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政府对立宪的态度 ◆载泽说:“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之 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 ◆1905年,载泽等五位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归国后, 指出“立宪”的真正用意;一是可保“皇位永固”; 二使“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 ◆“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 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侯调查局后,若果无妨碍, 则必决意实行。”(慈禧太后)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君主上权的就 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 清政府统治等义务,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
满清政府对立宪的态度 载泽说:“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之 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 1905年,载泽等五位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归国后, 指出“立宪”的真正用意;一是可保“皇位永固” ; 二使“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 。 “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 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侯调查局后,若果无妨碍, 则必决意实行。”(慈禧太后)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君主上权的就 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 清政府统治等义务,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载泽 与徐世昌、端方、戴鸿慈、绍英被派为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次年回国,上 《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宪政摆 在列国之首,奏请访日德例,改行君主 立宪政体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载泽 与徐世昌、端方、戴鸿慈、绍英被派为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次年回国,上 《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宪政摆 在列国之首,奏请访日德例,改行君主 立宪政体
立宪派的反映 ◆1、立宪派:指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 体,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 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他的政权组织 改变一下,颁布宪法、召开国会,以便资产阶级上层 能够参与政权。 ◆2、代表人物: ◆国外:康有为、梁启超 ◆国内:张謇 ◆3、反映:当清政府宣布仿行立宪时,得到立宪派的热 烈欢迎;当“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时,他们开始发生 分化,一部分人转向革命
立宪派的反映 1、立宪派:指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 体,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 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他的政权组织 改变一下,颁布宪法、召开国会,以便资产阶级上层 能够参与政权。 2、代表人物: 国外:康有为、梁启超 国内:张謇 3、反映:当清政府宣布仿行立宪时,得到立宪派的热 烈欢迎;当“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时,他们开始发生 分化,一部分人转向革命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张謇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张謇
◆观点 ◆“一个革命运动的发生,不在专制统治的 败坏或者压迫到了极点的时候,而反是 统治者措意改善,压迫已经减轻、政治 趋向开明之后”,此所谓,“高压者不 惜增加你的痛苦,但痛苦不能构成不满; 痛苦愈是加深,愈无反抗的余地。” 张朋园:《立宪派和辛亥革命》
◆观点 “一个革命运动的发生,不在专制统治的 败坏或者压迫到了极点的时候,而反是 统治者措意改善,压迫已经减轻、政治 趋向开明之后”,此所谓,“高压者不 惜增加你的痛苦,但痛苦不能构成不满; 痛苦愈是加深,愈无反抗的余地。” ——张朋园:《立宪派和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