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精】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3功率习 题新人教版必修2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功率的理解和计算 1.对公式P=F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一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B.P一定是合力的功率 此公式中F与v必须共线 D.此公式中F与v可以成任意夹角 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根据P=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 段时间内任意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 运动速率成反比
优等学生有些有学习计划,有些没有,而尖子学生则普遍的有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到一天的学习计划,而且能保质执行,也正是在这种保质保量的计划学习下,尖子学生比优等学生平均每天相对多出了30 分钟的学习时间。30分钟时间虽短,但高手之间的较量也恰恰是在这分毫之间。比如说优等学生提高语文是有空时就看一下课外书,而尖子学生则是有较固定的每周阅读量计划,这种随机与计划之间的日积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门功课加起来,30-50分的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就区分出了优等学生和尖子学生。 1 / 9 【精】【精】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3 功率习 题新人教版必修 2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 功率的理解和计算 1.对公式 P=Fv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一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B.P 一定是合力的功率 C.此公式中 F 与 v 必须共线 D.此公式中 F 与 v 可以成任意夹角 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 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根据 P=Fv 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根据 P=可知,只要知道时间 t 内机器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 段时间内任意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 P=Fv 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 运动速率成反比
3.从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重为10N的物体,物体在 空中运动3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当物体落地时,重力的 瞬时功率为() A.400WB.300W C.500WD.700W 4.同一恒力按同样方式施加在同一物体上,使它分别从静止开始 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的一段距离,两次恒力的 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两者的关系是() A.W1>W2,P1>P2 B.W1=W2,P1<P2 C. WI=W2, P1>P2 D.W1<W2,P1<P2 5.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 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F的功率和 0~t1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A,B.F2t1 C.,D. F2t1 知识点二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6.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加速运动,若阻力不变,则牵引力 F和它的瞬时功率P的变化情况是()
优等学生有些有学习计划,有些没有,而尖子学生则普遍的有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到一天的学习计划,而且能保质执行,也正是在这种保质保量的计划学习下,尖子学生比优等学生平均每天相对多出了30 分钟的学习时间。30分钟时间虽短,但高手之间的较量也恰恰是在这分毫之间。比如说优等学生提高语文是有空时就看一下课外书,而尖子学生则是有较固定的每周阅读量计划,这种随机与计划之间的日积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门功课加起来,30-50分的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就区分出了优等学生和尖子学生。 2 / 9 3.从空中以 4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重为 10N 的物体,物体在 空中运动 3s 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当物体落地时,重力的 瞬时功率为( ) A.400WB.300W C.500WD.700W 4.同一恒力按同样方式施加在同一物体上,使它分别从静止开始 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的一段距离,两次恒力的 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 W1、P1 和 W2、P2,则两者的关系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5.一质量为 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 时刻开始, 将一个大小为 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 t=t1 时刻 F 的功率和 0~t1 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 A.,B., F2t1 m C.,D., F2t1 m 知识点二 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6.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加速运动,若阻力不变,则牵引力 F 和它的瞬时功率 P 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P变大B.F变小,P不变 C.F变大,P变大D.F不变,P不变 7.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设该同学在 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 是其重力的0.02倍,则正常骑行时的速度大小约为(g取10m/s2)() A.3m/sB. 4m/s C. 13m/sD. 30m/s 8.(多选)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 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 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可能有() 图L7-3-1 A.F2=F1,v1>v2B.F2=F1,v1<v2 C.F2>F1,v1>V2D.F2<F1,v1<v2 知识点三生活中的功率问题 9.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了100s时间跑上20m高的高楼,他登 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的数值是 A. 10WB. 100WC. lkWD. 10kW 个小孩站在船头,在如图L7-3-2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 下用同样大小的拉力拉绳,经过相同的时间t(船未碰)小孩所做的功W1、 W2及在t时刻小孩拉绳的瞬时功率P1、P2的关系为(
优等学生有些有学习计划,有些没有,而尖子学生则普遍的有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到一天的学习计划,而且能保质执行,也正是在这种保质保量的计划学习下,尖子学生比优等学生平均每天相对多出了30 分钟的学习时间。30分钟时间虽短,但高手之间的较量也恰恰是在这分毫之间。比如说优等学生提高语文是有空时就看一下课外书,而尖子学生则是有较固定的每周阅读量计划,这种随机与计划之间的日积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门功课加起来,30-50分的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就区分出了优等学生和尖子学生。 3 / 9 A.F 不变,P 变大 B.F 变小,P 不变 C.F 变大,P 变大 D.F 不变,P 不变 7.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设该同学在 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 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 是其重力的 0.02 倍,则正常骑行时的速度大小约为(g 取10m/s2)( ) A.3m/sB.4m/s C.13m/sD.30m/s 8.(多选)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 F1 作用下做速度为 v1 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 F2,物体做速度为 v2 的匀速 运动,且 F1 与 F2 功率相同.则可能有( ) 图 L7-3-1 A.F2=F1,v1>v2B.F2=F1,v1<v2 C.F2>F1,v1>v2D.F2<F1,v1<v2 知识点三 生活中的功率问题 9.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了 100s 时间跑上20m 高的高楼,他登 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的数值是( ) A.10WB.100WC.1kWD.10kW 10.一个小孩站在船头,在如图 L7-3-2 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 下用同样大小的拉力拉绳,经过相同的时间t(船未碰)小孩所做的功W1、 W2 及在 t 时刻小孩拉绳的瞬时功率 P1、P2 的关系为( )
图L7-3-2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综合拓展 11.(多选)如图L7-3-3甲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 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 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ν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 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L7-3-3 A.物块的质量为1kg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 C.0~3s时间内,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32W D.0~3s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12J 12.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若 有两个雨滴从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m1、m2,落至地面前均已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落地时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C.:D.):) 13.如图L7-3-4所示,手持一根长为L的轻绳的一端在水平桌
优等学生有些有学习计划,有些没有,而尖子学生则普遍的有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到一天的学习计划,而且能保质执行,也正是在这种保质保量的计划学习下,尖子学生比优等学生平均每天相对多出了30 分钟的学习时间。30分钟时间虽短,但高手之间的较量也恰恰是在这分毫之间。比如说优等学生提高语文是有空时就看一下课外书,而尖子学生则是有较固定的每周阅读量计划,这种随机与计划之间的日积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门功课加起来,30-50分的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就区分出了优等学生和尖子学生。 4 / 9 图 L7-3-2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综合拓展 11.(多选)如图 L7-3-3 甲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 θ=37°的 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 F,力 F 的大小随时 间 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 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如图丙 所示.已知 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L7-3-3 A.物块的质量为 1kg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7 C.0~3s 时间内,力 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0.32W D.0~3s 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5.12J 12.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若 有两个雨滴从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 m1、m2,落至地面前均已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落地时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m1∶m2B.∶ m2 C.∶D.)∶) 13.如图 L7-3-4 所示,手持一根长为 L 的轻绳的一端在水平桌
面上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绳子始终保持与该圆 周相切,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也在桌面上做匀速圆 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求: (1)绳子的拉力大小; (2)手拉木块做功的功率 图 L7-3-4 14.如图L7-3-5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 为相等.t=0时,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在 不同时间段内有不同的值,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g取10m/s2).求: 匚时间t() 拉力F(N) 8 (1)4s末拉力的瞬时功率 (2)6~8s内拉力所做的功; (3)8s内拉力的平均功率 图L7-3-5 1.C[解析]公式P=Fv中的F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也可以是 物体所受的某个力,但F、v必须共线,故C正确 2.D[解析]机器做功多,但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话,功率未必大, 故选项A错误;只有当功率一定时,汽车的牵引力才与速度成反比,故 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由功率的定义式求岀的是平均功率而不是瞬 5/9
优等学生有些有学习计划,有些没有,而尖子学生则普遍的有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到一天的学习计划,而且能保质执行,也正是在这种保质保量的计划学习下,尖子学生比优等学生平均每天相对多出了30 分钟的学习时间。30分钟时间虽短,但高手之间的较量也恰恰是在这分毫之间。比如说优等学生提高语文是有空时就看一下课外书,而尖子学生则是有较固定的每周阅读量计划,这种随机与计划之间的日积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门功课加起来,30-50分的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就区分出了优等学生和尖子学生。 5 / 9 面上做半径为 r、角速度为 ω 的匀速圆周运动,绳子始终保持与该圆 周相切,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也在桌面上做匀速圆 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求: (1)绳子的拉力大小; (2)手拉木块做功的功率. 图 L7-3-4 14.如图 L7-3-5 所示,质量为 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 为相等.t=0 时,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在 不同时间段内有不同的值,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g 取 10m/s2).求: 时间 t(s) 0~2 2~4 4~6 6~8 拉力 F(N) 4 8 4 8 (1)4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 (2)6~8s 内拉力所做的功; (3)8s 内拉力的平均功率. 图 L7-3-5 1.C [解析]公式 P=Fv 中的F 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也可以是 物体所受的某个力,但 F、v 必须共线,故 C 正确. 2.D [解析]机器做功多,但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话,功率未必大, 故选项A 错误;只有当功率一定时,汽车的牵引力才与速度成反比,故 选项 B 错误,选项 D 正确;由功率的定义式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而不是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