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 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 一主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 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1、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距离的拉大 ◆西方世界“向完全社会化过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 切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 图为上海出版的《民呼日报》刊登 的 一副漫画
1、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距离的拉大 西方世界“向完全社会化过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一 切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 图为上海出版的《民呼日报》刊登 的 一副漫画
2、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4年日俄战争 (2)清政府统治走向覆亡 ◆A、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B、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 展
2、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4年日俄战争 (2)清政府统治走向覆亡 A、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B、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 展
预备立宪 ◆1、预备立宪的过程 ◆(1)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2)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废除科举制度) ◆(3)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4)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2、预备立宪的实质 ◆(1)其目的是清政府的自我挽救,不是“兴民权”,而是在于 “皇位永固”、“内乱可弥” 2)其方式虽宣布立宪,但却以预备为由而不实行立宪,欺骗 社会公众 ◆(3)《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以及责任内阁的组成,是为加强 中央集权和消灭革命
预备立宪 1、预备立宪的过程 (1)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2)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废除科举制度) (3)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4)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2、预备立宪的实质 (1)其目的是清政府的自我挽救,不是“兴民权”,而是在于 “皇位永固” 、 “内乱可弥” ; (2)其方式虽宣布立宪,但却以预备为由而不实行立宪,欺骗 社会公众; (3)《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以及责任内阁的组成,是为加强 中央集权和消灭革命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准备“预备立宪”,各地立宪派组织团体,并发起国会请愿 运动。图为1910年第二次国会请愿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