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2.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 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 (二)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一 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 家的金融制度。 、学习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的种类、特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46—P48,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储蓄存款 判断分析 1.含义 1.在我国,所有的银行都是储蓄机构 2.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3.目的 4收益一利息:①含义 2、老张把5万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 ②计算公式 利率为4.65%,到期后,老张可从银行取回 5.储蓄存款的类型及其特点 多少钱? 6.储蓄存款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 1.含义 3、储蓄存款是零风险的投资方式。 2.主要业务及其地位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2.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 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 (二)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一 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 家的金融制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的种类、特点;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课前预习案】(20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46—P48,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储蓄存款: 1.含义 2.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3.目的 4.收益----利息:①含义 ②计算公式 5.储蓄存款的类型及其特点 6.储蓄存款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 1.含义 2.主要业务及其地位: 判断分析 1. 在我国,所有的银行都是储蓄机构。 2、老张把 5 万元存入银行,存期 3 年,年 利率为 4.65%,到期后,老张可从银行取回 多少钱? 3、储蓄存款是零风险的投资方式。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30分钟) 【生活情境一】王奶奶今年73岁,是金河源住宅区的普通居民。孙子小安今年上高一,跟 奶奶住在一起。小安的父母在外地经营一家服装厂。前不久,他们寄来了5万元,让王奶奶 自己安排。面对这5万元,王奶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假如你是小安,会给王奶奶提出怎样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王奶奶听了小安的建议决定把钱存起来,她可以将这笔钱存到哪里?王奶奶要用钱时又拿 什么去取回?取款时,银行只归还本金吗?还有什么?存款是不是只是为了获得利息,还有 哪些其他目的? 【生活情境二】小安来到了离学校不远的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办理存款业务了。工作人员问 他:要存哪种形式?小安不知该存哪种。工作人员于是向小安分别介绍了活期和定期存款的特 点 3、你知道工作人员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可列表对比)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存取方式 占 不同点 缺点 适用性 相同点 4、权衡利弊,小安决定存定期储蓄。5万元,存期3年,年利率为4.65%,到期后,小安可 从银行取回多少钱? 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 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
【课堂探究案】(30 分钟) 【生活情境一】王奶奶今年 73 岁,是金河源住宅区的普通居民。孙子小安今年上高一,跟 奶奶住在一起。小安的父母在外地经营一家服装厂。前不久,他们寄来了 5 万元,让王奶奶 自己安排。面对这 5 万元,王奶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假如你是小安,会给王奶奶提出怎样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王奶奶听了小安的建议决定把钱存起来,她可以将这笔钱存到哪里?王奶奶要用钱时又拿 什么去取回?取款时,银行只归还本金吗?还有什么?存款是不是只是为了获得利息,还有 哪些其他目的? 【生活情境二】小安来到了离学校不远的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办理存款业务了。工作人员问 他:要存哪种形式?小安不知该存哪种。工作人员于是向小安分别介绍了活期和定期存款的特 点。 3、你知道工作人员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可列表对比)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不同点 存取方式 优点 缺点 适用性 相同点 4、权衡利弊,小安决定存定期储蓄。5 万元,存期 3 年,年利率为 4.65%,到期后,小安可 从银行取回多少钱? 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5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 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2015 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
8.5%,新增4万多亿元。对此小安认为存款储蓄的增加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 所以储蓄存款越多越好。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生活情境三】小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中国建设银行的广告是:“要住房,找建行。”中国 银行的广告是:“一卡在手,走遍环球。”爱思考的他想:各商业银行名称各异,原来是因 为他们的业务完全不同。这种看法正确吗?列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其地位 【生活情境四】小安回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打电话告诉爸爸,爸爸夸奖他见识增长不少 同时,爸爸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计算:某银行在2015年向外贷款7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 率是5%;全年吸收存款9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2.5%。在这一年里,银行共支付职 工工资、奖金等20万元,办公费用等支出6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是多少? 【生活情境五】小安爸爸的朋友赵时尚的时尚宣言是“债多不愁能借就行”。赵时尚跟小安 爸说:“我收入虽然不高,但消费观很前卫。现在准备买辆小轿车,去银行贷款10万,可 银行因为我缺乏财产担保不给我贷款。我想请你替我担保贷款,你就帮帮朋友吧。”请你推 断:银行该不该给赵时尚这种人借钱?小安该不该支持爸爸做贷款担保人?诚信对于金融生 活有什么重要性? 【当堂训练案】(5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对储蓄存款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投资行为 ②其直接目的是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 ③是一种计划消费的行为 ④储蓄的主体是居民和企事业单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 2、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账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 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8.5%,新增 4 万多亿元。对此小安认为存款储蓄的增加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 所以储蓄存款越多越好。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生活情境三】小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中国建设银行的广告是:“要住房,找建行。”中国 银行的广告是:“一卡在手,走遍环球。”爱思考的他想:各商业银行名称各异,原来是因 为他们的业务完全不同。这种看法正确吗?列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其地位 【生活情境四】小安回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打电话告诉爸爸,爸爸夸奖他见识增长不少。 同时,爸爸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计算:某银行在 2015 年向外贷款 7000 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 率是 5%;全年吸收存款 9000 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 2.5%。在这一年里,银行共支付职 工工资、奖金等 20 万元,办公费用等支出 60 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是多少? 【生活情境五】小安爸爸的朋友赵时尚的时尚宣言是“债多不愁能借就行”。赵时尚跟小安 爸说:“我收入虽然不高,但消费观很前卫。现在准备买辆小轿车,去银行贷款 10 万,可 银行因为我缺乏财产担保不给我贷款。我想请你替我担保贷款,你就帮帮朋友吧。”请你推 断:银行该不该给赵时尚这种人借钱?小安该不该支持爸爸做贷款担保人?诚信对于金融生 活有什么重要性? 【当堂训练案】(5 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对储蓄存款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一种投资行为 ②其直接目的是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 ③是一种计划消费的行为 ④储蓄的主体是居民和企事业单位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账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 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银行能把“小钱”变成“大钱”,把“死钱”变成“活钱”。这一作用是通过下列哪些业务实 现的?() A.发放货币,管理货币B.吸收存款,发放贷款C.转账结算D.货币兑换 货币收存 3、下列对银行贷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多贷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B.贷款是银行赢利的主要来源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D.从贷款对象看主要有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 4.2015年1月李先生将1万元人民币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6%,2015 年我国全年CPI平均增幅为3.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年以后李先生的1万元实 际收益是() A.+330元B.-294元C.+36元D.-330元 5.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 增加 A.①→④→② 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6.下图是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进行存贷款业务活动的流程。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该图 ① ② 债权人债务人 权人债务人 A.①存款②贷款③还款④还贷 B.①存款②贷款③还贷④还款 C.①贷款②存款③还款④还贷 D.①贷款②存款③还贷④还款 2.6.2股票、债券和保险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概括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人投资提出建 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银行能把“小钱”变成“大钱”,把“死钱”变成“活钱”。这一作用是通过下列哪些业务实 现的?( ) A.发放货币,管理货币 B.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C.转账结算 D.货币兑换, 货币收存 3、下列对银行贷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多贷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 B.贷款是银行赢利的主要来源 C.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D.从贷款对象看主要有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 4.2015 年 1 月李先生将 1 万元人民币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 0.36%,2015 年我国全年 CPI 平均增幅为 3.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年以后李先生的 1 万元实 际收益是( ) A.+330 元 B.-294 元 C.+36 元 D.-330 元 5.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 增加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6.下图是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进行存贷款业务活动的流程。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该图 ( ) A.①存款②贷款③还款④还贷 B.①存款②贷款③还贷④还款 C.① 贷款②存款③还款④还贷 D.①贷款②存款③还贷④还款 2.6.2 股票、债券和保险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概括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人投资提出建 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学习重难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特点 【课前预习案】(15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 阅读课本P49—P52,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问题 股票 想一想:所有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都能 1、含义 上市吗? 2、特点: 3、股东的权利 4、收益 5、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判断并说明理由: 6、股票市场的作用 1、股票是一种商品,可以自由买卖 、债券 1、含义 2、分类 2、债券是一种股份凭证。 保险 1、商业保险的含义 2、分类 3、购买了商业保险就等于消除了风险。 3、订立原则 4、功能 【规律总结】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知识拓展】投资理财应注意四个方面 笫一,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笫二,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笫三,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笫四,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能违背国家法律、 政策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二、学习重难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特点 【课前预习案】(15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49—P52,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 问题 一、股票 1、含义: 2、特点: 3、股东的权利: 4、收益: 5、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6、股票市场的作用 二、债券 1、含义 2、分类 三、保险 1、商业保险的含义 2、分类 3、订立原则 4、功能 想一想:所有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都能 上市吗? 判断并说明理由: 1、 股票是一种商品,可以自由买卖。 2、 债券是一种股份凭证。 3、购买了商业保险就等于消除了风险。 【规律总结】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知识拓展】投资理财应注意四个方面: 笫一,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笫二,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笫三,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笫四,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能违背国家法律、 政策。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