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活动(呼吸、分解有机质等)产生二氧化碳及有机酸导致 土壤酸性。 ■某些士壤专性微生物(硫化和硝化细菌等)对物质的转化作用(碲和 氮素氧化为硫酸和硝酸)导致士酸性 ■高等植物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和富集作用导致土壤酸性。 ■地形 ■通过盐基淋失(高地形)和复盐基(低洼地形)作用而间接影响士壤 酸碱性。 人类 人类的生产活动(如长期施用生理酸性或酸性肥料)而导致土壤酸性。 ■农田灌溉的复盐基作用而影响士壤镶酸碱性。 ■内部因素 ■土壤盐基饱和度及交换性阳离孑的组成 ■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 氢铝质土壤呈酸性(pH<65) 钙质士壤一呈中性至微碱性(pH78) 钠质土壤呈强碱性(pH>85 ■土壤空气的CO2分压
◼ 土壤微生物活动(呼吸、分解有机质等)产生二氧化碳及有机酸导致 土壤酸性。 ◼ 某些土壤专性微生物(硫化和硝化细菌等)对物质的转化作用(硫和 氮素氧化为硫酸和硝酸)导致土壤酸性。 ◼ 高等植物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和富集作用导致土壤酸性。 ◼ 地形 ◼ 通过盐基淋失(高地形)和复盐基(低洼地形)作用而间接影响土壤 酸碱性。 ◼ 人类 ◼ 人类的生产活动(如长期施用生理酸性或酸性肥料)而导致土壤酸性。 ◼ 农田灌溉的复盐基作用而影响土壤酸碱性。 ◼ 内部因素 ◼ 土壤盐基饱和度及交换性阳离子的组成 ◼ 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 ◼ 氢铝质土壤—呈酸性(pH<6.5) ◼ 钙质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pH7-8) ◼ 钠质土壤—呈强碱性(pH>8.5) ◼ 土壤空气的CO2分压
■石灰性和钙质土壤的pH与土壤空气的CO2分压密切相关 2pH=K+pCatpCO2=K-logICO2M/Ca** 式中K为常数(K→pKa/Ks),数值般为1010.5,pCa和pCO分 别数Ca浓度和CO2分压的负对数 ■石灰性和钙庋土壤的pH随土壤空气CO2分压的增加而堿小,故测定石 灰性和钙质土壤pH时最好应在固定CO2分压下进行,并必须达到平衡 时读数 ■土壤含水量 ■土壤pH-般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故测定土壤pH值时必须注 意土小比,通常应控制在1/至1/5之间。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淹水或施用有机肥可促进土壤还原性发展,从而影响土壤的p值。 ■酸性土墳淹水或施用绿肥后pH升高(还原性碳酸铁、锰呈碱性或酸性 硫酸盐被还原为中性硫化物) ■碱性和微鍼性土壤淹水或施用绿肥后pH有所下降有机酸和碳酸的综 合作用)。 l.土壤氧化还原性 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 石灰性和钙质土壤的pH与土壤空气的CO2分压密切相关。 ◼ 2pH=K+pCa+pCO2=K - log[CO2]/[Ca ++ ] 式中K为常数(K=pKa/Ks),数值一般为10—10.5, pCa和pCO2分 别数Ca ++浓度和CO2分压的负对数。 ◼ 石灰性和钙质土壤的pH随土壤空气CO2分压的增加而减小,故测定石 灰性和钙质土壤pH时最好应在固定CO2分压下进行,并必须达到平衡 时读数。 ◼ 土壤含水量 ◼ 土壤pH一般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故测定土壤pH值时必须注 意土/水比,通常应控制在1/1至1/5之间。 ◼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 淹水或施用有机肥可促进土壤还原性发展,从而影响土壤的pH值。 ◼ 酸性土壤淹水或施用绿肥后pH升高(还原性碳酸铁、锰呈碱性或酸性 硫酸盐被还原为中性硫化物)。 ◼ 碱性和微碱性土壤淹水或施用绿肥后pH有所下降(有机酸和碳酸的综 合作用)。 Ⅱ.土壤氧化还原性 ◼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