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共知识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法规与政策常识 1.了解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知道党和国家近几年有关教育的重大政策。 3.关注近期市级以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有关 政策、规定。 (二)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1.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教育教 学实践,善于运用其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关注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思考并加以借鉴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通识性知识 1.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知道其相应的理论支撑, 2.掌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3.关注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思考并加以借鉴 、题型示例 2006年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专业考试 公共知识试卷 、选择题 ()1.2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针对我国 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法律作出了不少新规定,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④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在以下教学方式中,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有 A.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2006公共知识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法规与政策常识 1. 了解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 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知道党和国家近几年有关教育的重大政策。 3. 关注近期市级以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有关 政策、规定。 (二)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1.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教育教 学实践,善于运用其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 关注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思考并加以借鉴。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通识性知识 1. 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知道其相应的理论支撑。 2. 掌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3. 关注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思考并加以借鉴。 二、题型示例 2006 年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专业考试 公共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 ( )1.2006 年 9 月 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针对我国 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法律作出了不少新规定,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④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 )2.在以下教学方式中,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有 A.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B.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C.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通过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不利于学生学习动机 保持的做法是 A.学生主动参与受到赞许,有满足感 B.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 C.消除所学知识对学生能力的挑战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产生挫折感 作业难度适中,使学生有成就感 ()4.保持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通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教师能生动形象地讲解教学内容 ②教师善于调控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多元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④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堂笔记的检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学活动中要遵循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学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师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通过严格课堂纪律确立自身的威信 ②教师要以其高尚的人格引导和影响学生正确价值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③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知识方面享有毋庸置疑的权威 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我国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有助于形成的健 康心理。 A.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B.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C.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通过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3.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不利于学生学习动机 保持的做法是 A.学生主动参与受到赞许,有满足感 B.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 C.消除所学知识对学生能力的挑战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产生挫折感 D.作业难度适中,使学生有成就感 ( )4.保持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通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教师能生动形象地讲解教学内容 ②教师善于调控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多元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④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堂笔记的检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 )5.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学活动中要遵循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学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 )6.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师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通过严格课堂纪律确立自身的威信 ②教师要以其高尚的人格引导和影响学生正确价值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③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知识方面享有毋庸置疑的权威 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 )7.我国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有助于形成的健 康心理。 A.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B.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D.具有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8.自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规范。培养学生行为自律, 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班杜拉基于他的社会学习论,提出了自律行为养成的三个阶段历程 理论。这三个阶段是指 ①自我观察②自我评价③自我选择④自我强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优秀班主任荣老师在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 集体,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不能放过 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荣老师的工作经验说明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B.建立学生档案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操行评定 ()10.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正确舆论树立与否,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 标志之一。班级正确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下面 不属于班集体已经形成正确舆论的表现是 A.明辨是非B.管理规范 C.团结合作D.充满正义 二、案例分析题。 学生王志上课迟到了。以下是李老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形 情形 李老师:王志,你今天又迟到了!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从明天起你必须按时上课! 王志:(低头无语) 情形 李老师:王志,你今天又迟到了,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王志:老师,我马上要参加区中学生运动会了,从这个星期起要参加强化训练,我已经 跟班主任何老师请过假了。 李老师:哦,是这样啊,参加运动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过,你缺课的部分怎么办呢? 王志:嗯……,我也正发愁呢!怎么办呢? 老师:放学后你到我办公室来,我给你把缺课的部分补起来,行吗?
B.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C.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D.具有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 )8.自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规范。培养学生行为自律, 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班杜拉基于他的社会学习论,提出了自律行为养成的三个阶段历程 理论。这三个阶段是指 ①自我观察②自我评价③自我选择④自我强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 )9.优秀班主任荣老师在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 集体,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不能放过 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荣老师的工作经验说明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 B.建立学生档案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操行评定 ( )10.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正确舆论树立与否,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 标志之一。班级正确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下面 不属于班集体已经形成正确舆论的表现是 A. 明辨是非 B.管理规范 C.团结合作 D.充满正义 二、案例分析题。 学生王志上课迟到了。以下是李老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形: 情形一 李老师:王志,你今天又迟到了!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从明天起你必须按时上课! 王志: (低头无语) 情形二 李老师:王志,你今天又迟到了,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王志:老师,我马上要参加区中学生运动会了,从这个星期起要参加强化训练,我已经 跟班主任何老师请过假了。 李老师:哦,是这样啊,参加运动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过,你缺课的部分怎么办呢? 王志:嗯……,我也正发愁呢!怎么办呢? 老师:放学后你到我办公室来,我给你把缺课的部分补起来,行吗?
王志:那太好了,放学后一定去找你,谢谢老师。 试比较以上两种情形,就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谈谈你的见解。 三、简答题。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位教师进行了以下尝试:他先指导学生自学,提出探究 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探究主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学生通过讨论形成本组探究方案,然 后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结果,记录、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最后,各组学生在课堂上宣读实 验报告并相互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种探究式教学予以分析。 中学语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课 程标准”)和《全日制高中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 纲”)的要求,根据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对申请中小学教师中级及以上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试行专业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特制定以下考试说明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职称考试考查的内容包括公共知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设 计教法研究、专业知识四部分内容 除公共知识外,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法研究、专业知识三部分的具体考 查内容与要求如下: 1、正确理解与阐释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并依据其内容解释语文学科的相关问题。 2、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确定不同年段的语文教学标 高与要求。 3、依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和课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适宜的教学方法 4、独自确定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案。 5、独自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案。 6、准确把握各类现代文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意图,对各类现代文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和 到位的赏析。 7、正确掌握古诗和文言文相关知识,准确把握各类古诗和文言文大意。 8、按要求写作各类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认识与思考
王志:那太好了,放学后一定去找你,谢谢老师。 试比较以上两种情形,就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谈谈你的见解。 三、简答题。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位教师进行了以下尝试:他先指导学生自学,提出探究 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探究主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学生通过讨论形成本组探究方案,然 后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结果,记录、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最后,各组学生在课堂上宣读实 验报告并相互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种探究式教学予以分析。 中学语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课 程标准”)和《全日制高中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 纲”)的要求,根据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对申请中小学教师中级及以上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试行专业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特制定以下考试说明。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职称考试考查的内容包括公共知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设 计教法研究、专业知识四部分内容。 除公共知识外,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法研究、专业知识三部分的具体考 查内容与要求如下: 1、正确理解与阐释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并依据其内容解释语文学科的相关问题。 2、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确定不同年段的语文教学标 高与要求。 3、依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和课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适宜的教学方法。 4、独自确定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案。 5、独自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案。 6、准确把握各类现代文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意图,对各类现代文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和 到位的赏析。 7、正确掌握古诗和文言文相关知识,准确把握各类古诗和文言文大意。 8、按要求写作各类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认识与思考
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在试题难度上略作区分,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 题目形式上稍有区别 试卷结构及分值:全卷由“公共知识”(30分,详见P169页)、“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教材教法”(35分)、“专业知识”(35分)三部分构成,共100分。具体结构见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 2006年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专业考试 中学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课标(大纲)教材教法 、阅读《大自然的礼赞》一文,按要求答题。(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者必做) 大自然的礼赞 李长之 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而且这种 东西也一定存在。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 为他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角色平凡,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 下去,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 的幻影的疲劳,我们都为一点补偿了,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一种慰藉了。因为剧场总是好的, 切靠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却比较悠久些。 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崇高的。 观众、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有谁感到没有归宿的么?到大自然里去 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的能 力。大自然在这地方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 却只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 度以内,她却又鼓舞人们,完成人们,把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发挥 大自然有种种律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 人们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 白地说出来的,但是一个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大自然的骄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 然不必事先告诉。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高尔基、达芬奇,这都是在
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在试题难度上略作区分,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 题目形式上稍有区别。 试卷结构及分值:全卷由“公共知识”(30 分,详见 P169 页)、“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教材教法”(35 分)、“专业知识”(35 分)三部分构成,共 100 分。具体结构见题型示例。 二、题型示例 2006 年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专业考试 中学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课标(大纲)教材教法 一、阅读《大自然的礼赞》一文,按要求答题。(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者必做) 大自然的礼赞 李长之 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而且这种 东西也一定存在。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 为他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角色平凡,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 下去,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 的幻影的疲劳,我们都为一点补偿了,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一种慰藉了。因为剧场总是好的, 一切靠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却比较悠久些。 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崇高的。 观众、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有谁感到没有归宿的么?到大自然里去。 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的能 力。大自然在这地方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 却只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 度以内,她却又鼓舞人们,完成人们,把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发挥。 大自然有种种律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 人们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 白地说出来的,但是一个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大自然的骄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 然不必事先告诉。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高尔基、达芬奇,这都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