字注音。①句中应写“拈”,②句中“底”和“砥” “抵”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区分难,书写时也易混淆。根据语境应填“砥”。③句中 的“诣”应读“yi”。④句中的“鲜”是多音字,句中是“少”的意思,应读“xian”。本题 的答案是:①拈②砥③yi④xian 例3.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你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了吧,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句 你最喜欢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4.书写及语音基本功考查 说明:本题不需要直接作答,依据你的卷面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 这两道题分别是湖北武汉市和恩施市题,都是书写题,也是两道创新题。例3的创新之 处在于:题干首先用很亲切的语言肯定考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字一定写得更漂亮;然后 让考生自己从课文中选喜欢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第三是通过对这句话的书写展示自己最好 的字。例4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全卷书写作为一道题。这种对书写的倡导是很有意义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
右会写。②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 速度。③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知识疏理】 本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 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试题特点】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 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 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汉字题还 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解题导引】 例 1.(2004·重庆北培实验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住宿(xiǔ) 衬托(chèn) 天伦之乐(lén) B.探究(tān) 馈赠(kuì) 生机盎然(àng) C.祈祷(dǎo) 携带(xié) 肃然起敬(sù) D.哺育(pǔ) 绽放(zhàn) 怡然自得(yí) 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 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排除该项, 再继续查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此题可用排除法。A 项有两处错误, “住宿”中的“宿”应读“sù”,“天伦之乐”中的“伦”应读“lún”,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 B 项中的“探”应读“tàn”;C 项没有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D 项中的“哺”应读“bǔ”。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有误” 的,或者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或者是“加点字读音完全 相同的一项”。 例 2.(2004·黄冈)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轻怕重。 ②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 dǐ( )。 ③吏二缚一人诣( )王。 ④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这是一道主观题,也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确 书写汉字,不写错字、别字,同时能给古汉字注音。①句中应写“拈”,②句中“底”和“砥”、 “抵”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区分难,书写时也易混淆。根据语境应填“砥”。③句中 的“诣”应读“yì”。④句中的“鲜”是多音字,句中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本题 的答案是:①拈 ②砥 ③yì ④xiǎn 例 3.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你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了吧,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句 你最喜欢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 4.书写及语音基本功考查。 说明:本题不需要直接作答,依据你的卷面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 这两道题分别是湖北武汉市和恩施市题,都是书写题,也是两道创新题。例 3 的创新之 处在于:题干首先用很亲切的语言肯定考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字一定写得更漂亮;然后 让考生自己从课文中选喜欢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第三是通过对这句话的书写展示自己最好 的字。例 4 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全卷书写作为一道题。这种对书写的倡导是很有意义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
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 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三是要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 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常见失误】 解答这部分试题常见的毛病是考生受方言的影响,在声母卷舌或不卷舌、韵母是鼻音还 是边音上出差错。还有就是多音字的问题,考生也常常产生失误。 【考点精练】 1.(2004·天津)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附和(he)离间(jian)称职( cheng) B.嗜好(shi)辍学(zhui)畸形(q1) C.惬意(qe)挑衅(xin)腼腆(tian) D.弓弦(xian)玷污(zhan)恐吓(xia) 2.(2004·海淀)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铿锵(qang)挪动(nu)不无裨益(bi) B.琴弦(xin)褴褛(I0)载歌载舞(zai) C.兑换(dui)处理(chu)哄堂大笑(hong) D.摇曳(ye)别墅(sh)大事渲染(xuan) 3.(2004·海淀)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夙夜忧叹(s)一狼洞其中(打洞) B.人不知而不愠(yin)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C.及郡下,诣太守(yi)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D.属引凄异(sh)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因为 4.(2004·遂宁)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喑哑(yin)裨益(bi)粗犷( kuang)迥异( Jiong) B禁锢(g)玷污(dian)狭隘(di)不屑(xue) C雾霭(ai)缄默(jian)附和(he)拮据(j) D畸形(ji)造诣(y1)渲染(xudn)坚韧(ren) 5.(2004·佛山)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绚丽(xuan)修葺(qi)B.酝酿( liang)涉猎(she) C.粗糙(z0)龟裂(jun)D轩榭(xe)迸裂(bing) 6.(2004·湛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衷心(zhng)衣着(zho)B.枯萎(gu)侥幸(xio) C.凝重(ning)应和(he)D.谦逊(sin)婆娑(sho) 7.(2004·广西)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债券(juan)和谐(jie)分外(fen)挑拨离间(jian) B动辄(zhe)腼腆(tian)干涸(he)更新换代(geng) C谦逊(xun)执拗(ao)招聘(ping)破绽百出(zhan) D恐吓(xia)檄文(x1)纸砚(xan)随声附和(he) 8.(2004·北海)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yn)绽放(zhan)忍俊不禁(jin) B蜕变(tui)畸形(q1)根深蒂固(di) C修茸(q1)窥视(gu)杞人忧天(qi) D猝然(cu)镂空(ou)拈轻怕重(zhan) 9.(2004·贵阳)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 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三是要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 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常见失误】 解答这部分试题常见的毛病是考生受方言的影响,在声母卷舌或不卷舌、韵母是鼻音还 是边音上出差错。还有就是多音字的问题,考生也常常产生失误。 【考点精练】 1.(2004·天津)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附和(hé) 离间(jiàn) 称职(chèng) B.嗜好(shì) 辍学(zhuì) 畸形(qí) C.惬意(qiè) 挑衅(xìn) 腼腆(tiǎn) D.弓弦(xián) 玷污(zhān) 恐吓(xià) 2.(2004·海淀)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铿锵(qāng) 挪动(nuó) 不无裨益(bì) B.琴弦(xián) 褴褛(lǚ) 载歌载舞(zài) C.兑换(duì) 处理(chù) 哄堂大笑(hōng) D.摇曳(yè) 别墅(shù) 大事渲染(xuān) 3.(2004·海淀)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夙夜忧叹(sù) 一狼洞其中(打洞) B.人不知而不愠(yùn) 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C.及郡下,诣太守(yì)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D.属引凄异(sh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因为) 4.(2004·遂宁)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喑哑(yīn) 裨益(bì) 粗犷(kuǎng) 迥异(jiǒng) B.禁锢(gù) 玷污(diàn) 狭隘(ài) 不屑(xuè) C.雾霭(ǎi) 缄默(jiān) 附和(hè) 拮据(jù) D.畸形(jī) 造诣(yì) 渲染(xuàn) 坚韧(rèn) 5.(2004·佛山)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绚丽(xuàn) 修葺(qì) B.酝酿(liàng ) 涉猎(shè) C.粗糙(zāo) 龟裂(jūn) D.轩榭(xiè ) 迸裂(bìng) 6.(2004·湛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衷心(zhōng) 衣着 (zháo) B.枯萎 (gū) 侥幸(xiāo) C. 凝重(níng) 应和 (hè) D.谦逊 (sùn) 婆娑(shā) 7.(2004·广西)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债券(juàn) 和谐(jiē) 分外(fèn) 挑拨离间(jiàn) B.动辄(zhé) 腼腆(tiǎn) 干涸(hé) 更新换代(gēng) C.谦逊 (xùn) 执拗(ào) 招聘(pìng) 破绽百出(zhàn) D.恐吓(xià) 檄文(xí) 纸砚(xàn) 随声附和(hè) 8.(2004·北海)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yùn) 绽放(zhàn) 忍俊不禁(jīn) B.蜕变(tuì) 畸形(qí) 根深蒂固(dì) C.修葺(qì) 窥视(guī) 杞人忧天(qǐ) D.猝然(cù) 镂空(lòu) 拈轻怕重(zhān) 9.(2004·贵阳)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