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课标(大纲)教材教法 、阅读《大自然的礼赞》一文,按要求答题。(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者必做) 大自然的礼赞 李长之 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 也一定存在。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为他 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角色平凡,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下去 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的幻影 的疲劳,我们都为一点补偿了,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一种慰藉了。因为剧场总是好的,一切靠 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却比较悠久些 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崇高的。观众、 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有谁感到没有归宿的么?到大自然里去 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的能力。 大自然在这地方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却只 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度以 内,她却又鼓舞人们,完成人们,把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发挥, 大自然有种种律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人们 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白地 说出来的,但是一个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大自然的骄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然不 必事先告诉。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高尔基、达芬奇,这都是在大自 然的爱护之下,而完成了自己的。 大自然往往给她的骄儿一种伟大课题,以课题为重,大自然便不惜给她的骄儿以种种的或甘 或苦的经历,几乎让他们不能胜任。她不溺爱,她对于她的子孙并不平等 愚妄的人们,对她是可以怨尤的,然而她不管,她呈现给愚妄的人们的,就是驳杂、混乱, 她不求愚妄的人们的了解,也因为他们不能了解 大自然在天才们的跟前,却是和悦的,她那条理和秩序,完全启示于天才。 天才没有不了解大自然的,大自然对天才,也永不会不爱护
第一部分课标(大纲)教材教法 一、阅读《大自然的礼赞》一文,按要求答题。(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者必做) 大自然的礼赞 李长之 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 也一定存在。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为他 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角色平凡,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下去, 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的幻影 的疲劳,我们都为一点补偿了,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一种慰藉了。因为剧场总是好的,一切靠 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却比较悠久些。 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崇高的。观众、 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有谁感到没有归宿的么?到大自然里去。 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的能力。 大自然在这地方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却只 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度以 内,她却又鼓舞人们,完成人们,把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发挥。 大自然有种种律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人们 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白地 说出来的,但是一个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大自然的骄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然不 必事先告诉。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高尔基、达芬奇,这都是在大自 然的爱护之下,而完成了自己的。 大自然往往给她的骄儿一种伟大课题,以课题为重,大自然便不惜给她的骄儿以种种的或甘 或苦的经历,几乎让他们不能胜任。她不溺爱,她对于她的子孙并不平等。 愚妄的人们,对她是可以怨尤的,然而她不管,她呈现给愚妄的人们的,就是驳杂、混乱, 她不求愚妄的人们的了解,也因为他们不能了解。 大自然在天才们的跟前,却是和悦的,她那条理和秩序,完全启示于天才。 天才没有不了解大自然的,大自然对天才,也永不会不爱护
大自然,有情感,也有意志。她不盲目,也不麻木。她不是没有智慧,她的智慧乃是溶化于 情感、意志之中。情感最可靠,大自然是任情感的,一如她所爱护的天才。 她不但任情感,而且喜欢表现出来,你就看浓绿如油的春水吧,这是她的情感的表现,高空 淡远的秋云呢,也是她情感的表现。她处处在流露,她处处似乎情不自禁。 大自然是感官的,是色相的。她忘不掉美。丑的出现,只是在人们对于美的破坏之际。她要 点缀一切,她要种种色调,而且那色调要纯粹,要单一。你瞧吧,雪、红叶、云、秋霁的文 岚,夏木的浓荫,…… 大自然就是艺术家。音乐和绘画,她天天在创造。人间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的艺术的副 本。在人们忘掉或者忽视了大自然的艺术的时候,往往是人间艺术堕落的时候,一旦携手, 那才可以抬头。 艺术家必有意匠,大自然的意志就表现在她创造的艺术品的意匠里。大自然的意志是生,所 以所有大自然的艺术,是生的表现的艺术 大自然、天才、艺术,是宇宙间最永恒的,最伟大的,最庄严的。然而这一切源于大自然, 因作大自然礼赞 (作于1934年5月有删改) 1.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你所选择的教学对象的实际设计出三个问题 要求:(1)先确定教学对象,你选择的教学对象是。(A高中B.初中) (2)设问应体现文本解读的本质,要整体把握文本。 (3)设问应体现出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 (4)设问应明确而精练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3.如果将本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文本,结合所选年段学生的特点,说说本文对提升学生的认 识、丰富学生的思想有哪些价值,请分条表述。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者必做)
大自然,有情感,也有意志。她不盲目,也不麻木。她不是没有智慧,她的智慧乃是溶化于 情感、意志之中。情感最可靠,大自然是任情感的,一如她所爱护的天才。 她不但任情感,而且喜欢表现出来,你就看浓绿如油的春水吧,这是她的情感的表现,高空 淡远的秋云呢,也是她情感的表现。她处处在流露,她处处似乎情不自禁。 大自然是感官的,是色相的。她忘不掉美。丑的出现,只是在人们对于美的破坏之际。她要 点缀一切,她要种种色调,而且那色调要纯粹,要单一。你瞧吧,雪、红叶、云、秋霁的文 岚,夏木的浓荫,…… 大自然就是艺术家。音乐和绘画,她天天在创造。人间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的艺术的副 本。在人们忘掉或者忽视了大自然的艺术的时候,往往是人间艺术堕落的时候,一旦携手, 那才可以抬头。 艺术家必有意匠,大自然的意志就表现在她创造的艺术品的意匠里。大自然的意志是生,所 以所有大自然的艺术,是生的表现的艺术。 大自然、天才、艺术,是宇宙间最永恒的,最伟大的,最庄严的。然而这一切源于大自然, 因作大自然礼赞。 (作于 1934 年 5 月有删改) 1.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你所选择的教学对象的实际设计出三个问题。 要求:(1)先确定教学对象,你选择的教学对象是。(A.高中 B.初中) (2)设问应体现文本解读的本质,要整体把握文本。 (3)设问应体现出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 (4)设问应明确而精练。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3.如果将本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文本,结合所选年段学生的特点,说说本文对提升学生的认 识、丰富学生的思想有哪些价值,请分条表述。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者必做)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开头一句点明时间,并且从、两个角度描写出一幅典型的秋 景图,表现了秋天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特点。接着,词人再把视野放开,由水而山, 由及,进一步具体的描绘秋天的景色。词的下片抒情,开头一句直接点出 之情,“明月”一句用美好的事物反衬出词人 的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申报中级职称者必做)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 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 瑰惊异,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 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擠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 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①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 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 劳,陛下六飞②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 为青州刺史。显庆五年,伐辽,义府欲斥以罪,使都漕,而船果覆没。坐免官,白衣随军。 百济③再被乱,僵尸如捧,仁轨始命瘗④埋吊祭焉。葺复户版,署官吏,开道路,营聚落 复防堰,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仁愿至京 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 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 时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率兵度海,使代旧屯,与仁轨俱还。仁轨曰:“上巡狩方岳,又 经略高丽。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新至者未习,万一蛮夷生变,谁与捍之?不如留旧兵 毕获,等级遣还。仁轨当留,未可去。”仁愿不可,曰:“吾但知准诏耳。”仁轨曰:“不然。 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因陈便宜,愿留屯。诏可 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 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选自《新唐书》)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开头一句点明时间,并且从 、 两个角度描写出一幅典型的秋 景图,表现了秋天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特点。接着,词人再把视野放开,由水而山, 由 及 ,进一步具体的描绘秋天的景色。词的下片抒情,开头一句直接点出 之情,“明月”一句用美好的事物反衬出词人 的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申报中级职称者必做)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 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 瑰惊异,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 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搒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 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①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 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 劳,陛下六飞②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 为青州刺史。显庆五年,伐辽,义府欲斥以罪,使都漕,而船果覆没。坐免官,白衣随军。 百济③再被乱,僵尸如莽,仁轨始命瘗④埋吊祭焉。葺复户版,署官吏,开道路,营聚落, 复防堰,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仁愿至京 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 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 时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率兵度海,使代旧屯,与仁轨俱还。仁轨曰:“上巡狩方岳,又 经略高丽。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新至者未习,万一蛮夷生变,谁与捍之?不如留旧兵 毕获,等级遣还。仁轨当留,未可去。”仁愿不可,曰:“吾但知准诏耳。”仁轨曰:“不然。 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因陈便宜,愿留屯。诏可。 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 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澍泽:雨水。②六飞:舆轮,代车驾。③百济:国名。位朝鲜半岛西南部 其时被唐军攻占,为攻打高丽扫清障碍。④瘗(yi):掩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少延一旬延:推迟 B.百济再被乱被:遭受 C.劝课耕种课:赋税 D.因陈便宜,愿留屯便宜:好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 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 B.吾但知准诏耳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为李义府所恶 出为青州刺史 D.卒以通博闻 遂应屯田,以经略高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去同州校猎。刘仁轨劝谏太宗延迟校猎,让百姓完成秋收,不再承担校猎之差役 可见刘仁轨体恤百姓。 百济战乱后,民生涂炭。刘仁轨采取埋祭死者、登记户口、任命官长、开筑道路、营聚 村落、修复堤堰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安居 C.太宗召还刘仁愿与刘仁轨。刘仁轨认为官吏兵将都被替换,新来者不熟悉情况,万一当 地有变,很难抵御,就自请留守。足见其既有远见又顾大局 D.刘仁轨逝世,武后让百官前去吊唁,并追封官职,陪葬皇陵,厚赐其家。这是对刘仁 轨功绩的充分肯定
【注释】① 澍泽:雨水。② 六飞:舆轮,代车驾。③ 百济:国名。位朝鲜半岛西南部。 其时被唐军攻占,为攻打高丽扫清障碍。 ④ 瘗(yì):掩埋。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延一旬延:推迟 B. 百济再被乱被:遭受 C. 劝课耕种课:赋税 D. 因陈便宜,愿留屯便宜:好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 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 B.吾但知准诏耳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为李义府所恶 出为青州刺史 D.卒以通博闻 遂应屯田,以经略高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去同州校猎。刘仁轨劝谏太宗延迟校猎,让百姓完成秋收,不再承担校猎之差役, 可见刘仁轨体恤百姓。 B.百济战乱后,民生涂炭。刘仁轨采取埋祭死者、登记户口、任命官长、开筑道路、营聚 村落、修复堤堰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安居。 C.太宗召还刘仁愿与刘仁轨。刘仁轨认为官吏兵将都被替换,新来者不熟悉情况,万一当 地有变,很难抵御,就自请留守。足见其既有远见又顾大局。 D. 刘仁轨逝世,武后让百官前去吊唁,并追封官职,陪葬皇陵,厚赐其家。这是对刘仁 轨功绩的充分肯定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译文 (2)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 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 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 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 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 以病免 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 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 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 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 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① 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 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 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 【注释】①班:分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O A.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过失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译文: (2)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 译文: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 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 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 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 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 以病免。 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 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 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 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 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① 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 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 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 【注释】① 班:分。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